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用打孔式树木根部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3504发布日期:2021-02-05 16:3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化用打孔式树木根部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施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木根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树木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树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树木生长的营林措施。树木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有些树木土壤贫瘠需要补充养分;另一些林地,由于长期连续栽培,土壤养分递减,需要将亏损的养分归还土壤,达到树木施肥的目的,从而增加树木生物量的积累,缩短成材年限,促进结实。但现有技术中的施肥器一般用于作物大面积施肥或者矮小的植物一定面积的施肥,大面积机械化施肥的话会浪费大量废料,基本上树木根部能够摄取养料区域外的废料都是浪费的,目前有针对性的对单株树木施肥一般通过人工刨坑,单株施肥模式,劳动强度大,施肥效率低。因此,如何急需一种便捷又效率高的树木根部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木根部施肥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树木根部施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侧壁底端处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底端与底座底端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竖板侧壁顶端处固定有推手,所述推手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竖板另一侧壁上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滑动设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侧端伸出t形滑槽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固定有桶体,所述桶体底部呈漏斗形状,所述桶体底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桶体内部连通,所述套筒内套设有导料筒,所述导料筒与套筒滑动连接,且套筒内壁上固定贴附有密封圈,所述导料筒侧壁与底座侧端固定连接,且导料筒底端与底座底端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桶体顶面一侧固定有加料筒,所述加料筒与桶体内部连通,所述桶体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透桶体顶端并伸入桶体内固定有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桶体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轴侧壁上固定有l形搅拌杆,所述轴底端固定有绞龙,所述绞龙底端伸入导料筒内并与导料筒内壁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底座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侧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上。
[0006]
优选的,所述电机和电动伸缩杆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t形滑槽的高度为30-120cm。
[0009]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电机、l形搅拌杆、绞龙和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可以通过绞龙轻松的在树木根部处的土地上钻出施肥孔,并通过绞龙把转孔时产生的土导入桶体内存留,在通过加料筒往桶体内加入肥料后,l形搅拌杆可以有效的搅拌混合图和肥料,最后随着电动伸缩杆伸缩端的伸长再把混合有肥料的土回填入
钻孔内,进而便捷的达到树木根部施肥的工作,通过本装置施肥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劳动量,同时可以针对性的对局部区域进行施肥工作,有效的达到了节省肥料的目的,并且由于土和肥料直接混合,使得树木根部处土内含有的肥料均匀分布,有利于树木根部的吸收。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结构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图1的工作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图1的工作示意图。
[0013]
图中:底座1、竖板2、滚轮3、推手4、t形滑槽5、t形滑块6、连接板7、电动伸缩杆8、蓄电池9、桶体10、电机11、加料筒12、套筒13、轴14、l形搅拌杆15、绞龙16、控制开关17、导料筒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树木根部施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端固定有竖板2,所述竖板2侧壁底端处固定安装有滚轮3,所述滚轮3底端与底座1底端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竖板2侧壁顶端处固定有推手4,所述推手4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7,所述竖板2另一侧壁上开设有t形滑槽5,所述t形滑槽5内滑动设有t形滑块6,所述t形滑块6侧端伸出t形滑槽5固定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另一端固定有桶体10,所述桶体10底部呈漏斗形状,所述桶体10底端固定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与桶体10内部连通,所述套筒13内套设有导料筒18,所述导料筒18与套筒13滑动连接,且套筒13内壁上固定贴附有密封圈,所述导料筒18侧壁与底座1侧端固定连接,且导料筒18底端与底座1底端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桶体10顶面一侧固定有加料筒12,所述加料筒12与桶体10内部连通,所述桶体10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穿透桶体10顶端并伸入桶体10内固定有轴14,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与桶体10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轴14侧壁上固定有l形搅拌杆15,所述轴14底端固定有绞龙16,所述绞龙16底端伸入导料筒18内并与导料筒18内壁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底座1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与连接板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8侧端设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
[0016]
所述电机11和电动伸缩杆8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7电性连接。
[0017]
所述控制开关1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9电性连接。
[0018]
所述t形滑槽5的高度为30-120cm。
[0019]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如图2所示,工人用脚顶住滚轮3并拉动推手4,使得本装置以滚轮3为圆心转动呈倾斜状,这样本装置的大部分重力会被滚轮3承受,此时可以通过推手4移动本装置,这样可以以省力的方式移动本装置。这样把本装置移动到所需要施肥的树木一侧,如图3所示,然后抬动推手4,以滚轮3为圆心垂直立起本装置,这时底座1底面与地面贴合,这样本装置的重力会作用到底座1上,使得底座1紧紧的贴合其下端的地面,然后通过控制开关17控制电机11的输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会通过轴14同步带动绞龙16和l形搅拌杆15转动,然后通过控制开关17控制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缩回,当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缩回时会通过连接板7带动桶体10同步
下降,桶体10下降时套筒13也会在导料筒18上向下滑动,同时电机11、轴14、l形搅拌杆15和绞龙16也会跟随桶体10同步移动,这样绞龙16底端会缓慢的伸出导料筒18钻入土层内,并且会把钻出来的土料通过绞龙16倒入桶体10内,进入桶体10内的土会留在导料筒18外壁与桶体10内壁之间,由于t形滑槽5的高度为30-120cm,所以绞龙16钻土深度大致也在30-120cm之间,具体钻入深度工人可根据树木的情况自行控制,当绞龙16钻入土层指定深度后,再通过控制开关17停止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缩回,随后在通过加料筒12往桶体10内加入适量的肥料,由于l形搅拌杆15随着轴14同步转动,所以l形搅拌杆15的竖杆会有效的搅拌桶体10内的土和肥料,使得土和肥料充分的混合,做好以上工作后,在通过控制开关17控制电机11的输出轴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得l形搅拌杆15和绞龙16也跟着反转,随后再通过控制开关17控制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伸长到最大程度,此过程中桶体10和绞龙16跟着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上升,再加上绞龙16的反转,导料筒18外壁与桶体10内壁之间存留的含有肥料的土会通过导料筒18回填之前钻出的孔,从而达到给树木根部是施肥的目的。
[00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