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2581发布日期:2021-06-08 15:4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插秧机都配有自动供苗装置,该自动供苗装置一般包括苗箱,下部设有一个取秧口,苗箱设有横向移动装置,苗箱每横向移动一个行程,插植部完成在供苗槽上一整排的取秧过程,苗毯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下移,在此过程中,同一苗毯上的各部位的秧苗向下移动是不同步的,因此会造成苗毯内部的秧苗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拉扯。
3.目前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都是用皮带传动,为防止打滑,皮带传动的结构分为两种,其中采用单皮带纵向送苗,皮带内有齿形突起,采用齿轮滚轮带动皮带转动,单皮带送苗过程中容易因为机器的振动,导致运输不稳定;另一种采用双皮带纵向送苗,但是采用的滚轮不是齿形,皮带内表面也没有齿形突起,主要靠摩擦力传动,齿轮(滚轮)在泥水环境下工作,在泥水飞入后,容易卡死(与皮带之间打滑)导致纵向送苗不到位,需停机修理,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具有送苗稳定、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包括苗箱,所述苗箱的下半段为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送苗传动装置,所述送苗传动装置的表面高于所述苗箱的表面,所述送苗传动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送苗传动装置包括皮带和带动皮带转动的主动带轮,所述皮带的运输方向自所述苗箱的上半段到下半段,所述主动带轮分为相连的传动部和支撑部,所述传动部与皮带内侧传动连接,所述支撑部支撑皮带的内侧,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主动带轮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苗箱上装载有秧苗托盘,皮带被支撑部张紧,秧苗托盘在送苗传动装置的皮带带动下,靠近苗箱底部的取秧口移动,此时传动部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杆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带动皮带移动,皮带上的秧苗托盘通过摩擦力靠近取秧口移动,直至秧苗托盘的一侧和取秧口贴合,此时插植结构将秧苗托盘上的秧苗插入田里,具有无需人工推送秧苗托盘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苗传动装置还包括被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皮带之间通过齿和齿槽传动连接,所述被动带轮与所述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被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被动带轮张紧,所述皮带的顶部表面高于所述苗箱的表面,驱动装置驱动主动带轮转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带轮通过齿带动皮带,皮带带动被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将皮带张紧,皮带张紧后高于苗箱表面2mm,具有使皮带表面平整的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带轮内同轴心穿过有传动杆,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传动杆通过v型凸块和v型槽配合,所述v型槽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延伸,所述被动带轮内同轴心穿过有连接杆,所述被动带轮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和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缺口的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装置工作端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杆通过v型槽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带动皮带运动,被动带轮在连接杆上被皮带带动转动,具有传递动力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凸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上的凸起和秧苗托盘的底部接触,凸起增大了秧苗托盘底部和皮带间的摩擦力,具有防止秧苗托盘不移动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缺口位于同一高度,每个所述缺口内均设置有送苗传动装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送苗传动装置同时工作,分别位于两个送苗传动装置上的秧苗托盘同时靠近取秧口移动,因为使用单皮带传动时,皮带容易随着机器的振动而抖动,使用双皮带传动,每个皮带均只有单皮带传动时皮带尺寸大小的一半,使得在双皮带传动时,皮带不会抖动,具有工作稳定的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部为绕主动带轮周向均布的齿槽,所述皮带内侧设置有与齿槽位置、大小相匹配的齿,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段一与所述皮带内侧表面相接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带轮上的支撑段一和皮带内侧表面接触,皮带内侧的齿和齿槽配合,皮带在主动带轮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利用支撑段一对皮带进行支撑,具有保持皮带张紧的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被动带轮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段二和凹槽,所述支撑段二与所述皮带内侧相接触,所述支撑段二和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段一和所述齿槽的位置分别一一对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带动被动带轮转动,皮带上的齿从凹槽内穿过,支撑段二对皮带进行支撑,具有防止齿和被动带轮发生运动干涉,同时具有支撑皮带张紧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段一和所述支撑段二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段一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带轮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段二分别位于所述被动带轮的两端,所述齿槽位于所述主动带轮的中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被动带轮的中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通过支撑部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不改变皮带张紧程度,同时凹槽和齿槽分别设置于带轮的中部,支撑部能够防止侧边的泥沙飞溅入凹槽和齿槽内,具有保证工作稳定的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使用双皮带齿传动,双皮带的送苗过程中,因为皮带的尺寸较单皮带传动时小,因此不会随机器振动而产生晃动,工作稳定;齿传动,相较于滚轮传动能够提供更好的连接,摩擦力更大,不会产生打滑,动力传递更加稳定。
24.2.皮带上设置的凸起,能够增大皮带和秧苗托盘间的摩擦力,防止运输时秧苗托盘不移动。
25.3.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上的支撑部,能够保证在带轮转动时,皮带保持张紧,不会松弛,防止秧苗托盘滑脱。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皮带、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苗箱;2、缺口;3、送苗传动装置;4、驱动装置;5、皮带;6、主动带轮;7、被动带轮;8、齿;9、齿槽;10、传动杆;11、连接杆;12、凸起;13、传动部;14、支撑部;15、v型凸块;16、支撑段一;17、支撑段二;18、凹槽;19、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扶插秧机的纵向送苗传动装置,参考图1~3,包括苗箱1,所述苗箱1的下半段为缺口2,所述缺口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缺口2位于同一高度,每个所述缺口2内均设置有送苗传动装置3,所述送苗传动装置3包括皮带5和带动皮带5转动的主动带轮6,所述皮带5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凸起12,所述皮带5的运输方向自所述苗箱1的上半段到下半段,所述主动带轮6内同轴心穿过有传动杆10,所述主动带轮6与所述传动杆10通过v型凸块 15和v型槽19连接,所述v型槽19沿所述传动杆10的轴向延伸,所述被动带轮7内同轴心穿过有连接杆11,所述被动带轮7与所述连接杆1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0和所述连接杆11的两端与所述缺口2的两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0与所述驱动装置4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带轮6分为相连的传动部13和支撑部14,所述传动部13为绕主动带轮6周向均布的齿槽9,所述皮带5内侧设置有与齿槽9位置、大小相匹配的齿8,所述支撑部14为支撑段一16与所述皮带5 内侧表面相接触,所述送苗传动装置3还包括被动带轮7,所述主动带轮6和所述皮带5之间通过齿8和齿槽9传动连接,所述被动带轮7与所述皮带5转动连接,所述皮带5被所述主动带轮6 和所述被动带轮7张紧,所述皮带5的顶部表面高于所述苗箱1的表面两毫米,驱动装置4驱动主动带轮6转动,所述被动带轮7上设置有支撑段二17和凹槽18,所述支撑段二17与所述皮带5 内侧相接触,所述支撑段二17和所述凹槽18与所述支撑段一16和所述齿槽9的位置分别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段一16和所述支撑段二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段一16分别位于所述主动带轮6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段二17分别位于所述被动带轮7的两端,所述齿槽9位于所述主动带轮6的中部,所述凹槽18位于所述被动带轮7的中部,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主动带轮6转动。
33.苗箱1上装载有秧苗托盘,秧苗托盘在送苗传动装置3的皮带5带动下,靠近苗箱1底部的取秧口移动,此时传动杆10通过驱动装置4带动,传动杆10通过v型凸块15和v型槽19配合,带动主动带轮6转动,主动带轮6通过齿8带动皮带5移动,主动带轮6和被动带轮7上的支撑部 14支撑皮带5的张紧,皮带5上的秧苗托盘通过和凸起12之间的摩擦力靠近取秧口移动,直至秧苗托盘的一侧和取秧口贴合,此时插植结构将秧苗托盘上的秧苗插入田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