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1775发布日期:2021-04-21 04:5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作物害虫诱杀是指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对农作物害虫进行诱捕和杀灭的过程,主要有灯光诱杀、性诱杀、毒饵诱杀等。
3.现在市面上有多种害虫诱捕装置,但是其结构都比较单一,诱捕效率较低。现有的害虫诱捕装置中均没有设置防止害虫逃逸的机构,害虫被诱导源诱导进入诱捕装置后,很容易出现害虫的逃脱,从而使得诱捕效率降低,装置的使用效果变差。尤其是当害虫多,诱集量大,诱捕器内害虫数量多时,害虫的逃逸率会明显上升
4.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5.没有防止害虫逃逸的机构,害虫逃逸率高,诱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通过设置防逃逸机构,使得害虫只能单向的从进虫板之间的进虫口进入到通到储虫盒中,而不能从该进虫口反方向逃离,降低了害虫逃逸率,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其包括储虫盒和进虫组件。上述储虫盒包括侧壁和底板,上述侧壁和上述底板围合形成方形空腔,上述进虫组件设置于上述空腔中,且上述进虫组件和上述储虫盒相互连接。上述进虫组件包括进虫机构和防逃逸机构,上述进虫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进虫板和复位弹簧,上述进虫板设置于上述储虫盒的内壁上,两组上述进虫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进虫口,上述复位弹簧设置于上述进虫板和上述储虫盒的连接处,且上述复位弹簧靠近上述底板,上述防逃逸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块,上述限位块设置于上述进虫板和上述储虫盒的连接处,且上述限位块背离上述底板。
9.该害虫诱捕装置通过设置防逃逸机构,使得害虫只能单向的从进虫板之间的进虫口进入到通到储虫盒中,而不能从该进虫口反方向逃离,降低了害虫逃逸率,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诱虫组件,上述诱虫组件被设置用于诱导害虫。
11.通过设置诱虫组件,可以使得害虫靠近该害虫诱捕装置,从而提高该装置周围的害虫覆盖率,以增大诱捕效率。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诱虫组件包括诱虫光源,上述诱虫光源绕设于上述储虫盒的外壁上,且被设置用于诱导上述害虫靠近上述害虫诱捕装置。
13.大多数害虫的视觉神经对波长330~400纳米的紫外线特别敏感,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采用诱虫光源可以很好的诱导害虫靠近该装置,提高诱捕效率;同时诱虫光源使用安
全,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诱虫组件还包括诱芯,上述诱芯设置于上述空腔内,且上述诱芯被设置用于诱导已靠近上述害虫诱捕装置的害虫通过上述进虫口进入到上述空腔内。
15.诱芯为含有昆虫性信息素或性诱剂的载体,其诱导性通常来说会大于灯光诱导。在空腔内放置诱芯,可以使得已经靠近了该害虫诱捕装置的害虫,自发性地从进虫口进入到空腔内,提高了害虫的诱捕效率;同时,诱芯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杆和置物平台,上述支撑杆的一端和上述底板相互连接,上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和上述置物平台相互连接,上述诱芯设置于上述置物平台背离上述底板的一侧。
17.支撑杆和置物平台的设置,使得诱芯能够很好的放置于空腔内,其位于置物平台上更加靠近了进虫口,有利于吸引害虫进入到该空腔中,提高了诱捕效率。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诱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诱芯均匀间隔的设置于上述置物平台上。
19.采用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诱芯,即通过扩大诱导源的方法,诱惑害虫的进入,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灭虫组件,上述灭虫组件包括电网层和灭虫液,上述电网层设置于上述底板上,上述灭虫液设置于上述空腔的内壁上。
21.灭虫组件可以消灭已进入到空腔中的害虫,防止害虫乱窜影响诱捕效率。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插装组件,上述插装组件包括若干插杆,上述插杆和上述储虫盒的底板相互连接,且朝背离上述底板的方向延伸。
23.插装组件可以保证该害虫诱捕装置能适用于各种场合,使其能稳定的设置于需要工作的工况环境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插杆包括尖锐部和平滑部,上述尖锐部为圆锥型,且上述尖锐部的大端和上述平滑部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
25.圆锥型的尖锐部,可以使得该害虫诱捕装置能通过插杆插设于泥泞的环境中,避免了该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倾斜或摔倒,影响其诱捕效果。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板下方还设置有出虫口,上述出虫口处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出虫板。
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8.1)该害虫诱捕装置通过设置防逃逸机构,使得害虫只能单向的从进虫板之间的进虫口进入到通到储虫盒中,而不能从该进虫口反方向逃离,降低了害虫逃逸率,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29.2)侧壁和底板围合形成方形空腔,使得该害虫诱捕装置的储虫盒也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的储虫盒具有便于放置的特点,使得该装置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中。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害虫诱捕装置的剖视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标:100

害虫诱捕装置;10

储虫盒;101

侧壁;102

底板;103

空腔;104

支撑杆;105

置物平台;11

进虫组件;111

进虫板;112

复位弹簧;113

限位块;12

诱虫组件;121

诱虫光源;122

诱芯;13

灭虫组件;131

电网层;132

灭虫液;14

插装组件;141

插杆;1411

尖锐部;1412

平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
41.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害虫诱捕装置100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虫组件1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100,其包括储虫盒10和进虫组件11。储虫盒10包括侧壁101和底板102,侧壁101和底板102围合形成方形空腔103,进虫组件11设置于空腔103中,且进虫组件11和储虫盒10相互连
接。进虫组件11包括进虫机构和防逃逸机构,进虫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进虫板111和复位弹簧112,进虫板111设置于储虫盒10的内壁上,两组进虫板111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进虫口,复位弹簧112设置于进虫板111和储虫盒10的连接处,且复位弹簧112靠近底板102,防逃逸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块113,限位块113设置于进虫板111和储虫盒10的连接处,且限位块113背离底板102。
42.值得说明的是,该害虫诱捕装置100通过设置防逃逸机构,使得害虫只能单向的从进虫板111之间的进虫口进入到通到储虫盒10中,而不能从该进虫口反方向逃离,降低了害虫逃逸率,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
43.还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两个进虫板111之间形成倒“八”字形,害虫只能从“八”字形的大端往小端涌入。复位弹簧112可以保证害虫通过进虫板111之间的进虫口进入到空腔103后,使得进虫板111复位,从而进虫口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限位块113的设置避免了进虫板111往上偏移,而可能出现的害虫逃逸现象的发生。
44.请再次参照图1,害虫诱捕装置100还包括诱虫组件12,诱虫组件12被设置用于诱导害虫。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诱虫组件12,可以使得害虫靠近该害虫诱捕装置100,从而提高该装置周围的害虫覆盖率,以增大诱捕效率。
45.在本实施例中,诱虫组件12包括诱虫光源121,诱虫光源121绕设于储虫盒10的外壁上,且被设置用于诱导害虫靠近害虫诱捕装置100。
46.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数害虫的视觉神经对波长330~400纳米的紫外线特别敏感,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采用诱虫光源121可以很好的诱导害虫靠近该装置,提高诱捕效率;同时诱虫光源121使用安全,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7.在本实施例中,诱虫组件12还包括诱芯122,诱芯122设置于空腔103内,且诱芯122被设置用于诱导已靠近害虫诱捕装置100的害虫通过进虫口进入到空腔103内。
48.具体的,诱芯122为含有昆虫性信息素或性诱剂的载体,其诱导性通常来说会大于灯光诱导。在空腔103内放置诱芯122,可以使得已经靠近了该害虫诱捕装置100的害虫,自发性地从进虫口进入到空腔103内,提高了害虫的诱捕效率;同时,诱芯122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9.请再次参照图1,空腔103内设置有支撑杆104和置物平台105,支撑杆104的一端和底板102相互连接,支撑杆104的另一端和置物平台105相互连接,诱芯122设置于置物平台105背离底板102的一侧。
50.值得说明的是,支撑杆104和置物平台105的设置,使得诱芯122能够很好的放置于空腔103内,其位于置物平台105上更加靠近了进虫口,有利于吸引害虫进入到该空腔103中,提高了诱捕效率。
51.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2下方还设置有出虫口(图中未示出),出虫口处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出虫板。
52.在本实施例中,诱芯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诱芯122均匀间隔的设置于置物平台105上。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诱芯122,即通过扩大诱导源的方法,诱惑害虫的进入,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
53.害虫诱捕装置100还包括灭虫组件13,灭虫组件13包括电网层131和灭虫液132,电网层131设置于底板102上,灭虫液132设置于空腔103的内壁上。具体的,灭虫组件13可以消
灭已进入到空腔103中的害虫,防止害虫乱窜影响诱捕效率。
54.请参照图1和图3,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杆141的结构示意图。该害虫诱捕装置100还包括插装组件14,插装组件14包括若干插杆141,插杆141和储虫盒10的底板102相互连接,且朝背离底板102的方向延伸。
55.值得说明的是,插装组件14可以保证该害虫诱捕装置100能适用于各种场合,使其能稳定的设置于需要工作的工况环境下。
56.在本实施例中,插杆141包括尖锐部1411和平滑部1412,尖锐部1411为圆锥型,且尖锐部1411的大端和平滑部1412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
57.值得说明的是,圆锥型的尖锐部1411,可以使得该害虫诱捕装置100能通过插杆141插设于泥泞的环境中,避免了该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倾斜或摔倒,影响其诱捕效果。
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100。该害虫诱捕装置100包括储虫盒10和进虫组件11。储虫盒10包括侧壁101和底板102,侧壁101和底板102围合形成方形空腔103,进虫组件11设置于空腔103中,且进虫组件11和储虫盒10相互连接。进虫组件11包括进虫机构和防逃逸机构,进虫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进虫板111和复位弹簧112,进虫板111设置于储虫盒10的内壁上,两组进虫板111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进虫口,复位弹簧112设置于进虫板111和储虫盒10的连接处,且复位弹簧112靠近底板102,防逃逸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块113,限位块113设置于进虫板111和储虫盒10的连接处,且限位块113背离底板102。该害虫诱捕装置100通过设置防逃逸机构,使得害虫只能单向的从进虫板111之间的进虫口进入到通到储虫盒10中,而不能从该进虫口反方向逃离,降低了害虫逃逸率,提高了该装置的诱捕效率。侧壁101和底板102围合形成方形空腔103,使得该害虫诱捕装置100的储虫盒10也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的储虫盒10具有便于放置的特点,使得该装置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中。
5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