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2583发布日期:2021-02-20 20:2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栽培移植机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适合本地土壤的经济型农作物,例如烟草、花生、棉花等,这些农作物经济效益高,为农民增收效益好,但是因为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小麦水稻等,所以部分农民在实际种植时缺乏经验和配套的机器设备,导致产量仍然不高。烟草、棉花等农作物往往采用移栽的方式,移栽前需要在土地在垄上挖穴,农作物不一样、土地类型不一样,穴的前后距离和深度要求也不一样,现有的挖穴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提式,劳动强度大,而且穴位的距离和深度也不容易控制;一种是单轮手推式,由于垄上不允许轮子行走,不适合垄上打孔。
[0003]
如何设计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单人或者双人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现有烟草、棉花等农作物往往采用移栽的方式,移栽前需要在土地在垄上挖穴,农作物不一样、土地类型不一样,穴的前后距离和深度要求也不一样,现有的挖穴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提式,劳动强度大,而且穴位的距离和深度也不容易控制;一种是单轮手推式,由于垄上不允许轮子行走,不适合垄上打孔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来实现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单人或者双人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000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包括机架、动力机构、钻头、限位调整机构、行走机构和操作手柄,动力机构为钻头提供动力,操作手柄控制行走机构行走的同时操纵钻头进行钻孔挖穴,所述机架包括两根纵向的主梁和两根横梁,两根主梁和两根横梁构成一个中间为方形框架的梯子形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方形框架上,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底座板和焊接在方形框架内的发动机固定架,发动机安装在发动机底座板上,发动机底座板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架上,钻头通过其上部的导向套和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限位调整机构包括一根水平垂直焊接在横梁上的穴距调节板,穴距调节板的下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伸缩筒和位于伸缩筒内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限定挖穴深度的限位盘,穴距调节板的末端水平开设有多个间距均匀的通孔,伸缩筒的上下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其中上部的安装孔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穴距调节板的通孔上,下部的安装孔通过螺纹快拆手柄连接并固定住伸缩杆及限位盘。
[0006]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梁末端的轮距调节架,轮距调节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
轮子安装架,轮子安装架上安装有行走轮。
[0007]
所述轮距调节架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主梁末端上。
[0008]
所述钻头采用单叶片螺旋钻头。
[0009]
所述螺栓组件包括高强度螺栓及配套的螺母。
[0010]
所述操作手柄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主梁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动力机构、钻头、限位调整机构、行走机构和操作手柄,动力机构为钻头提供动力,操作手柄控制行走机构行走的同时操纵钻头进行钻孔挖穴,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性设计,采用双轮轮距可调、挖穴深度可调,能调整并自动定位穴距的垄上挖穴机,此挖穴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单人或者双人操作,效率高;
[0013]
2)所述机架包括两根纵向的主梁和两根横梁,两根主梁和两根横梁构成一个中间为方形框架的梯子形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方形框架上,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底座板和焊接在方形框架内的发动机固定架,发动机安装在发动机底座板上,发动机底座板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架上,钻头通过其上部的导向套和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0014]
3)所述限位调整机构包括一根水平垂直焊接在横梁上的穴距调节板,穴距调节板的下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伸缩筒和位于伸缩筒内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限定挖穴深度的限位盘,穴距调节板的末端水平开设有多个间距均匀的通孔,伸缩筒的上下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其中上部的安装孔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穴距调节板的通孔上,下部的安装孔通过螺纹快拆手柄连接并固定住伸缩杆及限位盘;
[0015]
4)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梁末端的轮距调节架,轮距调节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轮子安装架,轮子安装架上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轮距调节架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主梁末端上,采用双轮轮距可调,适应田间实际的不同垄间距。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整轮距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前后穴距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前后穴距后的挖穴工作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盘限制挖穴深度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穴距固定穴深的挖穴效果示意图;
[0022]
图中标记:1、主梁,2、横梁,3、发动机固定架,4、发动机底座板,5、发动机,6、钻头,7、操作手柄,8、轮距调节架,9、行走轮,10、穴距调节板,11、伸缩筒,12、伸缩杆,13、螺栓组件,14、螺纹快拆手柄,15、限位盘,16、轮子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如图所示,一种可调节式垄上挖穴机,包括机架、动力机构、钻头6、限位调整机构、行走机构和操作手柄7,动力机构为钻头6提供动力,操作手柄7控制行走机构行走的同时操
纵钻头6进行钻孔挖穴,所述机架包括两根纵向的主梁1和两根横梁2,两根主梁1和两根横梁2构成一个中间为方形框架的梯子形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位于方形框架上,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5、发动机底座板4和焊接在方形框架内的发动机固定架3,发动机5安装在发动机底座板4上,发动机底座板4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13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架3上,钻头6通过其上部的导向套和发动机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限位调整机构包括一根水平垂直焊接在横梁2上的穴距调节板10,穴距调节板10的下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伸缩筒11和位于伸缩筒11内的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下端设置有限定挖穴深度的限位盘15,穴距调节板10的末端水平开设有多个间距均匀的通孔,伸缩筒11的上下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其中上部的安装孔通过螺栓组件13固定在穴距调节板10的通孔上,下部的安装孔通过螺纹快拆手柄14连接并固定住伸缩杆12及限位盘15。
[0025]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梁1末端的轮距调节架8,轮距调节架8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轮子安装架16,轮子安装架16上安装有行走轮9。
[0026]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轮距调节架8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通过螺栓组件13固定在主梁1末端上。
[0027]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钻头6采用单叶片螺旋钻头。
[0028]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螺栓组件13包括高强度螺栓及配套的螺母。
[0029]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操作手柄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主梁1上。
[0030]
实际操作中,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方法为以下步骤:
[0031]
1)如图2所示,根据田间实际的垄间距,通过把轮子安装架16和行走轮9安装到轮距调节架8上不同的孔来调整轮距l1;
[0032]
2)如图3、4所示,根据穴距实际需求,通过穴距调节板10上的安装孔调整伸缩筒11、伸缩杆12及限位盘15的前后位置l2,同时在伸缩杆12及限位盘15的下部,设计了一个凸起,当发动机5发动后,带动单叶片螺旋钻头6旋转,并向下挖穴,并排出土壤,当限位盘15贴近垄面的时候,停止挖穴,此时垄上会压出一个小的凹坑,此凹坑即为下一次钻头下钻的位置,这样就起到了固定穴距的作用;
[0033]
3)如图5所示,根据穴深的要求,通过螺纹快拆手柄结构14调整伸缩杆12及限位盘15在伸缩筒11中的上下位置,起到调整并限制挖穴深度的作用;
[0034]
4) 如图6所示,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可以挖出固定穴距l2和穴深l3的垄上移栽穴,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0035]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单人或者双人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解决现有烟草、棉花等农作物往往采用移栽的方式,移栽前需要在土地在垄上挖穴,农作物不一样、土地类型不一样,穴的前后距离和深度要求也不一样,现有的挖穴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提式,劳动强度大,而且穴位的距离和深度也不容易控制;一种是单轮手推式,由于垄上不允许轮子行走,不适合垄上打孔等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003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