一种柑橘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7050发布日期:2020-12-01 10:2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柑橘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林业的一项先进苗木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基质或营养土进行育苗,并常将容器苗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培养,易于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和生存环境以及实施工厂化大规模苗木培育,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苗木出圃率高、节约种子、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季节长、无缓苗期、便于育苗造林机械化等优点。

现有的一种大棚育苗用育苗装置一般为一个开放式的盘体,将种子直接放置于育苗盘内,育苗完成移栽时,需要将幼苗从穴盘内的土壤中拔出,拔出过程中,幼苗之间的根系缠绕在一起,很难分离,如果过于用力,很容易损伤幼苗的根系,影响幼苗移栽后的生长状况,甚至,造成幼苗死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棚育苗用育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柑橘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育苗装置存在的幼苗生长过程中根系容易缠绕在一起,移栽时不方便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柑橘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和接水盘,育苗盘设置于接水盘内,育苗盘包括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之间依次活动连接,盘体一和盘体三相互对称,盘体一包括侧板、第一底板和若干第一分隔板,侧板、第一底板和第一分隔板之间两两垂直,侧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上部并与第一底板边缘一体成型,第一分隔板均匀设置于第一底板上部并与侧板和第一底板一体成型,第一分隔板的宽度与第一底板的宽度相等;

盘体二包括竖板、第二底板和若干第二分隔板,竖板、第二底板和第二分隔板两两垂直并一体成型,第二底板与第二分隔板宽度相等,第二分隔板均匀设置于第二底板上部,竖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中线上,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长度相等。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育苗盘与接水盘分别设置为独立的,将育苗盘放置在接水盘内,通过接水盘盛接育苗盘内流出的水分,提高育苗室内的卫生状况;盘体一和盘体三分别设置于盘体二的两侧,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之间闭合后形成带有若干的育苗穴的盘状结构,将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闭合后,盘体一和盘体三上的第一分隔板分别与盘体二上的第二分隔板接触对齐,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边缘接触对齐,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侧板和竖板之间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形成环形结构的底面,上述结构相互配合形成育苗穴,向育苗穴内加入土壤和种子进行育苗,浇水后,多余的水分会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缝隙流出,移栽时,将盘体一相对于盘体二向外翻转,此时,第一分隔板、第一底板和侧板分别与育苗穴内的土壤分离,育苗穴内的土壤一半暴露于空气中,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将种苗连同土壤一起取出,方便进行移栽,而且,通过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竖板将育苗盘内分隔成若干个育苗穴,不同育苗穴内的种苗之间不存在接触,种苗的根须便不会缠绕在一起,方便进行移栽。

进一步地,盘体二分别与盘体一和盘体三通过折页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折页设置于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的下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通过折页连接,折页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折页连接,方便进行翻转,提高翻转效率。

进一步地,盘体二设置有至少2个,相邻盘体二之间也通过折页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相邻盘体二内的第二底板之间通过折页连接,折页分别与第二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移栽时,从育苗盘的一端,向将盘体一与与其连接的盘体二分开,将种苗移栽后,再将该盘体二与下一个相邻的盘体二分开,将种苗移栽,依次类推,直到将育苗盘内的种苗全部移栽,可根据育苗需要,设置多个盘体二,进而增加育苗盘的面积,提高育苗的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竖板和侧板的高度相等。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育苗盘的结构更加整齐,美观,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第一分隔板的宽度等于第二分隔板宽度的一半。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该设计使得育苗穴的大小相等,提高育苗盘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盘体一上设置有卡条,盘体二上设置有卡板和卡条,盘体三上设置有卡板,卡条分别与盘体一和盘体二活动连接,卡板分别与盘体二和盘体三固定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盘体一上,卡条的一端与最外侧的第一分隔板通过转轴铰接,盘体二上,卡条的一端与最外侧的第二分隔板通过转轴铰接,卡板与最外侧的第二分隔板固定连接,盘体三上,卡板与第一分隔板固定连接,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上的卡条和卡板均为对应设置的,通过卡条和卡板的卡合作用,实现将盘体一和盘体二以及相邻两个盘体二之间进行固定的目的,进而提高操作的方便。

进一步地,卡条上设置有卡槽。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转动卡条时,使得卡板处于卡槽内,通过卡槽将卡板固定,进行实现盘体一和盘体二以及两个盘体二之间的固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装置通过将盘体一、盘体三和多个盘体二连接后,形成育苗盘的形状,用于育苗,盘体一和盘体三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分隔板,盘体二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分隔板,通过将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育苗穴内分割成若干的育苗穴,用于育苗使用,育苗后相邻的育苗穴内的种苗根系被分隔开,不存在根系缠绕的问题,该装置移栽时可将盘体一、盘体二和盘体三分开,方便将种苗取出,且土壤不会与种苗分开,方便进行移栽且降低种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盘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盘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水盘;2、盘体一;3、盘体二;4、盘体三;5、侧板;6、第一底板;7、第一分隔板;8、竖板;9、第二底板;10、第二分隔板;11、折页;12、卡条;13、卡板;14、卡槽;15、育苗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柑橘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盘和接水盘1,育苗盘设置于接水盘1内,育苗盘包括盘体一2、盘体二3和盘体三4,盘体一2、盘体二3和盘体三4之间依次活动连接,优化地,盘体二3分别与盘体一2和盘体三4通过折页11连接。优化地,盘体二3设置有至少2个,相邻盘体二3之间也通过折页11连接。优化地,盘体一2上设置有卡条12,盘体二3上设置有卡板13和卡条12,盘体三4上设置有卡板13,卡条12分别与盘体一2和盘体二3活动连接,卡板13分别与盘体二3和盘体三4固定连接。优化地,卡条12上设置有卡槽14。

盘体一2和盘体三4相互对称,盘体一2包括侧板5、第一底板6和若干第一分隔板7,侧板5、第一底板6和第一分隔板7之间两两垂直,侧板5设置于第一底板6上部并与第一底板6边缘一体成型,第一分隔板7均匀设置于第一底板6上部并与侧板5和第一底板6一体成型,第一分隔板7的宽度与第一底板6的宽度相等;

盘体二3包括竖板8、第二底板9和若干第二分隔板10,竖板8、第二底板9和第二分隔板10两两垂直并一体成型,第二底板9与第二分隔板10宽度相等,第二分隔板10均匀设置于第二底板9上部,竖板8设置于第二底板9中线上,第一底板6和第二底板9的长度相等。优化地,第一分隔板7、第二分隔板10、竖板8和侧板5的高度相等。优化地,第一分隔板7的宽度等于第二分隔板10宽度的一半。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盘体一2、盘体二3和盘体三4闭合后,盘体一2和盘体三4上的第一分隔板7分别与盘体二3上的第二分隔板10接触对齐,第一底板6和第二底板9的边缘接触对齐,第一分隔板7、第二分隔板10、侧板5和竖板8之间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第一底板6和第二底板9形成环形结构的底面,上述结构相互配合形成育苗穴15,向育苗穴15内加入土壤和种子进行育苗,浇水后,多余的水分会通过第一底板6和第二底板9之间的缝隙流出,移栽时,将盘体一2相对于盘体二3向外翻转,此时,第一分隔板7、第一底板6和侧板5分别与育苗穴15内的土壤分离,育苗穴15内的土壤一半暴露于空气中,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将种苗连同土壤一起取出,方便进行移栽,而且,通过第一分隔板7、第二分隔板10和竖板8将育苗盘内分隔成若干个育苗穴15,不同育苗穴15内的种苗之间不存在接触,种苗的根须便不会缠绕在一起,方便进行移栽。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