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采样的拖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2840发布日期:2021-02-23 13:5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采样的拖网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拖网。


背景技术:

[0002]
滨海湿地是海洋与河流交汇区形成的滩涂湿地,是淡水和海洋栖息地之间的生态交错地带,是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可为多种鸟类、鱼类或底栖生物提供栖息、觅食或繁育场所,增加了河口区域生物的多样性,对保护野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潮沟是淤泥质滨海湿地重要的一级地貌单元。许多潮沟和邻近的潮滩被认为是鱼类的初级育幼场所。处于鱼类早期发育阶段(鱼卵、仔鱼、稚鱼)的鱼类浮游生物,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是确定鱼类产卵场和育幼场、合理评估渔业资源现状、保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因此,鱼类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是深入探讨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基础。
[0003]
传统网具是用绳子系于船边,进行拖网。由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因其特殊性(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时露出水面),一般生活在水面0-1米,没入水面水深较浅。然而,在涨落潮过程中湿地潮沟的区域船只无法进入,无法通过船进行拖网,不便于对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进行采样研究。
[0004]
目前缺乏一种适用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的研究的拖网。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采样的拖网,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采样的拖网,包括一钢圈、网衣以及网底管,所述网衣的上端与钢圈固定连接,所述网衣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网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上安装有一覆盖网衣上端开口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网孔面积大于所述网衣的网孔面积;
[0007]
还包括一漂浮件,所述漂浮件通过一连接绳与所述钢圈相连,所述连接绳的长度为0.5米-1米;
[0008]
还包括一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钢圈相连。
[0009]
本专利通过优化拖网结构,增加了漂浮装置,使网口保持在水面一定距离,便于实现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的采样。通过过滤网,实现海滩垃圾的过滤。
[00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钢圈的面积为0.08m
2-0.12m2;
[0011]
所述过滤网的网孔为10cm
×
10cm。
[001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漂浮件是泡沫浮子。便于漂浮。
[001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漂浮件是一气囊。便于漂浮。
[0014]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漂浮件包括外环体以及从内至外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三个,所有的连接杆的一端相连,且另一端与外环体的内壁相连;
[0015]
所述漂浮件的外壁上涂覆有一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的外围涂覆有荧光涂层。
[0016]
便于实现位置的警示。
[0017]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漂浮件包括至少三个子漂浮件,所有的子漂浮件均通过连接绳与所述钢圈相连。
[0018]
避免单个连接绳的断裂。
[001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网包括一环状框架以及固定在环状框架内的网状结构;
[0020]
所述环状框架与所述钢圈旋转卡接;
[0021]
所述钢圈的内壁固定有纵横交错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抵住所述网状结构。
[0022]
便于实现过滤网的更换,正对于不同的海域,拦截不同大小的杂质。
[002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网衣的网孔孔径一般为0.505mm。
[0024]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锚链,所述描链的重量为10kg。锚链通过一绳体连接钢圈。或者,锚链直接连接钢圈。
[0025]
所述固定装置可以包括一伸缩杆。便于在退潮是插入底泥,实现拖网位置的固定。伸缩杆通过一绳体与钢圈相连。
[0026]
所述固定装置可以包括一锚,锚通过绳体与钢圈相连。
[0027]
便于保证固定效果。退潮时,将锚链固定在浅滩。网衣以及网底管躺在浅滩上。
[002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绳的顶部通过绳结围成一绳环,所述绳环上限位固定有至少三个子漂浮件;
[0029]
所述绳环以及所述子漂浮件构成所述漂浮件。
[0030]
便于通过绳结的位置,实现连接绳的长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漂浮件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的钢圈与过滤网的爆炸分解图。
[0035]
图中:1为漂浮件,2为连接绳,3为过滤网,4为网衣,5为网底管,6为固定装置,7为钢圈,8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7]
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1,一种用于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采样的拖网,包括一钢圈7、网衣4以及网底管5,网衣4的上端与钢圈7固定连接,网衣4的底部安装有网底管5,钢圈7上安装有一覆盖网衣4上端开口的过滤网3,过滤网3的网孔面积大于网衣4的网孔面积。
[0038]
还包括一漂浮件1,漂浮件1通过一连接绳2与钢圈7相连,连接绳的长度为0.5米-1米。
[0039]
还包括一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与钢圈7相连。
[0040]
本专利通过优化拖网结构,增加了漂浮装置,使网口保持在水面一定距离,便于实
现湿地潮沟的采样。通过过滤网3,实现海滩垃圾的过滤。
[0041]
钢圈7的面积为0.08m
2-0.12m2;网衣4的网孔孔径为0.505mm。
[0042]
过滤网3的网孔一般为10cm
×
10cm。
[0043]
描链的重量为10kg。便于保证固定效果。
[0044]
漂浮件1可以是泡沫浮子。便于漂浮。
[0045]
漂浮件1可以是一气囊。便于漂浮。
[0046]
本装置可以在退潮时,通过描链将网拖固定。便于涨潮时对湿地潮沟鱼类浮游生物的采样,退潮后进行取样。
[0047]
固定装置可以包括锚链,锚链的重量为10kg。锚链通过一绳体连接钢圈。或者,锚链直接连接钢圈。
[0048]
固定装置可以包括一伸缩杆。便于在退潮是插入底泥,实现拖网位置的固定。伸缩杆通过一绳体与钢圈相连。
[0049]
固定装置可以包括一锚,锚通过绳体与钢圈相连。
[0050]
参见图2,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漂浮件1包括外环体以及从内至外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设有至少三个,所有的连接杆的一端相连,且另一端与外环体的内壁相连;漂浮件1的外壁上涂覆有一反光涂层,反光涂层的外围涂覆有荧光涂层。便于实现位置的警示。
[0051]
参见图3,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漂浮件1包括至少三个子漂浮件,所有的子漂浮件均通过连接绳2与钢圈相连。避免单个连接绳的断裂。
[0052]
参见图4,具体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过滤网3包括一环状框架以及固定在环状框架内的网状结构;环状框架与钢圈7旋转卡接。钢圈7的内壁可以固定有纵横交错连接的支撑杆8,支撑杆用于抵住网状结构。纵横交错支撑杆围成的孔洞的面积大于网状结构的网孔的面积。便于实现过滤网的更换,正对于不同的海域,拦截不同大小的杂质。网状结构可以为10cm
×
10cm。
[0053]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