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9459发布日期:2021-03-19 10:4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等,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

金针虫别称铁丝虫、铁条虫、蛘虫等,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以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

地老虎别称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土蚕等,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严重,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

根蛆为杂食性地下害虫,主要为害棉、玉米、薯类、豆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葱、蒜等,常钻入种子或幼苗茎里为害,或在根茎内由下向上蛀食,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在地下有较多的害虫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从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一般采用的防治方法为:药剂拌种、撒毒土、毒饵诱杀、喷药防治和药剂处理土壤,但是现有的不易将药物快速深入地下,同时撒药后,会促使害虫跑出,又会使害虫跑到其他地方对植物造成伤害,除害不彻底,影响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方固定放置有移动电源,所述放置架两侧对称安装有手柄,所述支撑框上表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中部安装有转盘,所述支撑框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药箱,所述药箱上装有端盖,所述药箱下表面对称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下端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支撑框两侧壁对称套装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套有导向管,所述转盘与导向管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导向管与连接框之间装有转轴,所述导向管与支撑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弹簧,所述导向管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中部安装有齿轮,所述导向管内部套有滑杆,所述滑杆侧面焊接有齿条,所述滑杆内部开有导槽,所述导槽外套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支撑框外表面下侧装有滚轮,所述支撑框内侧面下端装有碾压轮,所述支撑框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外圈半周均匀焊接有齿,且使得齿与齿条啮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与导向管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弹簧一端与导向管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导槽外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碾压轮设置在滑杆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端部为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板为铜质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内部缠绕有电阻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的驱动,再结合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从而可以使用滑杆对地面进行插孔,更有助于使药物渗入地下,增强药物的除害效果,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使用拉绳可以对导向管拉动,从而便于对导向管的角度进行调整控制,对滑杆的角度进行控制,可以对地面的不同位置进行扎洞,通过药箱和喷头的设置,将药物渗入地下,使用药物对害虫进行杀死,通过碾压轮的碾压,可以将地面进行压实,就防止害虫向外逃窜,进而结合药物的配合将害虫闷死,进行彻底除害,防止害虫对植物根部进行啃食,通过加热板,可以对地面快速加热,进而有助于使碾压后的地面快速干结,进一步增加地面的硬度,同时也加快药物的扩散。本实用新型是对土壤内的害虫进行治理,从而达到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治理的时候,使药物充分深入地下进行除害,提高除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与连接框配合的内侧面侧视图。

图中:1、移动电源,2、放置架,3、手柄,4、转盘,5、第一电机,6、第一机架,7、第二电机,8、齿轮,9、齿条,10、滑杆,11、第一螺旋弹簧,12、导槽,13、第二机架,14、导向管,15、拉绳,16、第二螺旋弹簧,17、转轴,18、连接框,19、加热板,20、滚轮,21、支撑框,22、碾压轮,23、喷头,24、导管,25、药箱,26、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修复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框21,所述支撑框21上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2,所述放置架2上方固定放置有移动电源1,所述放置架2两侧对称安装有手柄3,所述支撑框21上表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机架6,所述第一机架6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中部安装有转盘4,所述支撑框21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药箱25,所述药箱25上装有端盖26,所述药箱25下表面对称安装有导管24,所述导管24下端固定安装有喷头23,所述支撑框21两侧壁对称套装有连接框18,所述连接框18内部套有导向管14,所述转盘4与导向管14之间连接有拉绳15,所述导向管14与连接框18之间装有转轴17,所述导向管14与支撑框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弹簧16,所述导向管14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架13,所述第二机架13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中部安装有齿轮8,所述导向管14内部套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侧面焊接有齿条9,所述滑杆10内部开有导槽12,所述导槽12外套有第一螺旋弹簧11,所述支撑框21外表面下侧装有滚轮20,所述支撑框21内侧面下端装有碾压轮22,所述支撑框21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9。

所述齿轮8外圈半周均匀焊接有齿,且使得齿与齿条9啮合配合。

所述滑杆10与导向管14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1一端与导向管14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导槽12外端固定连接。

所述碾压轮22设置在滑杆10后方。

所述滑杆10端部为锥形结构。

所述加热板19为铜质材料制成且为空心结构,内部缠绕有电阻丝。

工作原理:对地下害虫进行除害后可以提高土壤的修复效果,对种植的植物进行保护,首先握住手柄3,将该装置通过滚轮20推动到需要修复的土壤上,在导管24上设有阀门控制药的流出,事先将端盖26拧开,将杀害虫的药物放入药箱25内,然后将端盖26拧上,将第二电机7的开关打开,第二电机7就会带动齿轮8转动,通过齿轮8与齿条9的啮合,再结合第一螺旋弹簧11的弹力作用,从而可以使用滑杆10对地面进行反复插动,对土壤进行疏松,利于药物的渗入,将第一电机5的开关,使用第一电机5带动转盘4转动,就可以对拉绳15进行拉动,从而对导向管14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对滑杆10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对地面不同位置进行插孔,然后将导管24上的阀门打开,就会使药物经过导管24从喷头23流出,使药物充分渗入地下,对该装置进行推动,就会使用碾压轮22进行碾压,对喷药后的土壤进行压实,同时将加热板19接通移动电源1,使用加热板19进行加热,从而对周围土壤加热,加快土壤的干结,进而增加硬度,防止里面的害虫跑出,进而可以结合药物将害虫闷死在土壤内,进行高效杀虫。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