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5685发布日期:2021-01-05 17:3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猕猴桃适于生长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湿度稍大地带,土壤质地为疏松、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因此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类的丘陵山地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但在此区域种植猕猴桃时,由于种植土地的坡度和猕猴桃的浅表根系的生长,很容易造成水土、肥料的流失,并且由于行间距较小,不容易使用机械进行操作。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枝蔓支撑装置,采用此枝蔓支撑装置不仅能够使猕猴桃不受到种植区域的限制,减少种植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而且还能够极大地提高猕猴桃的产量,便于机械操作。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双行成垄、沟槽一体的种植方式,以减少水土流失和便于机械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所述枝蔓支撑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横杆,在所述横杆上设有限位件,在所述限位件内贯穿有纵向钢丝;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与所述横杆下方;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下方,所述底座为倒置棱台,所述棱台的上底面大于所述棱台的下底面;其中:所述底座用于将所述枝蔓支撑装置固定于起垄的地层中,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地层设置,所述横杆平行于所述地层设置,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垄的走向,所述纵向钢丝与所述垄的走向平行,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纵向钢丝的横向运动。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在所述横杆上方固定设有牵引架,在牵引架和纵向钢丝之间设有牵引钢丝。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限位件为通孔或开口向上的卡槽,所述纵向钢丝贯穿所述通孔或设置在所述卡槽中。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在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第一装配环,所述横向钢丝贯穿所述第一装配环,所述横向钢丝垂直于所述纵向钢丝设置。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纵向钢丝为12号热镀锌钢丝,所述横向钢丝为三股12号热镀锌钢丝。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立柱高2±0.1米;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横杆长2.5±0.1米,所述横杆上均匀设置有5个所述限位件。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枝蔓支撑装置为中间枝蔓支撑装置,所述中间枝蔓支撑装置的底座中,第一上底面的边长为30±2cm,第一下底面的边长为20±2cm,所述第一上底面和所述第一下底面的距离为70±2cm。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枝蔓支撑装置为两端枝蔓支撑装置,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的底座中,第二上底面的边长为80±2cm,第一下底面的边长为60±2cm,所述第一上底面和所述第一下底面的距离为70±2cm。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在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的立柱两侧设有拉丝和斜撑,所述立柱、拉丝和斜撑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拉丝与所述立柱成预设角度,所述斜撑与所述立柱成预设角度;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在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的立柱的两侧设有第二装配环和斜撑支座,其中,在所述拉丝的一端与第二装配环中连接,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斜撑支座固定,且所述拉丝的另一端经地锚与所述地层固定,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地层固定。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拉丝与所述立柱所成的预设角度为30°-60°,所述拉丝为12号热镀锌钢丝;上述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所述斜撑与所述立柱所成的预设角度为40°-60°。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支撑网通过设置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是为了保证支撑网在一个平面;2)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能够使猕猴桃根系面积达到2*6㎡,从而能够使猕猴桃的根系更容易吸取养料和水;3)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在所述枝蔓支撑装置上设有牵引架,所述在所述种植猕猴桃步骤中,按照一干两蔓的方式向两侧牵引钢丝上牵引猕猴桃枝蔓。从而,能够使所述猕猴桃的枝蔓在单位地面面积上生长更多的枝蔓,还能够使枝蔓均能够得到阳光的照射,从而进一步增加猕猴桃产量。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的种植地块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的种植地块的第一端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两端枝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中间枝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两端枝蔓支撑装置与拉丝和斜撑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的种植地块的第一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枝蔓支撑装置自上而下包括横杆31、立柱32和底座33,所述底座33固定在起垄1的地层中,所述横杆31垂直于所述垄1的走向,所述立柱32垂直与所述地层,所述底座33为倒置棱台,所述棱台的上底面大于所述棱台的下底面,从而能够保证所述枝蔓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横杆31为角钢,所述立柱32为混凝土立柱32,所述底座33为混凝土底座33。在所述横杆31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纵向钢丝4贯穿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纵向钢丝4的横向运动(所谓的横向运动即沿横杆31的延伸方向的运动),所述纵向钢丝4与所述垄1的走向平行,所述限位件为通孔或开口向上的卡槽,所述纵向钢丝4贯穿所述通孔或设置在所述卡槽中。所述横杆31向所述纵向钢丝4提供支撑力,以保证所述纵向钢丝4在一条直线上,避免纵向钢丝4向下弯。所述立柱32高2±0.1米,从而能够实现钢丝下部可以走机械;所述横杆31长2.5±0.1米,所述横杆31上均匀设置有5个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立柱32上设有第一装配环,所述横向钢丝40贯穿所述第一装配环;所述纵向钢丝4为12号热镀锌钢丝,所述横向钢丝40为三股12号热镀锌钢丝。所述枝蔓支撑装置包括中间枝蔓支撑装置3和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其中:所述中间枝蔓支撑装置3的底座33中,第一上底面的边长为30±2cm,第一下底面的边长为20±2cm,所述第一上底面和所述第一下底面的距离为70±2cm;也就是说,所述中间枝蔓支撑装置3的底座33较小,由于中间枝蔓支撑装置3仅会受到自上而下的压力(成熟的猕猴桃产生的重力),从而所述立柱32不易发生倾斜,另外,在中间枝蔓支撑装置3的底座33旁边种植有猕猴桃植株5,所述底座33面积小能够使猕猴桃的根系生长受影响较小。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的底座33中,第二上底面的边长为80±2cm,第一下底面的边长为60±2cm,所述第一上底面和所述第一下底面的距离为70±2cm。而在地头两端的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是所述纵向钢丝4的固定端,因此要承受来自所述纵向钢丝4的压力。本实施例的较大底座33的设置方式,能够使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承受一定的拉力。为了使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承受来自所述纵向钢丝4的更大的拉力,在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的立柱32两侧设有拉丝6和斜撑8,所述立柱32、拉丝6和斜撑8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拉丝6与所述立柱32成预设角度,所述斜撑8与所述立柱32成预设角度;其中,所述斜撑8置于所述纵向钢丝4下方。所述斜撑8与所述拉丝6能够抵抗所述纵向钢丝4的拉力,从而能够使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的立柱32竖直向上,不会发生偏移。在所述两端枝蔓支撑装置30的立柱32的两侧设有第二装配环和斜撑支座,其中,在所述拉丝6的一端与第二装配环中连接,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斜撑支座固定,且所述拉丝6的另一端经地锚7与所述地层固定,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地层固定。所述拉丝6与所述立柱32所成的预设角度为30°-60°,所述拉丝6为12号热镀锌钢丝;所述斜撑8与所述立柱32所成的预设角度为40°-60°,本实施例仅示出了45°时的情形,所述斜撑8与所述立柱32所成的预设角度的大小不会影响本方案的实施。由于本实施例的枝蔓支撑装置所种植的猕猴桃产量较大,另外设置的沟槽2较宽,通过本实施例能够保证枝蔓支撑装置上所形成的支撑网为一个平面,并能够支撑较多的猕猴桃植株5的生长。使用本实施例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种植猕猴的步骤如下:平整地块:将平地或坡地设置相对平整的地块;双行起垄:在所述地块上双行起垄,也就是在同一个垄1里种植两行猕猴桃;设置沟槽2:相邻两个垄1之间的为沟槽2,所述沟槽2的宽度为2±0.2米,从而能够使小型机械均能够在所述沟槽2上行驶,以便于机械操作;设置棚架:在距离沟槽21±0.1米的垄1上设置一行枝蔓支撑装置,在同一垄1中设置两行枝蔓支撑装置,两行所述枝蔓支撑装置的距离为4±0.2米,从而能够使猕猴桃的根系和枝蔓充分生长。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枝蔓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为6±0.2米,在所述枝蔓支撑装置上设置横向钢丝40和纵向钢丝4,其中纵向钢丝4即沿所述垄1的方向设置的钢丝,所述横向钢丝40垂直于所述纵向钢丝4,在设置好棚架后平整垄1上土层;然后种植猕猴桃:在相邻的两个枝蔓支撑装置之间种植三棵或四棵猕猴桃植株5,在种植期间施肥、浇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枝蔓支撑装置之间种植3棵猕猴桃植株5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本方案中,猕猴桃植株5与枝蔓支撑装置的距离为1米,每两颗猕猴桃植株5之间的距离为2米,从而能够保证所述猕猴桃植株5的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本实施例提供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通过将浅表根系的猕猴桃采用双行成垄的方式进行枝蔓支撑装置,能够带来如下优点:1)双行种植中,在同一垄中种植有两行猕猴桃,一个垄的宽度为6m,在同一个垄中为一个平面,由于水土只能从垄的两侧流进沟槽内,从而减少垄上的水土流失量;2)沟槽宽度为2m,一般的小型机械均能够在所述沟槽中行走,更加方便机械操作;3)支撑网通过设置横向钢丝40和纵向钢丝4是为了保证支撑网在一个平面;4)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枝蔓支撑装置中,能够使猕猴桃根系面积达到2*6㎡,从而能够使猕猴桃的根系更容易吸取养料和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双行起垄步骤中,垄宽为6±0.2米,垄高0.5±0.1米,所述沟槽2的深为0.5±0.1米。本实施例中,所述沟槽2的深为0.5±0.1米,猕猴桃植株5干距离沟槽2的距离为1米,从而有利于猕猴桃植株5根系的生长。同一个垄1的顶部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在同一地块中的相邻两个垄1高度相差小于0.2米,从而避免水肥不均。同一个沟槽2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以方便机械的行走和避免水土流失。下面以160㎡内猕猴桃的具体种植情况,对猕猴桃的增产情况进行进一步说明:单行成垄双行成垄垄宽2米6米沟槽宽2米2米种植猕猴桃株数20株20株施肥量有机肥1000kg有机肥1000kg干旱期间浇水次数3~4天一次6~8天一次根系面积2*2m2*6产量500kg1000kg种植期间,施用有机肥的种类为符合国家标准为ny525-2012的肥料。实施例2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延伸猕猴桃枝蔓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立柱上设有牵引架,所述牵引架的顶端设有连接环,牵引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环中,牵引钢丝的另一端固定在纵向钢丝上。所述牵引架与所述枝蔓支撑装置在同一直线上,在牵引架和纵向钢丝之间设有牵引钢丝。具体实施时,在所述枝蔓支撑装置上设有牵引架,所述在所述种植猕猴桃步骤中,按照一干两蔓的方式向两侧牵引钢丝上牵引猕猴桃枝蔓。从而,能够使所述猕猴桃的枝蔓在单位地面面积上生长更多的枝蔓,还能够使枝蔓均能够得到阳光的照射,从而进一步增加猕猴桃产量。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了四行枝蔓支撑装置的情况,展现在图中的枝蔓支撑装置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一行枝蔓支撑装置、第二行枝蔓支撑装置、第三行枝蔓支撑装置和第四行枝蔓支撑装置。由于第二行枝蔓支撑装置和第三行枝蔓支撑装置在图中展现的是完整的状态,下面通过第二行枝蔓支撑装置和第三行枝蔓支撑装置猕猴桃的种植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其中,设置在第一行枝蔓支撑装置上方的牵引架为第一牵引架91,设置在第二行枝蔓支撑装置上方的牵引架为第二牵引架92,设置在第三行枝蔓支撑装置上方的牵引架为第三牵引架93,设置在第四行枝蔓支撑装置上方的牵引架为第四牵引架94。所述第一牵引架91上连接的牵引钢丝为牵引钢丝911(另一侧未示出),所述第二牵引架92上连接的牵引钢丝为牵引钢丝921和922,所述第三牵引架93上连接的牵引钢丝为牵引钢丝931和932,所述第四牵引架94上连接的牵引钢丝为牵引钢丝941(另一侧未示出)。在第二行枝蔓支撑装置中种植的猕猴桃的枝蔓分别向牵引钢丝911和牵引钢丝931上牵引;在第三行枝蔓支撑装置中种植的猕猴桃的枝蔓分别向牵引钢丝922和牵引钢丝941上牵引。所述猕猴桃的枝蔓均可以生长至所述牵引钢丝的顶端(即与牵引架的连接环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