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6373发布日期:2021-06-18 16: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粉虫幼虫饲养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粉甲幼虫集中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黄粉虫tenebriomolitor,又称面包虫,别名大黄粉虫,黄粉甲,属于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甲属,一年可发生1-3代,无越冬现象,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历时110天左右。黄粉虫在全世界分布很广,资源丰富,体内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易饲养,因此可用作食品添加成分及甲鱼、蝎、观赏鸟类和鱼类的活体饵料。目前,黄粉虫主要被人们作为饲料喂饲蝎子、牛蛙等经济动物,在饲料、食品等方面正在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黄粉虫蛹可作物寄主生物,繁殖管氏肿腿蜂。国内,黄粉虫已有相对较成熟的规模化生产链,但市场上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存在缺陷,该装置易造成幼虫向饲养盒中部堆积,饲养盒内幼虫分布不均匀,中部幼虫较多,温度升高,该现象易使饲养盒中部幼虫发病,不利于黄粉虫幼虫集中大规模化饲养。本发明主要涉及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通过本公司规模化饲养黄粉虫证明该装置的切实可行。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属于膜翅目昆虫,是林业上主要的天敌昆虫之一,主要体外寄生天牛类害虫的幼虫。依据管氏肿腿蜂适应性强、寄主谱广、搜索寄主能力强等寄生特性,可把其运用在林木、经济果树、珍贵木材上蛀干害虫天牛的防治,达到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的目的。据悉,国内的天敌公司已有管氏肿腿蜂产品,但在生产管氏肿腿蜂上选用的寄主生物不尽相同,管氏肿腿蜂种蜂品质也参差不齐,且数量上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公司结合市场需求研发出管氏肿腿蜂新天敌产品,以黄粉虫为寄主生物,达到全年均可生产管氏肿腿蜂,避免其生产的季节性,同时降低管氏肿腿蜂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盒,所述饲养盒为顶部开口的空心透明塑料结构,所述饲养盒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间隔性长方形漏孔,所述饲养盒内侧底部位于隔性长方形漏孔正上方的位置粘贴有漏筛网,所述饲养盒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方正对饲养盒的位置设置有底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筛网为不锈钢丝网钢丝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饲养盒为透明塑料pvc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为长条形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盘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塑料盒,材质与饲养盒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黄粉甲幼虫集中饲养装置,设置饲养盒为黄粉虫幼虫提供一个相同的饲养环境,保证黄粉虫幼虫发育历期的一致性;设置漏筛网自动分离饲养盒内的虫粪,利于饲养盒内黄粉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同时,节省饲养步骤,节省人力时间,降低成本;

2、设置间隔性长方形漏孔,达到均匀支撑漏筛网,利于饲养盒内黄粉虫幼虫的均匀分布,便于漏筛网漏粪;设置支撑架,可为饲养盒内幼虫提供充足的漏粪空间,便于饲养盒自动漏粪;

3、设置底盘,可集中收集漏下的虫粪,便于清理;该装置大大节省了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过程中筛粪和清理虫粪的时间,简化了黄粉虫幼虫的饲养,为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提供更友好的环境,弥补了市场上现有黄粉虫幼虫饲养装置的缺陷,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黄粉虫幼虫的化蛹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中饲养盒的仰视图。

图中所示:饲养盒1、漏筛网2、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支撑架4、底盘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盒1、漏筛网2、支撑架4和底盘5,所述饲养盒1为顶部开口的空心透明塑料结构,所述饲养盒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所述饲养盒1内侧底部位于隔性长方形漏孔3正上方的位置粘贴有漏筛网2,所述饲养盒1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4,设置支撑架4用于支撑饲养盒1,所述支撑架4下方正对饲养盒1的位置设置有底盘5,设置底盘5用于集中收集饲养盒1中漏下的虫粪。

饲养盒1、漏筛网2、支撑架4、底盘5,饲养盒1、支撑架4和底盘5可组合形成一个自动漏粪和收集虫粪为一体的装置,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和漏筛网2组合成漏粪筛。具体的,饲养盒1为空心壳体结构,且饲养盒1的顶部呈开口状,支撑架4放在底盘5上面,饲养盒1放在支撑架4上面,即该装置从上到下的顺序为饲养盒1、支撑架4、底盘5。

漏筛网2为不锈钢丝网钢丝材料,该材料耐用时间长,对黄粉虫幼虫生长无不利影响,且可在100℃高温下灭菌。

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与饲养盒1为一体,人为在饲养盒1底部打间隔性孔洞,方便饲养盒1内虫粪的下漏,未打孔洞的地方可以支撑漏筛网2,使黄粉虫幼虫均匀分布在饲养盒1内,避免出现饲养盒1内黄粉虫幼虫多数因饲养盒1底部无支撑向中间聚集。

设置饲养盒1用于人工集中大量饲养黄粉虫幼虫;设置漏筛网2,可达到饲养盒1内黄粉虫幼虫虫粪的自动下漏,保持饲养盒1内清洁;设置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可支撑漏筛网2,同时也可达到漏粪的目的;设置支撑架4,支撑起饲养盒1,为饲养盒1提供漏粪的空间;设置底盘5,收集饲养盒1漏下的虫粪,便于人为清理,节省时间。

所述饲养盒1的材质包括为透明塑料pvc材质,漏筛网2的材质为不锈钢丝网钢丝,设置漏筛网2便于饲养盒1内黄粉虫幼虫虫粪的自动下漏,漏筛网为40目孔洞,可达到只下漏虫粪和过度碎化的饲养,而黄粉虫幼虫和正常饲料均被留在饲养盒1内。

所述漏筛网2大小与饲养盒1底面大小相同,漏筛网2四边对应粘贴在饲养盒1的四边。

所述饲养盒1底部均匀打成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既可以保证饲养盒1内的虫粪和较碎的饲料下漏,也能起到支撑漏筛网网2的作用。保证即便漏筛网2上放过多重量的黄粉虫和饲料也不会出现饲养盒1内黄粉虫聚堆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饲养盒1内黄粉虫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室内温度和饲养盒内温度存在较大误差,不利于工厂化饲养黄粉虫。

黄粉虫幼虫饲养过程为:挑选适当底盘5,支撑架4放在底盘5上,饲养盒1放在支撑架4上,饲养盒1内添加麦麸和一定量的黄粉虫幼虫,每天上午需人为拿起饲养盒1左右晃动几下,避免饲养盒1底部四边的虫粪积存。

进一步地,底盘5内的虫粪达到一定量时,移开饲养盒1和支撑架4,清理底盘5内的虫粪,底盘5内的虫粪需定期清理,避免饲养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生产员要定期向饲养盒1内添加麦麸和青饲料,麦麸和青饲料的量不宜过多,依据饲养经验添加,饲养盒1为长46cm,宽34cm,高13cm的长方体;支撑架4长条形木板,长40cm,宽5cm,横放在底盘5上面;底盘5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塑料盒,材质与饲养盒1相同,长为48cm,宽为36,高为4cm;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的长为18cm,宽为0.7cm,其横向间隔距离为3cm,纵向间隔距离为0.7cm,饲养盒1底部一共有48个间隔性长方形漏孔3;

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需组装好黄粉虫幼虫集中饲养装置,在饲养盒1内先放1-2斤黄粉虫幼虫(≥4龄),再放入适量的麦麸,一般麦麸量为黄粉虫幼虫面积的一半,将黄粉虫幼虫和麦麸拌均匀,每天手动拿起饲养盒1左右晃动几次,避免饲养盒1内的底部四边存在未下漏的虫粪。定期向饲养盒1内放入适量的麦麸及一些青饲料(麦麸一般每天投放一次,青饲料为两天一次),青饲料投放量不易过多过勤。三天需要清理一次底盘5内的虫粪,避免底盘5内堆积虫粪过多,堵塞饲养盒1内虫粪的自动下漏。黄粉虫幼虫在该饲养装置中饲养至化蛹。

进一步地,饲养盒1、支撑架4、底盘5均可用灭菌锅进行灭菌消毒。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