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8746发布日期:2021-03-30 19: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和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热岛效应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突出,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越来越频繁,洪水内涝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海绵城市这一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洪水内涝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给城市社会带来破坏的问题,目前大多在城市中种植绿植,以防止水土流失,但是不能对过量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包括有种植池,所述种植池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种植土层、碎石层、石英砂层、无纺布层、格栅和蓄水池,所述种植池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管延伸至蓄水池的底部,所述水泵的排水管向上延伸并贯穿至种植池顶端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卵石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卵石层为均匀铺设的鹅卵石,鹅卵石的粒径为8-15mm。

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层的土层厚度为12-15cm。

优选的,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4-5cm,且碎石粒径为7-10mm。

优选的,所述石英砂层的厚度为3-4cm,且石英砂粒径为0.5-0.8mm。

优选的,所述格栅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格栅的外边缘与种植池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格栅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设置在卵石层上方5-8cm,且喷淋管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卵石层、种植土层、碎石层和石英砂层的组合设计,使得雨水能够被绿植吸收后,还能进行逐层过滤和净化,透过无纺布层和格栅,存储在蓄水池内,实现雨水收集和存储,还能使用水泵对蓄水池内的水进行抽取,使得过滤净化后的水经由抽水管和排水管进入喷淋管,最终由喷头进行喷洒,便于对绿植进行浇灌,实现雨水的过滤、净化和回收利用,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和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绿色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池;2、卵石层;3、种植土层;4、碎石层;5、石英砂层;6、无纺布层;7、格栅;8、蓄水池;9、水泵;10、抽水管;11、排水管;12、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包括有种植池1,种植池1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2、种植土层3、碎石层4、石英砂层5、无纺布层6、格栅7和蓄水池8,种植池1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泵9,水泵9的抽水管10延伸至蓄水池8的底部,水泵9的排水管11向上延伸并贯穿至种植池1顶端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位于卵石层2的上方。

卵石层2为均匀铺设的鹅卵石,鹅卵石的粒径为8-15mm。

种植土层3的土层厚度为12-15cm。

碎石层4的厚度为4-5cm,且碎石粒径为7-10mm。

石英砂层5的厚度为3-4cm,且石英砂粒径为0.5-0.8mm。

格栅7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格栅7的外边缘与种植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格栅7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孔。

喷淋管12设置在卵石层2上方5-8cm,且喷淋管12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卵石层2、种植土层3、碎石层4和石英砂层5的组合设计,使得雨水能够被绿植吸收后,还能进行逐层过滤和净化,透过无纺布层6和格栅7,存储在蓄水池8内,实现雨水收集和存储,还能使用水泵9对蓄水池8内的水进行抽取,使得过滤净化后的水经由抽水管10和排水管11进入喷淋管12,最终由喷头进行喷洒,便于对绿植进行浇灌,实现雨水的过滤、净化和回收利用,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和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绿色环保理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种植池(1),所述种植池(1)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2)、种植土层(3)、碎石层(4)、石英砂层(5)、无纺布层(6)、格栅(7)和蓄水池(8),所述种植池(1)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泵(9),所述水泵(9)的抽水管(10)延伸至蓄水池(8)的底部,所述水泵(9)的排水管(11)向上延伸并贯穿至种植池(1)顶端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喷淋管(12),所述喷淋管(12)位于卵石层(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2)为均匀铺设的鹅卵石,鹅卵石的粒径为8-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3)的土层厚度为12-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4)的厚度为4-5cm,且碎石粒径为7-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层(5)的厚度为3-4cm,且石英砂粒径为0.5-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7)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格栅(7)的外边缘与种植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格栅(7)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漏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2)设置在卵石层(2)上方5-8cm,且喷淋管(12)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蓄水结构,包括有种植池,所述种植池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卵石层、种植土层、碎石层、石英砂层、无纺布层、格栅和蓄水池,所述种植池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管延伸至蓄水池的底部,所述水泵的排水管向上延伸并贯穿至种植池顶端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卵石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种植池内设置多层过滤机构,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净化和回收利用,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和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绿色环保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1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