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浮体系统及围网式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3643发布日期:2021-02-05 16:3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箱浮体系统及围网式网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养殖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箱浮体系统及围网式网箱。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网箱,为节约成本,大多为小型网箱,其材料多为塑料、泡沫、木材等,对外海较大风浪的抗御能力较差。由于外海有周期性的涨落潮现象,有一定自净能力,作为向远海养殖的过渡形式,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由此衍生出了在浅水海域的养殖工具,最常见的是民间创造的一种围栏式网箱,采用打桩方法,将桩柱打入海底,然后用网衣将其围起来,就成为一个固定式网箱,不能随意移动,这种在海洋里打桩的方式成本较高且安全性较低。
[0003]
如专利号为“201510370218.0”,名称为“一种抗风浪的软硬质深海网箱”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在网箱周边围绕设置软质保护圈,且浮桶均布设置六个在软质保护圈上,网箱的受力有软质保护圈的牵引力缓冲缓解,进而抵抗风浪对网箱的直接冲击力,但是软质保护圈整体不可拆卸结构较大,进而导致加工和安装费时费力,而且软质保护圈结构较轻容易导致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网箱浮体系统及围网式网箱,无需打桩和支撑系统,且整个网箱浮体系统拼装构成使得施工极为方便快捷,且适用于各种水深及水底状况的大陆架海洋,并有效提高了整个网箱在风浪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箱浮体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及架设在两相邻所述浮体之间的连接板,所述浮体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构成环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体之间设置有相套接的孔和竖直轴,所述孔和所述竖直轴用于保证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浮体之间形成铰接,并用于保证所述连接板能够绕所述浮体沿水平方向转动。
[0006]
优选的,包括固定在所述浮体两端侧壁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对应连接的所述孔或所述竖直轴。
[0007]
优选的,所述浮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装置,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用于缓冲所述浮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产生的冲击力。
[0008]
优选的,所述浮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缆桩,各所述缆桩上固定有缆索,各所述缆索分别用于连接所述浮体和与所述浮体相邻的所述连接板。
[0009]
优选的,所述浮体和所述连接板均为外边长大于内边长的梯形结构,用于保证相邻所述浮体和所述连接板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均匀。
[0010]
优选的,所述浮体的上端和所述连接板高于最高水位,所述浮体的上端用于人员
活动及物资存放,所述连接板用于人员通行。
[0011]
优选的,提供一种围网式网箱,还包括悬吊式围网系统和锚锭系统,所述悬吊式围网系统包括呈封闭状的网衣和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上且用于固定所述网衣的可拆卸机构,所述锚锭系统用于固定所述网箱浮体系统和所述悬吊式围网系统在水中的位置。
[0012]
优选的,所述网衣包括环绕设置在各所述环状结构上的侧网衣和与所述侧网衣可拆卸连接的顶网衣,所述侧网衣包括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顶网衣用于封闭所述上端开口,且所述顶网衣设有用于使所述顶网衣漂浮于水面上的漂浮物。
[0013]
优选的,所述网衣包括用于封闭所述下端开口的底网衣,或者在所述侧网衣的底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个重物,所述重物带动所述底端下沉至水底,用于封闭所述下端开口。
[0014]
优选的,所述锚锭系统包括锚以及设置在所述锚和所述环状结构之间的锚链或锚索,所述锚均匀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的周围或者沿风向布置。
[0015]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
1、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浮体之间通过相套接的孔和竖直轴形成铰接,连接板能够绕浮体沿水平方向转动,两者的相对运动能够缓冲风浪对网箱浮体系统的冲击力,避免网箱浮体系统刚度过大容易发生断裂。
[0017]
2、相套接的孔和竖直轴限制连接板仅绕浮体沿水平方向转动,进而限制浮体与连接板之间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提高了浮体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8]
3、相邻的浮体和连接板之间通过缆索连接,不仅能够充分限制浮体与连接板之间的水平转动角度,避免整个环状结构变形较大影响网衣内的空间,而且能够限制相邻浮体与连接板之间上下相对运动的幅度,避免竖直轴受损及孔与竖直轴脱离。
[0019]
4、浮体和连接板均为外边长大于内边长的梯形结构,能够保证相邻浮体和连接板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均匀,从而减少相邻浮体与连接板之间相互挤压时的压强。
[0020]
5、网箱浮体系统和悬吊式围网系统通过锚锭系统固定在水中的位置,无需打桩和支撑系统,使得施工极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围网式网箱平面俯视示意图;
[0023]
图2为浮体与连接板整体连接俯视图和侧视图;
[0024]
图3为浮体与连接板连接点的俯视图;
[0025]
图4为浮体与连接板连接点的侧视图;
[0026]
图5为浮体与网衣连接的示意图;
[0027]
其中,1-锚,2-锚链,3-浮体,4-连接板,5-柔性连接装置,6-竖直轴,7-缆桩,8-网衣,9-缆索,10-紧固装置,11-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箱浮体系统及围网式网箱,无需打桩和支撑系统,且整个网箱浮体系统拼装构成使得施工极为方便快捷,且适用于各种水深及水底状况的大陆架海洋,并有效提高了整个网箱在风浪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3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箱浮体3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3及架设在两相邻浮体3之间的连接板4,浮体3与连接板4连接构成环状结构。其中,浮体3通过其自身浮力来支撑其自身和网衣8的重量,且浮体3可以根据海域情况选用任何形状,常用圆形或矩形或船形,其上端高于最高水位,用于为渔业基地的人员活动及物资存放提供场所,优选的,当浮体3为船形时,甲板比涨潮时的最高水位要高,而且优选的,浮体3是一种钢质船舶,或者由钢丝网水泥或钢丝网混凝土质制作而成,无论是钢质还是钢丝网水泥或钢丝网混凝土质制作,均应按国家船舶建造规范进行设计与建造,在两侧的甲板边缘,设置人行栏杆,在浮箱上还可以设置为养殖需要的工具间、储物间、休息室、会议室等辅助房间。连接板4同样高于最高水位,用于人员通行,优选的,连接板4是一种钢质框架结构,例如由钢质或钢丝网水泥或钢丝网混凝土质制作而成,为简化计,连接板4的平面形状一般设计为梯形或长方形,其上铺设防滑木板、塑料或花钢板,供人行,在两侧的连接板4边缘,设置人行栏杆。进而,为保证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装配方便,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与浮体3之间设置有相套接的孔和竖直轴,例如在浮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竖直轴6,在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开设轴线竖直设置的孔,优选的,设置有紧固装置10,例如螺栓等结构,在孔套接在竖直轴6上后,通过紧固装置10将孔固定在竖直轴6上,进一步优选的,在浮体3两端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支架11,竖直轴6设置在固定支架11的上端,连接板4通过孔套接在垂直轴上,从而使得连接板4与浮体3之间形成铰接,且其整体搭接架设在两相邻浮体3的固定支架11上,也就是说其重量是由两端的浮箱来支撑,进而连接板4能够通过垂直轴绕浮体3沿水平方向转动,不仅能够缓冲风浪对网箱浮体3系统的冲击力,并提高了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32]
为减少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产生的冲击力,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装置5,例如橡胶靠球或旧轮胎靠把等,橡胶靠球或旧轮胎靠把是一种常用来作为防撞的器具,可在市场选购,本例用来作为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的柔性连接装置5,可确保海上人行通道的畅通及安全,优选的,为保证浮体3和连接板4分别与柔性连接装置5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在浮体3和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以固定柔性连接装置5的底座与连接链条。
[0033]
为避免整个环状结构受风浪影响变形较大进而影响网衣8内的空间,相邻的浮体3和连接板4之间还连接有缆索9,进而能够充分限制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的水平转动角度,优选的,浮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缆桩7,各所述缆桩7上固定有缆索9,缆索9直接固定在连接板4的本体上,或者在连接板4的两端也分别设有缆桩7,缆索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浮体3和连接板4的缆桩7上,而且浮体3与连接板4通过缆索9连接还能够限制相邻浮体3与连接板
4之间上下相对运动的幅度,避免竖直轴6受损及孔与竖直轴6脱离。
[0034]
进一步的,为减少相邻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相互挤压时的压强,浮体3和连接板4均为外边长大于内边长的梯形结构,用于保证相邻浮体3和连接板4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均匀,那么在浮体3与连接板4之间布置完成柔性连接装置5后,柔性连接装置5不会因浮体3或连接板4之间某一部分的压强过大,例如,浮体3与连接板4均为矩形结构时,两者之间组成环状结构后,使得两者之间间距最小的地方为两个尖角对应的位置,那么浮体3与连接板4受到风浪的冲击后,两个尖角同时作用在柔性连接装置5上,势必容易导致柔性连接装置5受两个尖角的冲击提前受损,那么本实用新型优选设置浮体3与连接板4均为外边长大于内边长的梯形结构,恰恰是为了避免上述状况的发生,进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边缘均匀对应,从而延长了柔性连接装置5的使用寿命。
[0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对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箱浮体3系统尺寸的进一步限定,网箱浮体3系统设置为圆形套筒状,圆形套筒状的直径为100m,由十六组浮体3、柔性连接装置5和连接板4组成,浮箱即驳船,甲板平面为梯形,外边长9.676m,内边长9.204m,船宽2.5m,型深1.6m,吃水1.1m,甲板两侧设置高度为1.1m的栏杆。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网箱浮体3系统的连接板4平面为梯形,外边长9.630m,内边长9.250m,船宽2.0m,制作连接板4的槽型钢规格25b(250*80*9,31.335kg/m),优选的,在连接板4上敷设防滑塑胶板,其两侧设置1.1m高栏杆。
[0036]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围网式网箱,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网箱浮体系统、悬吊式围网系统和锚锭系统,悬吊式围网系统包括呈封闭状的网衣8和设置在环状结构上且用于固定网衣8的可拆卸机构,优选的,网衣8的上端用钢丝绳系结起来,而钢丝绳挂在位于浮体3或连接板4的挂钩之上,并用短绳将网衣8的钢丝绳与挂钩绑扎住,以防脱落。锚锭系统用于固定网箱浮体系统和悬吊式围网系统在水中的位置,无需打桩和支撑系统,使得施工极为方便快捷。
[0037]
其中,网衣8包括环绕设置在各环状结构上的侧网衣和与侧网衣可拆卸连接的顶网衣,侧网衣包括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顶网衣能够设置于环状结构内的水面上用于封闭上端开口,优选的,顶网衣还通过绳索连接于网箱本体上,当无台风或风浪较小时,工作人员可将顶网衣从侧网衣上拆卸下来,并收纳搁置于浮体3中,当风浪较大时,顶网衣安装在侧网衣上,并可将环状结构内的水面覆盖,以防止鱼类逃到网箱本体外,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顶网衣设有用于使顶网衣漂浮于水面上的漂浮物。
[0038]
进一步的,网衣8包括用于封闭下端开口的底网衣,或者在侧网衣的底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个重物,重物带动底端下沉至水底,用于封闭下端开口,当在水深较浅的海域,通过重物侧网衣的底端可以下沉至接触海底,此种情况可不设置底网衣,避免网衣8和水底之间存在缝隙,如果水深较深,则须设置底网衣,将侧网衣下端开口封闭。
[0039]
同时,锚锭系统包括锚1以及设置在锚1和环状结构之间的锚链2或锚索,锚锭系统依据环状结构所在海域最大风级的海洋波浪进行理论计算或模型试验确定,优选的,选用锚链2作为锚1与环状结构之间的连接,环状结构在某一海域的受力确定后,一般按悬链线理论选用锚链2。优选的,锚锭系统的布置一般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按风向布置,即依据环状结构所在海域最大风级风向的最大概率方向设置为主要锚锭系统的布置方向,另一种是均匀设置在环状结构的周围,即不考虑最大风级的风向。优选的,当网箱的布置与锚链2
的受力确定后,一般可按船舶规范选用常规锚或大抓力锚,例如专利号为zl201720440879.0,名称为《一种重力式海洋测风塔》专利中所公开的锚等。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1]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