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0040发布日期:2021-07-23 14:0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捕捉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



背景技术:

家庭的厨房等地经常有老鼠和蟑螂出没,它们不仅偷吃食物、损坏物品,而且还携带病菌,传染疾病,老鼠和蟑螂很难捉住,人们时常使用老鼠药或其它药物来毒杀老鼠和蟑螂,但是往往效果不太理想,用药物来捕杀不安全,极容易误伤宠物。

现有技术公告号cn207784066u中公布了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其包括捕捉器本体,捕捉器本体侧壁设有供老鼠进入的开口及供蟑螂进入的入口;设于捕捉器本体内靠近开口一侧、形成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的通道的阻挡件;设于阻挡件上、用于在老鼠进入通道后阻挡件复位的复位件;设于阻挡件上、隔挡于阻挡件靠近开口一侧的隔挡件;以及,设于捕捉器本体内远离开口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诱饵的捕捉盒,捕捉盒设有用于捕捉蟑螂的下仓及用于捕捉老鼠的上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捕捉器本体侧壁设有供老鼠进入的开口及供蟑螂进入的入口,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蟑螂进入到捕捉器本体内,可能从老鼠入口爬出捕捉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蟑螂进入捕捉器中,再从老鼠的入口爬出,本申请提供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其包括捕捉器,所述捕捉器内设置有捕捉盒,所述捕捉器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老鼠入口,所述捕捉器与老鼠入口相平行的侧面设置有蟑螂入口,所述捕捉器内壁设置有有避免蟑螂进入到捕捉器内再从老鼠入口溜出捕捉器的隔离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蟑螂从蟑螂入口进入到捕捉器中,老鼠从老鼠入口进入到捕捉器中,使用隔离板可以避免蟑螂从较大的老鼠入口溜出,从而实现两个通道,互不影响,提高收集蟑螂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捕捉盒包括上仓和下仓,所述隔离板固定设置于上仓和下仓之间,所述隔离板的四壁与捕捉器的内壁相贴合设置,所述捕捉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在隔离板上方,所述下壳体设置在隔离板下方,所述蟑螂入口位于下壳体的侧面上,所述老鼠入口位于上壳体的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板将捕捉盒分为上下两部分,老鼠从上壳体进入到上仓中,蟑螂从下壳体进入到下仓中,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隔离板使两个通道互不干涉,可以避免蟑螂从老鼠入口溜出,提高收集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捕捉器上端设置有透明的第二玻璃板,所述上仓朝向第二玻璃板的侧面设置有透明的第一玻璃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透过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及时查看上仓中老鼠的数量,以便后期及时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捕捉器上设置有捕捉口,所述捕捉盒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捕捉口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所述上仓朝向捕捉口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活动门,所述下仓朝向捕捉口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下仓板,所述上仓侧面设置有老鼠进口,所述下仓侧面设置有蟑螂进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鼠从老鼠进口进入到上仓中,蟑螂从蟑螂进口进入到下仓中,操作人员可以打开上仓门取出老鼠,可以打开下仓板取出蟑螂,及时进行处理,清理老鼠和清理蟑螂互不影响。

可选的,所述上仓远离捕捉口的三个侧面均设置有老鼠进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鼠也可以从三个不同的通道进入到上仓,提高捕捉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下仓内设置有诱饵板,所述诱饵板与下仓板固定设置,所述诱饵板上放置诱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拉出下仓板,将诱饵板从下仓中拉出,对诱饵板上的蟑螂进行及时的处理。

可选的,所述蟑螂入口均设置有避免蟑螂进入到下壳体中在爬出蟑螂入口的搭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压板可以使蟑螂进入到捕捉器中,但是没有办法从捕捉器中爬出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搭压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蟑螂可以通过通气孔闻到捕捉器内的诱饵爬至捕捉器内,提高捕捉效率。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蟑螂从蟑螂入口进入到捕捉器中,老鼠从老鼠入口进入到捕捉器中,使用隔离板可以避免蟑螂从较大的老鼠入口溜出,从而实现两个通道,互不影响,提高收集蟑螂的数量。

2.操作人员可以透过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及时查看上仓中老鼠的数量,以便后期及时进行清理。

3.老鼠从老鼠进口进入到上仓中,蟑螂从蟑螂进口进入到下仓中,操作人员可以打开上仓门取出老鼠,可以打开下仓板取出蟑螂,及时进行处理,清理老鼠和清理蟑螂互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捕捉器的从老鼠入口处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捕捉器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捕捉器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在捕捉器一视角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下仓与诱饵板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捕捉器;11、捕捉口;12、隔离板;13、上壳体;131、老鼠入口;132、阻挡件;133、挡板;134、方孔;14、下壳体;141、蟑螂入口;142、搭压板;1421、通气孔;15、第二玻璃板;2、捕捉盒;21、上仓;211、活动门;212、老鼠进口;213、第一玻璃板;22、下仓;221、蟑螂进口;222、下仓板;223、诱饵板;2231、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

参照图1,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包括捕捉器1,捕捉器1本体内设置有捕捉盒2,捕捉盒2分为上仓21和下仓22,捕捉器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捕捉口11,捕捉口11与捕捉盒2的其中一个侧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捕捉盒2包括上仓21和下仓22,上仓21和下仓22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2,将上仓21下仓22分割开,隔离板12的四边与捕捉器1的内壁相贴合,隔离板12将捕捉器1分为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

参考图2,上壳体13与捕捉口11所在侧面相垂直的一个侧面设置有老鼠入口131,上壳体13靠近老鼠入口131一侧设置有阻挡件132,阻挡件132非本申请创新点,故作简单阐述。

阻挡件132包括有两个挡板133,挡板133与上壳体13内壁水平铰接连接,铰接连接处还设置有扭簧。挡板133上设置有方孔134,老鼠从老鼠入口131进入到上壳体13中,需要挤压两块挡板133使扭簧被压缩进入上壳体13内,老鼠进入到上壳体13内后,两块挡板133恢复原状,使老鼠不能从上老鼠入口131内溜出,阻挡件132形成只能进入上壳体13中,不能出溜出上壳体13的老鼠通道。

参考图1,阻挡件132远离老鼠入口131的一端为上仓21,上仓21靠近捕捉口11的侧面设置有活动门211,活动门211与上仓21水平铰接连接,上仓21其余三个侧面设置均有老鼠进口212。

参考图2,上仓21的远离隔离板12的侧面设置有透明的第一玻璃板213,捕捉器1也设置有透明的第二玻璃板15,第二玻璃板15位于第一玻璃板213所朝向捕捉器1的一个面。

参考图2和图3,下壳体14与老鼠入口131所在面相平行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蟑螂入口141,此处为三个,蟑螂入口141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所在侧面上。

参考图4,蟑螂入口141内壁设置有搭压板142,搭压板142与下壳体14铰接连接,搭压板14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1421,通气孔1421均匀分布于所在搭压板142上,搭压板142倾斜设置,保证蟑螂从下壳体14外侧进入到下壳体14内,但是不能从下壳体14内部跑到下壳体14外侧去。

参考图3,下仓22朝向蟑螂入口141的侧面设置有蟑螂进口221。

参考图5,下仓22朝向捕捉口11的面设置有下仓板222,下仓22内设置有诱饵板223,诱饵板223的三个边均设置有防护板2231,诱饵板223靠近蟑螂进口221的一个边没有设置防护板2231,诱饵板223上放置可以诱杀蟑螂的诱饵,诱饵板223与下仓板222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老鼠蟑螂捕捉器的实施原理为:

在上壳体13,老鼠从老鼠入口131进入,经过挤压阻挡件132进入到上壳体13内,然后在通过老鼠进口212进入到上仓21中,在上仓21中中毒,通过第一玻璃板213和第二玻璃板15观察上仓21中老鼠的数量,最后在上仓21的活动门211中取出老鼠。

在下壳体14,蟑螂从蟑螂入口141爬进,爬进过程中搭压板142抬起,蟑螂进入到捕捉器1内,搭压板142受重力落下,蟑螂继续爬至下仓22内,在下仓22中毒,通过拉动下仓板222,对诱饵板223上的蟑螂进行处理。

这种设置可以完全避免蟑螂从老鼠入口131跑出,且老鼠可以从三个老鼠入口131进入到上仓21中,提高其收集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