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8480发布日期:2021-07-30 13:0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云南民间还利用其茎汁解酒、解毒,制作止血药物,现北京植物园热带温室已引种栽培这一美丽的植物,具水平向根状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0厘米,基径约15厘米,基部有宿存的叶鞘,废气的残根在移除花盆时夹带泥土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包括种植盆组件,所述种植盆组件包括花盆、防漏台、滑槽和底座,所述花盆内壁底端面中心位置同轴线固接防漏台,所述防漏台中心竖直贯穿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转动连接移除组件,所述花盆底端面周向固接若干个底座,所述移除组件包括移除块、切刀、防漏槽、转轴、螺纹、花槽和旋转单元,所述花盆内壁底端面设有移除块,所述移除块侧端面周向固接切刀,所述移除块底端面中心贯穿防漏槽,所述防漏槽内部转动连接防漏台,所述防漏槽内壁同轴线固接转轴,所述转轴侧壁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滑槽内部啮合连接,所述转轴底端面中心位置贯穿花槽,所述花槽内部滑动离连接旋转单元。

优选的,所述防漏台为圆台结构,直径向上依次减小,且各个拐角采用圆弧过渡,所述防漏槽为与之过渡配合的圆台形状的凹槽,所述防漏台与防漏槽接触位置固接镜面材质的薄片。

优选的,所述切刀为环形斜三角块结构,其斜度与花盆侧面斜度一致,所述切刀上端固接刀刃。

优选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支撑柱、花键、连接柱和把手,所述支撑柱一端固接花键,所述花键滑动连接在花槽内部,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同轴线固接连接柱一端,所述连接柱另一端固接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双圆环形结构,且外壁套接橡胶材质的防滑片。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壁设有与转轴外壁连接的螺纹,所述转轴的长度小于底座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去除废弃残根且移除花盆时,将旋转单元通过花键与花槽连接好后,旋转把手,使转轴通过螺纹在滑槽中旋转上移,使移除组件与种植盆组件相对旋转且上升分离,使切刀切除扒在花盆底部侧壁的根系,再使移除块推出花盆内部的土根混合物后,分离花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盆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除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花槽、旋转单元示意图。

图中:1种植盆组件、2移除组件、11花盆、12防漏台、13滑槽、14底座、21移除块、22切刀、23防漏槽、24转轴、25螺纹、26花槽、27旋转单元、270支撑柱、271花键、272连接柱、27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包括种植盆组件1,种植盆组件1包括花盆11、防漏台12、滑槽13和底座14,花盆11内壁底端面中心位置同轴线固接防漏台12,防漏台12中心竖直贯穿滑槽13,滑槽13内部转动连接移除组件2,花盆11底端面周向固接若干个底座14,移除组件2包括移除块21、切刀22、防漏槽23、转轴24、螺纹25、花槽26和旋转单元27,花盆11内壁底端面设有移除块21,移除块21侧端面周向固接切刀22,移除块21底端面中心贯穿防漏槽23,防漏槽23内部转动连接防漏台12,防漏槽23内壁同轴线固接转轴24,转轴24侧壁设有螺纹25,螺纹25与滑槽13内部啮合连接,转轴24底端面中心位置贯穿花槽26,花槽26内部滑动离连接旋转单元27。

防漏台12为圆台结构,直径向上依次减小,且各个拐角采用圆弧过渡,防漏槽23为与之过渡配合的圆台形状的凹槽,防漏台12与防漏槽23接触位置固接镜面材质的薄片。

切刀22为环形斜三角块结构,其斜度与花盆11侧面斜度一致,切刀22上端固接刀刃。

旋转单元27包括支撑柱270、花键271、连接柱272和把手273,支撑柱270一端固接花键271,花键271滑动连接在花槽26内部,支撑柱270另一端同轴线固接连接柱272一端,连接柱272另一端固接把手273。

把手273为双圆环形结构,且外壁套接橡胶材质的防滑片。

滑槽13内壁设有与转轴24外壁连接的螺纹,转轴24的长度小于底座14的高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去除废弃残根且移除花盆11时,将旋转单元27通过花键271与花槽26连接好后,旋转把手273,使转轴24通过螺纹25在滑槽13中旋转上移,使移除组件2与种植盆组件1相对旋转且上升分离,使切刀22切除扒在花盆11底部侧壁的根系,再使移除块21推出花盆11内部的土根混合物后,分离花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包括种植盆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组件(1)包括花盆(11)、防漏台(12)、滑槽(13)和底座(14),所述花盆(11)内壁底端面中心位置同轴线固接防漏台(12),所述防漏台(12)中心竖直贯穿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部转动连接移除组件(2),所述花盆(11)底端面周向固接若干个底座(14),所述移除组件(2)包括移除块(21)、切刀(22)、防漏槽(23)、转轴(24)、螺纹(25)、花槽(26)和旋转单元(27),所述花盆(11)内壁底端面设有移除块(21),所述移除块(21)侧端面周向固接切刀(22),所述移除块(21)底端面中心贯穿防漏槽(23),所述防漏槽(23)内部转动连接防漏台(12),所述防漏槽(23)内壁同轴线固接转轴(24),所述转轴(24)侧壁设有螺纹(25),所述螺纹(25)与滑槽(13)内部啮合连接,所述转轴(24)底端面中心位置贯穿花槽(26),所述花槽(26)内部滑动离连接旋转单元(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台(12)为圆台结构,直径向上依次减小,且各个拐角采用圆弧过渡,所述防漏槽(23)为与之过渡配合的圆台形状的凹槽,所述防漏台(12)与防漏槽(23)接触位置固接镜面材质的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2)为环形斜三角块结构,其斜度与花盆(11)侧面斜度一致,所述切刀(22)上端固接刀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27)包括支撑柱(270)、花键(271)、连接柱(272)和把手(273),所述支撑柱(270)一端固接花键(271),所述花键(271)滑动连接在花槽(26)内部,所述支撑柱(270)另一端同轴线固接连接柱(272)一端,所述连接柱(272)另一端固接把手(2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73)为双圆环形结构,且外壁套接橡胶材质的防滑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内壁设有与转轴(24)外壁连接的螺纹,所述转轴(24)的长度小于底座(14)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涌金莲废弃残根移除装置,包括种植盆组件,种植盆组件包括花盆、防漏台、滑槽和底座,花盆内壁底端面中心位置同轴线固接防漏台,防漏台中心竖直贯穿滑槽,滑槽内部转动连接移除组件,花盆底端面周向固接若干个底座,移除组件包含移除块,花盆内壁底端面设有移除块,移除块侧端面周向固接切刀,移除块底端面中心贯穿防漏槽,防漏槽内部转动连接防漏台,防漏槽内壁同轴线固接转轴,转轴侧壁设有螺纹,螺纹与滑槽内部啮合连接,转轴底端面中心位置贯穿花槽,花槽内部滑动离连接旋转单元,转轴通过螺纹在滑槽中旋转上移,使移除组件与种植盆组件相对旋转且上升分离,移除块推出花盆内部的土根混合物后,分离花根。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芬;蔡志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台恒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