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移栽装置

文档序号:27324063发布日期:2021-11-10 01: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移栽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移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草莓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2.草莓为多年生草本,高10

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长3

7厘米,宽2

6厘米,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长2

10厘米,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有花5

15朵,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直径1.5

2厘米;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副萼片椭圆披针形,全缘,稀深2裂,果时扩大;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基部具不显的爪;雄蕊20枚,不等长,蕊极多;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鲜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

5月,果期6

7月。
3.草莓以丰富的营养被誉为“水果皇后”,深受人们喜爱,国内栽培的优良草莓品种很多,但是在移栽中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包括移栽温度、湿度、移栽前对苗及移栽地的管理;实践发现移栽苗根部带土移栽能够很大提高移栽成活率,但是在移栽过程中,使用目前的定植移栽装置存在将移栽苗放入装置后下落过程中根部土壤与根部分离的情况,依然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草莓移栽装置防止移栽苗根部及其土壤分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草莓移栽装置,解决现有定植移栽装置移栽中容易出现移栽苗根部土壤与根部分离,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莓移栽装置,包括:
7.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限定出上大下小的锥形下落通道;
8.把手,装置本体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把手;
9.抓瓣,装置本体底端铰接有三个抓瓣,三个抓瓣形成上大下小圆锥体,其内壁上均固定有用于阻挡下落通道底部的弹性片,且通过张开机构驱动可开闭下落通道。
1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草莓移栽装置,通过在装置本体内限定出上大下小的锥形下落通道,并在抓瓣内壁上设置用于阻挡下落通道底部的弹性片,移栽苗通过下落通道顶部高处下落至弹性片上,由于存在一定的弹性缓冲,防止移栽苗根部土壤在装置本体顶部下落时遇较硬抓瓣开裂脱离根部,导致移栽苗即便根部带土,但是成活率依然不高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11.进一步地,张开机构包括张开把手、第一钢丝、驱动环及第二钢丝;张开把手一端为外部自由端,另一端与第一钢丝第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于装置本体上,并位于把手下方;第一钢丝第二端连接驱动环,驱动环套设且可滑动于装置本体外壁上,第二钢
丝第一端固定于驱动环上,且与第一钢丝第二端布置位置错开布置;第二钢丝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三个抓瓣。由此可以通过操作把手拉动第一钢丝带动驱动环上移,进而通过拉动第二钢丝拉动抓瓣分离;抓瓣分离,其内壁上的弹性片也分离,打开下落通道,使移栽苗下落至抓瓣形成的栽植坑中。
12.进一步地,张开把手与把手数量相同;由此张开把手配合其上方对应的把手,可以使抓瓣打开更省力。
13.进一步地,每一个弹性片初始状态均沿下落通道轴线方向向下倾斜,其端部形成窝槽,三个窝槽构成一个半球坑。
14.进一步地,下落通道底部直径与半球坑直径相同;由此移栽苗通过下落通道下落后根部进入半球坑,防止移栽苗根部与其他尖锐部件相遇,对带土根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移栽装置,还包括漏斗筒,漏斗筒固定于装置本体顶部。由此方便放置移栽苗。
16.进一步地,抓瓣外壁上连接有限位片。因为草莓在埋坑时遵循深不埋芯,浅不漏根的原则,在使用定植移栽装置时由于人力难以控制抓瓣入土的尺寸,因此导致很难达到理想的深度,由此需要预设一定深度的移栽坑,这样增加了移栽工作量;在抓瓣外壁上设置限位片,能够辅助限制抓瓣进入土层深度,不需要预设移栽坑。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移栽装置的剖视图;
19.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移栽装置的整体视图;
20.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移栽装置的三个抓瓣部分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移栽装置的三个抓瓣部分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

装置本体,101

下落通道,200

把手,300

抓瓣,301

弹性片,302

窝槽,400

张开机构,401

张开把手,402

第一钢丝,403

驱动环,404

第二钢丝,500

漏斗筒,600

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参见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草莓移栽装置,包括:
28.装置本体100,装置本体100内部限定出上大下小的锥形下落通道101;
29.把手200,装置本体100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把手200;
30.抓瓣300,装置本体100底端铰接有三个抓瓣300,三个抓瓣300形成上大下小圆锥体,其内壁上均固定有用于阻挡下落通道101底部的弹性片301,且通过张开机构400驱动可开闭下落通道101。
31.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草莓移栽装置,通过在装置本体内限定出上大下小的锥形下落通道,并在抓瓣内壁上设置用于阻挡下落通道底部的弹性片,移栽苗通过下落通道顶部高处下落至弹性片上,由于存在一定的弹性缓冲,防止移栽苗根部土壤在装置本体顶部下落时遇较硬抓瓣开裂脱离根部,导致移栽苗即便根部带土,但是成活率依然不高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32.其中弹性片可以为包括底部支撑板及顶部附着弹性层的结构,弹性层可以为表面处理光滑的海绵层或塑料层。其一端插接在抓瓣内壁上焊接的固定槽上,可通过螺钉固定;如弹性层损坏,可以在抓瓣打开状态下拆卸螺钉更换。
33.参见附图2,张开机构400包括张开把手401、第一钢丝402、驱动环403及第二钢丝404;张开把手401一端为外部自由端,另一端与第一钢丝402第一端连接、且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于装置本体100上,并位于把手200下方;第一钢丝402第二端连接驱动环403,驱动环403套设且可滑动于装置本体100外壁上,第二钢丝404第一端固定于驱动环403上,且与第一钢丝402第二端布置位置错开布置;第二钢丝404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三个抓瓣300。
34.由此可以通过操作把手拉动第一钢丝带动驱动环上移,进而通过拉动第二钢丝拉动抓瓣分离;抓瓣分离,其内壁上的弹性片也分离,打开下落通道,使移栽苗下落至抓瓣形成的栽植坑中。
35.其中,张开把手铰接端设置有拉紧弹簧,拉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装置本体上。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的数量选择2

3根,在驱动环上错开布置即可。
36.有利的是,张开把手401与把手200数量相同;由此张开把手配合其上方对应的把手,可以使抓瓣打开更省力。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和4,每一个弹性片301初始状态均沿下落通道101轴线方向向下倾斜,其端部形成窝槽302,三个窝槽302构成一个半球坑。
38.有利的是,下落通道101底部直径与半球坑直径相同。由此移栽苗通过下落通道下落后根部进入半球坑,防止移栽苗根部与其他尖锐部件相遇,对带土根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草莓移栽装置,还包括漏斗筒500,漏斗筒500固定于装置本体100顶部。由此方便放置移栽苗。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抓瓣300外壁上连接有限位片600。优选三个抓瓣上外壁上均具有一个限位片,方便在抓瓣扎入土层时定位入土深度,进而保证草莓埋坑要求,有利于分叶。限位片距离抓瓣底部距离,可根据实际秧苗高度确定焊接位置。
4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手持把手将抓瓣扎入土层中,限位片限制扎入土层深度,然后将移栽苗由漏斗筒根部向下放入、经下落通道、落在弹性片的半球坑上,然后通过操作张开把手打开抓瓣,弹性片打开,移栽苗从弹性片上小距离的落在移栽坑内,然后松开张开把手上提装置,在拉紧弹簧作用下,张开把手、第一钢丝、驱动环、第二钢丝及抓瓣复位,实现埋穴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草莓移栽装置集刨穴、掏苗、埋穴合并操作,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移栽苗根部土壤和根部分离,工作效率高,保证移栽苗入土深度,满足移栽苗埋穴要求,进而提高了移栽苗成活率。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4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