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1738发布日期:2021-02-20 19:1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瓜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地瓜即红薯,地瓜育苗即红薯育苗,育苗时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皮色鲜艳、薯块均匀、大小适中、无病无伤、未受冷害和湿害、白浆多的薯块作种,将选种的薯块呈排列状插于沙土中,并在沙土周边垒放砖块构成培育池,利用地膜覆盖于培育池顶部,并定期向池内浇水,经45天左右后薯苗培育完毕。
[0003]
培育后的红薯幼苗,需要人工利用小刀从薯块上连带根须一并切除,现有的切除方式是利用切刀从薯种头部所生出的薯苗一棵一棵的连同根须切除,如果培育的薯苗较多,这种单棵式的切苗方式明显效率较低,会因此而影响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以解决现有的薯苗切除方式是利用切刀从薯种头部所生出的薯苗一棵一棵的连同根须切除,如果在培育池内所培育的薯苗较多,这种单棵式的切苗方式明显效率较低,批量切苗时影响工作进度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设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
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包括培育框,拐板,功能板;
[0007]
所述培育框为长方形框体结构,其顶部自左向右开设有导槽,所述培育框内胶合有培育板,所述培育板上开设有密麻的培育孔;
[0008]
所述拐板为两处,一处焊接于所述培育框右端面的前侧,一处焊接于所述培育框右端面的后侧,两处所述拐板之间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一处可旋转的转辊;
[0009]
所述功能板滑动插装于所述培育框顶部所开设的导槽内,所述功能板的左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前后两面上均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内通过锁紧螺栓夹装有盖膜,所述功能板的右侧设置有端板,左侧设置有切刀。
[0010]
作为优选的,所述培育板位于所述培育框的中部,所述培育板将所述培育框分隔出上下两个腔室。
[0011]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膜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培育框的开口尺寸相一致,且在所述培育框的顶面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左侧开口设置。
[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端板的顶面上焊接有手座,且所述功能板的底面滚动支撑于所述转辊上。
[0013]
作为优选的,所述切刀按左下倾斜设置,且下深于所述培育框的中部,且切刀的左侧刀边位于培育板顶部一厘米位置处。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首先,将功能板等构成的裁切机构直接通过滑槽配装的方式安装在培育框上,将培育框内设置有网孔式的培育板,将切块大小一致的红薯种块利用培育板培育在培育框内,以确保从同高度的红薯块头部生长出来的幼苗根系位置大致相同。
[0016]
(2)其次,滑动配装于培育框顶部的裁切机构向左移动时,可将根系部位大致相同的幼苗一次性全部从薯块头部切除,令本装置可达到同一培育框内培育出的大量红薯幼苗批量切取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
(3)最后,位于培育框顶部的裁切机构,为板状结构内部设置有槽口,槽口内前后两面均设置有夹槽,可利用夹槽同时夹放盖膜,因此裁切机构盖在培育框顶部时,又类似于一个加快幼苗生产长的扣棚,当幼苗长高需要切苗时,再将功能板式的裁切机构向右拉开,然后再向左利用切刀切除幼苗,因此幼苗裁切机构具有两种功能特性,灵活性得到了拓展。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盖膜已安装在夹槽内);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中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膜从夹槽内拆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由图3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部仰视视角示意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去除盖膜时本装置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由图6引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便于观看切刀的结构)。
[0025]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6]
1、培育框;101、导槽;2、培育板;201、培育孔;3、拐板;4、轴承座;5、转辊;6、功能板;601、槽口;602、端板;603、夹槽;604、切刀;7、锁紧螺栓;8、边框;9、盖膜;10、手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参照附图1-7,一种地瓜种植用幼苗剪裁工具,包括培育框1,拐板3,功能板6;
[0031]
培育框1为长方形框体结构,其顶部自左向右开设有导槽101,培育框1内胶合有培
育板2,培育板2上开设有密麻的培育孔201,培育板2的安装位置如图2、图5所示,培育板2位于培育框1的中部,培育板2将培育框1分隔出上下两个腔室,在实际应用时,将同样大小的红薯块茎插放在培育板2上的培育孔201中,令块茎底部插入培育板2底部的腔室中并深入底部沙土内,而这些红薯块茎顶部漏出段略向上伸入培育板2所在的顶部腔中,并保证红薯块茎向上漏出的高度大致相同;
[0032]
拐板3为两处,一处焊接于培育框1右端面的前侧,一处焊接于培育框1右端面的后侧,两处拐板3之间通过轴承座4安装有一处可旋转的转辊5,构成了位于培育框1右侧的导移机构;
[0033]
功能板6滑动插装于培育框1顶部所开设的导槽101内,功能板6的左侧开设有槽口601,槽口601的前后两面上均开设有夹槽603,夹槽603内通过锁紧螺栓7夹装有盖膜9,功能板6的右侧设置有端板602,左侧设置有切刀604,切刀604按左下倾斜设置,且下深于培育框1的中部,且切刀604的左侧刀边位于培育板2顶部一厘米位置。
[0034]
具体的:为令功能板6具有扣棚使用效果,因此盖膜9的长度尺寸与培育框1的开口尺寸相一致,且为了使功能板6具有利用左底侧切刀604裁切幼苗后具有同步收集幼苗的效果,因此在培育框1的顶面设置有边框8,构成了顶部收集机构,可将切下来的幼苗随功能板6继续自开口部向左移动时向上收集到边框8内。
[0035]
具体的:端板602的顶面上焊接有用于拉动其左右移动的手座10,且功能板6的底面滚动支撑于转辊5上,转辊5构成了位于培育框1右侧用于导移功能板6底面的滚动式传送机构。
[0036]
工作原理:
[0037]
利用现有的切块设备将合格的薯块块茎切块处理,块茎尺寸保持同等大小,将同样大小的红薯块茎插放在培育板2上的培育孔201中,令块茎底部插入培育板2底部的腔室中并深入底部沙土内,块茎顶部自培育孔201向上的漏出段位于培育板2的顶部,为便于块茎(薯块)顶部生长出的幼苗便于连根系一并切除,可保证漏出段距离培育板2顶面五毫米距离,并保证所有的红薯块茎向上漏出的高度大致相同,功能板6通过导槽101向左移动后盖于培育框1的顶部,利用封闭的盖膜9对培育在培育框1中的薯苗类似于扣棚式的助长作用,这期间可将功能板6向右拉开,对薯种培育块浇注清水,加块幼苗培育速度,当幼苗长高且需要从薯块头部切除时,将功能板6通过导槽101向右滑移,这时切刀604也会向右移动,且因幼苗具有柔软性不会被向右拉动的切刀604损坏,接着将功能板6再次自右向左移动,同步自右向左移动的切刀604就会利用左下状的切口将薯块顶部带有根系的幼苗切除,切除的幼苗会自边框8左侧开口且经向切刀604的倾斜上料面向上收集到边框8内,并落于盖膜9顶部,最后将收集在盖膜9顶部带有根系的幼苗转移或栽培,大批量裁切幼苗的本装置,可提高工作效率。
[0038]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