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1274发布日期:2020-12-01 10:4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是目前常见的休闲竞技方式,目标是用鱼竿把鱼从水里钓上来,在垂钓大型鱼类时,对鱼竿的强度和韧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9382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伸缩鱼竿,该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鱼竿。该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鱼竿,在每节鱼竿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凹槽,尤其在每节鱼竿相互连接部位,定位凹槽相互适应连接紧密,定位凹槽能使鱼竿每节相互固定,平衡受力,有效的防止每节鱼竿的转动。以克服传统鱼竿容易引起鱼线的缠绕,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的问题。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伸缩鱼竿,包括竿节、手把,每个前一竿节的尾部与后一竿节的头部镶嵌在一起,每个竿节管壁均对称设置有定位凹槽。该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上述鱼竿时,需将个竿节依次拉出,钓鱼结束后需将各竿节重新依次套在一起,长期多次重复将竿节拉出和套接在一起,各竿节的抵接处易因受力而强度下降进而损坏,导致鱼竿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该鱼竿克服了伸缩鱼竿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包括杆体和位于杆体一端的把手,所述杆体包括至少三个中空的配节,远离所述把手一端的配节的远离把手的一端设有密封堵,所述配节包括中部的竿节、位于一端的上连接竿和位于一端的下连接竿,所述配节之间通过上连接竿和下连接竿相互配合而插接在一起,所述上连接竿包括中空的上套筒和位于上套筒远离竿节的一端的上插筒,所述下连接竿包括外部的下套筒,所述下套筒内设有下套杆,所述下套筒与下套杆之间开设有与上插筒相配合的插槽,所述下套杆远离竿节的一端设有与上套筒螺纹连接的下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节之间通过上连接竿和下连接竿相互配合而插接在一起,上连接竿包括中空的上套筒和位于上套筒远离竿节的一端的上插筒,下连接竿包括外部的下套筒,下套筒内设有下套杆,下套杆与与下套筒之间形成可供上插筒插入的插槽,下套杆远离竿节的一端设有与上套筒螺纹连接的下插杆,将配节之间连接在一起时,可将下插杆旋入上套筒中,上插筒插在插槽内,该鱼竿配节之间连接稳固简单且易于安装和拆卸,避免了配节之间套接而造成的连接处强度下降进而损坏的问题,服了伸缩鱼竿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插杆底部设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远离下插杆的一端设有弹性球,所述弹性球的下端与上套筒底部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杆与弹性球,提高了配节之间连接处的弹性,更有利于配节之间连接处弯折后的回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节之间连接处的外侧套设有加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环可对配节的连接处起到加强作用,可有效避免脱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环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一侧连接处为铰接,另一侧的连接处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分别设有连接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之间扣接时,使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另一侧的连接处铰接,使加强环便于从杆体上拆下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片之间穿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将连接片穿在一起,使连接片之间不易松脱,进而防止了加强环从杆体上松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环内侧设有与杆体相抵触的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位于加强环与杆体之间,使加强环不易磨损杆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层与杆体相抵触处设有若干呈经纬排列的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条使橡胶层与杆体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对配节之间的连接处起到较好的密封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把手与靠近把手的配节螺纹连接,所述把手外侧设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与配节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把手进行拆卸更换,把手外侧设有橡胶套,握持把手钓鱼时,手直接与橡胶套抵触,橡胶套位于手与把手之间,可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防止鱼竿从钓友的手中滑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上连接竿和下连接竿,配节之间通过上连接竿和下连接竿的配合而连接在一起,配节之间连接稳固且不易松脱;

2.通过设置加强环与橡胶层,加强环提高了配节之间连接处的强度且可有效避免配节之间连接处因受力而脱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配节连接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11、把手;12、密封堵;2、配节;21、竿节;22、上连接竿;3、上套筒;31、上插筒;23、下连接竿;4、下套筒;41、下套杆;42、下插杆;43、弹性杆;44、弹性球;5、加强环;51、第一环体;52、第二环体;53、连接片;54、连接杆;55、转动柄;6、橡胶层;7、密封条;8、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节拼接式鱼竿,包括杆体1和位于杆体1一端的把手11,钓手钓鱼时,手可以握持把手11进行垂钓。杆体1包括三个中空的配节2,杆体1由三个配节2两两首尾相接组成。远离把手11一端的配节2的远离把手11的一端设有密封堵12,密封堵12可防止配节2内进水。

把手11与配节2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把手11进行拆卸更换。把手11外侧设有橡胶套8,握持把手11钓鱼时,手直接与橡胶套8抵触,橡胶套8位于手与把手11之间,可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

参照图1和图2,配节2包括中部的竿节21、位于一端的上连接竿22和位于一端的下连接竿23,配节2之间通过上连接竿22和下连接竿23相互配合而插接在一起,上连接竿22包括中空的上套筒3和位于上套筒3远离竿节21的一端的上插筒31,下连接竿23包括外部的下套筒4,下套筒4内设有下套杆41,下套杆41与与下套筒4之间形成可供上插筒31插入的插槽,下套杆41远离竿节21的一端设有与上套筒3螺纹连接的下插杆42。

参照图1和图2,需将配节2之间连接在一起时,可将下插杆42旋入上套筒3中,上插筒31插在插槽内。下插杆42、上套筒3、上插筒31和插槽之间配合,使配节2之间连接稳固。下插杆42底部连有弹性杆43,弹性杆43远离下插杆42的一端连有与上套筒3底部相抵触的弹性球44,设置弹性杆43与弹性球44,有利于配节2之间连接处弯折后的回弹。

参照图1和图3,配节2之间连接处的外部套设有加强环5,加强环5可对配节2的连接处起到加强作用,可有效避免脱节。加强环5包括相互扣接在一起的第一环体51与第二环体52,第一环体51与第二环体52一侧连接处为铰接,扣接处通过设置在第一环体51与第二环体52上的连接片53扣接在一起。

参照图1和图3,连接片53之间穿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杆54,连接杆54将连接片53穿在一起,使连接片53之间不易松脱,进而防止了加强环5从杆体1上松脱。连接杆54一端设有转动柄55,拆卸连接杆54时,通过转动转动柄55便于对连接杆54进行拆卸。

参照图1和图3,加强环5内侧设有与杆体1相抵触的橡胶层6,橡胶层6位于加强环5与杆体1之间,可对杆体1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加强环5磨损杆体1。橡胶层6与杆体1相抵触处设有若干密封条7,密封条7在杆体1与橡胶层6之间呈经纬排列,密封条7使橡胶层6与杆体1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对配节2之间的连接处起到较好的密封防水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鱼竿时,先将把手11与配节2连接在一起,在顺次将配节2的的下插杆42旋入上套筒3中,上插筒31插在插槽内,再将橡胶层6包覆在配节2之间的连接处上,再将加强环5包覆在橡胶层6外,将连接片53扣接在一起,再将连接杆54旋入连接片53之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