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3578发布日期:2021-04-30 09:16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塘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塘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鱼塘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一般理想的鱼塘,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

鱼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同时,鱼的排泄物增多而开始变质,甚至滋生细菌,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对鱼塘内的水质进行过滤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鱼塘过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塘过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鱼塘内淤泥过多、鱼的排泄物增多使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包括鱼塘、沉淀池、过滤池、回收池,所述鱼塘的底部呈半圆形,所述鱼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和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鱼塘底部的最低处,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沉淀池通过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过滤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过滤棉层、吸氨石层,所述过滤池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鱼塘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第一排污管伸入所述回收池内。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面积大于所述过滤池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进污管的出污口上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上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高度与所述鱼塘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过滤棉层的材料选用玻璃纤维过滤棉。

优选地,所述过滤池上还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安装在所述过滤池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端板上安装有灭菌灯,所述灭菌灯位于所述过滤池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水管的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鱼塘过滤系统,通过鱼塘底部的出污管将鱼塘底部的淤泥、排泄物等直接卸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沉淀的污质从底部的第一排污管排入回收池内进行处理,沉淀池的清水进入过滤池后,在过滤池内经过多层过滤层的过滤,最终由循环泵抽入鱼塘内再次使用。由此可见,该鱼塘过滤系统,实现了对鱼塘淤泥、排泄物等杂质的过滤,避免了因为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生长、死亡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鱼塘内的换水无需移除鱼类,将对鱼类生活的扰动影响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鱼塘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塘,2-沉淀池,3-过滤池,4-回收池,11-过滤网,12-进污管,21-第一排污管,22-水管,23-水泵,31-毛刷层,32-过滤棉层,33-吸氨石层,34-进水管,5-循环泵,122-弯管,123-竖管,311-端板,312-灭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鱼塘内淤泥过多、鱼的排泄物增多使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的问题。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鱼塘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鱼塘1、沉淀池2、过滤池3、回收池4,鱼塘1的底部呈半圆形,鱼塘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和进污管12,进污管12的一端位于鱼塘1底部的最低处,进污管12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沉淀池2的底部,沉淀池2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21,沉淀池2通过水管22与过滤池3连接,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3,

过滤池3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31、过滤棉层32、吸氨石层33,过滤池3的底部通过进水管34与鱼塘1连接,进水管34上设置有循环泵5,第一排污管21伸入回收池4内。

具体的,鱼塘1的底部呈半圆形,鱼塘1的上部可以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呈半圆形结构的鱼塘1的底部使淤泥、鱼类排泄物等堆积在鱼塘1的底部。在鱼塘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不但防止了鱼类落入鱼塘1的底部被污染,而且防止鱼类从进污管12被排出。进污管12的一端位于鱼塘1底部的最低处,鱼塘1底部的淤泥从进污管12的排污口进入进污管12内,由于进污管12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沉淀池2的底部,淤泥、排泄物等杂质直接进入沉淀池2内,为了方便在沉淀池2内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在沉淀池2内可以设置过滤层25,过滤层25设置在沉淀池2的中部。被沉淀的污质由沉淀池2底部的第一排污管21进入回收池4内,在回收池4内被处理利用。为了防止在不排污时鱼塘1底部的液体流入沉淀池2,优选地,进污管12的出污口上设置有弯管122,弯管122上连接有竖管123,竖管123的高度与鱼塘1的高度相同。在停止排污时可以将竖管123安装在弯管122,当然也可以在进污管12上设置止水阀等停止排污。为了方便沉淀池2的底部污质进入第一排污管21上,可以在第一排污管21上设置阀门212。为了提高沉淀池2的沉淀效率,减少未沉淀的杂质进入过滤池3中,优选地,沉淀池2的面积大于过滤池3的面积。

具体的,沉淀池2通过水管22与过滤池3连接,优选地,水管22的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3,水泵23将经过沉淀的水从沉淀池2抽至过滤池3内。在过滤池3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31、过滤棉层32、吸氨石层33,毛刷层31可以为pet、pp等材质。为了提高过滤效率,优选地,过滤棉层32的材料选用玻璃纤维过滤棉。为了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过滤池3内,优选地,过滤池3上还设置有端板311,端板311安装在过滤池3的顶端,端板311的材质可以为木板。为了进一步对过滤池3内的水质进行灭菌,优选地,端板311上安装有灭菌灯312,灭菌灯312位于过滤池3的正上方。在过滤池3的底部通过进水管34与鱼塘1连接,为了方便检测过滤池3底部的水质,在过滤池3底部安装水质检测器331,水质检测器331以便鱼塘管理人员观测被过滤的水质情况。在进水管34上设置有循环泵5,循环泵5将经过过滤的水抽入鱼塘1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鱼塘过滤系统,通过鱼塘底部的出污管将鱼塘底部的淤泥、排泄物等直接卸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沉淀的污质从底部的第一排污管排入回收池内进行处理,沉淀池的清水进入过滤池后,在过滤池内经过多层过滤层的过滤,最终由循环泵抽入鱼塘内再次使用。由此可见,该鱼塘过滤系统,实现了对鱼塘淤泥、排泄物等杂质的过滤,避免了因为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生长、死亡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鱼塘内的换水无需移除鱼类,将对鱼类生活的扰动影响降至最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