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7046发布日期:2020-12-01 10:2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在进行植物育苗时需要用到育苗装置对幼苗进行培育;

现有技术中,育苗装置不能实时检测湿温度,不便于观察,水位信息不能查看,幼苗难以移植,所以需要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具备了实时检测湿温度便于观察,水位信息可查看和幼苗容易移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包括报警灯和箱体,所述箱体下端四角设有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均通过螺丝固定箱体下,所述刹车装置内侧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均套装在刹车装置内,所述箱体上端内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培养架a和培养架b,所述培养架a和培养架b套装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右端表面上方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上,所述控制箱前端表面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镶嵌在控制箱上,所述显示屏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源插口、报警灯和开关,所述电源插口、报警灯和开关通过镶嵌固定在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箱内部左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控制箱内;

所述培养架b内部设有隔栏,所述隔栏套装在培养架b,所述隔栏内设有取苗装置,所述取苗装置放置在隔栏内,所述培养架b内底部左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在培养架b内,所述培养架b左侧上端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通过焊接密封固定在培养架b上,所述培养架b上端表面右侧开设有水位孔,所述水位孔内部设有水位棒,所述水位棒套装水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培养架a和培养架b结构相同,为中空形状和注水管相通。

优选的,所述隔栏均把培养架a和培养架b分成9份独立空间,并通过管道和培养架a和培养架b中空相通。

优选的,所述取苗装置包括固定框和网丝,所述固定框内侧均设有网丝,所述网丝套装在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右端设有握块,所述握块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框上,所述网丝采用多股钢丝缠绕。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设定最高温度值25度。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上下均开设有滑动槽并和培养架a和培养架b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电源插口通过线缆连接在开关上,所述开关通过线缆分别连接在控制器、显示屏、报警灯和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型号:dpl-th840s,所述报警灯型号:lte-510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型号:sht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通过湿温度检测器对培养架a和培养架b内的湿温度进行检测,并把检测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便于工作人员的查看;

2.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通过控制器内限定温度的保证了种子最好了发芽温度值,提高了效率,通过水位棒实时检测水位信息,便于添加水源;

3.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工作人员通过手握起握块带动固定框和网丝带动幼苗和土壤进行移动,方便对幼苗移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培养架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取苗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控制箱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的控制箱内部图。

图中标注说明:1、箱体;2、刹车装置;3、万向轮;4、培养架a;5、培养架b;6、隔栏;7、控制箱;8、显示屏;9、电源插口;10、报警灯;11、开关;12、控制器;13、注水管;14、温湿度传感器;15、水位棒;16、取苗装置;17、固定框;18、网丝;19、握块;20、水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5,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包括报警灯10和箱体1,箱体1下端四角设有设有刹车装置2,刹车装置2均通过螺丝固定箱体1下,刹车装置2内侧均设有万向轮3,万向轮3均套装在刹车装置2内,箱体1上端内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套装在箱体1内,箱体1右端表面上方设有控制箱7,控制箱7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1上,控制箱7前端表面上方设有显示屏8,显示屏8型号:dpl-th840s,显示屏8镶嵌在控制箱7上,显示屏8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源插口9、报警灯10和开关11,报警灯10型号:lte-5101,电源插口9、报警灯10和开关11通过镶嵌固定在控制箱7上,控制箱7内部左侧设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通过螺丝固定在控制箱7内;通过万向轮3有效的增加了设备的移动性,刹车装置2用来限制万向轮3的移动,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箱体1内侧上下开设有的滑动槽,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在箱体1方便进行前后移动,控制箱7对设备的功能部件进行操作,显示屏8方便显示设备的信息,电源插口9与外接电源连接方便通电,报警灯10发出灯光提示工作人员,开关11作为设备的启停按钮,控制器12对设备的功能部件进行操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3,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包括隔栏6和培养架b5,培养架b5内部设有隔栏6,隔栏6套装在培养架b5,隔栏6内设有取苗装置16,取苗装置16放置在隔栏6内,培养架b5内底部左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4,温湿度传感器14型号:sht31,温湿度传感器14通过螺丝固定在培养架b5内,培养架b5左侧上端设有注水管13,注水管13通过焊接密封固定在培养架b5上,培养架b5上端表面右侧开设有水位孔20,水位孔20内部设有水位棒15,水位棒15套装水位孔20内,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结构相同,为中空形状和注水管13相通,隔栏6均把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分成9份独立空间,并通过管道和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中空相通,取苗装置16包括固定框17和网丝18,固定框17内侧均设有网丝18,网丝18套装在固定框17内,固定框17右端设有握块19,握块19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框17上,网丝18采用多股钢丝缠绕,控制器12为设定最高温度值25度,箱体1内侧上下均开设有滑动槽并和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尺寸相同,电源插口9通过线缆连接在开关11上,开关11通过线缆分别连接在控制器12、显示屏8、报警灯10和温湿度传感器14;通电路的连接,方便设备实现通电性,隔栏6均把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分成9份独立空间方便进行育苗处理,通过注水管13向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内注入水源,并通过管道和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中空相通,方便对种子浇水,通过水位孔20和水位棒15,方便工作人员检测水位的信息,温湿度传感器14实时检测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内湿温度情况,工作人员通过手握起握块19带动固定框17和网丝18带动幼苗和土壤进行移动,方便对幼苗移植。

工作原理: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通过外接电源连接在电源插口9,电源插口9通过线缆连接在开关11上,开关11通过线缆分别连接在控制器12、显示屏8、报警灯10和温湿度传感器14;通电路的连接,方便设备实现通电性,打开开关11设备通电运行,通过万向轮3有效的增加了设备的移动性,刹车装置2用来限制万向轮3的移动,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箱体1内侧上下开设有的滑动槽,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在箱体1方便进行前后移动,隔栏6均把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分成9份独立空间放入土壤,方便进行育苗处理,注水管13向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内注入水源,并通过管道和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的中空相通,方便对种子浇水,水位孔20和水位棒15,方便工作人员检测水位的信息,温湿度传感器14实时检测培养架a4和培养架b5内湿温度情况,并通过显示屏8显示湿温度情况,便于工作人员的观察,通过控制箱7内的控制器12内限定温度的保证了种子最好了发芽温度值,提高了发芽效率,发芽后,工作人员通过手握起握块19带动固定框17和网丝18带动幼苗和土壤进行移动,方便对幼苗移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