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8482发布日期:2021-08-06 12:3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目前的农村固体废弃物根据来源,可分为三类生产性废弃物。第一类生产性废弃物是指富含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各种元素的废弃物,如秸秆、枯枝落叶等;第二类生产废弃物是指畜禽类排放的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钾元素的粪便和尿液;第三类生产性废弃物主要是指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即农村生活垃圾。其中,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固体废弃物,其通常经过焚烧处置,在焚烧之前会通过粉碎装置先粉碎,从而便于秸秆放入焚烧炉内焚烧成灰,该方式能够提高秸秆的处理效率,无需对秸秆进行晾晒,对湿的秸秆也可进行快速的焚烧,焚烧效率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秸秆粉碎装置体积较大且高度较高,因此工人需要使用大型的铲车来将秸秆从秸秆粉碎装置的顶部进料,由于秸秆粉碎装置的粉碎速率有限,容易导致大量的秸秆同时堆积在秸秆粉碎装置内腔,存在有影响秸秆粉碎装置粉碎效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对秸秆的进料速率进行控制,同时有效的提高秆粉碎装置的粉碎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端的机体,滑动设置于机体一侧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的上端且用于秸秆进料的输送组件,以及设置于安装架的一侧且用于提升秸秆的提升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输送组件与提升机构,可以在需要将秸秆加入到秸秆粉碎装置内腔时使用,工人首先将待粉碎的秸秆放置于提升机构中,然后待粉碎的秸秆经提升机构的提升到指定的高度后,再由输送组件输送至而通过秸秆粉碎装置的内腔,从而便于工人对秸秆的上料,进而达到对秸秆进料速率进行灵活控制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架远离机体一侧的滑轨,滑动设置于滑轨内的滑块,设置于滑块远离滑轨底壁一侧的上料箱,设置于滑块的一侧且用于翻转上料箱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滑轨内且用于驱动滑块滑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轨、滑块、上料箱与驱动组件,可以在需要对秸秆进行上料时,通过使用驱动组件,来将滑块与上料箱整体沿着滑轨的延方向进行提升,以便于工人对秸秆的上料,而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可以在上料箱上升到指定高度后再使用,以使上料箱内的秸秆滑落至输送组件,并再经过输送组件的输送而最终进入到秸秆粉碎装置中。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滑轨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贯穿滑块且与滑块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丝杆,可以在需要对秸秆进行上料时,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来使第一丝杆旋转,以进一步带动滑块与上料箱整体进行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工人对秸秆的上料,进而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滑块一侧的延伸杆,设置于延伸杆远离滑块一端的气缸,以及设置于上料箱的一侧且与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缸与连接块,可以在需要对秸秆进行上料时,通过启动气缸来推动连接块进行移动,以使上料箱能够在连接块的带动下进行翻转,从而使上料箱内的秸秆能够滑落至输送组件上,进而再通过输送组件的输送来使秸秆输送入秸秆粉碎装置内进行加工粉碎。

可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根设置于安装架上端的辊轴,设置于两根辊轴之间的传送带,以及设置于其中一根辊轴的一端且用于驱动辊轴转动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辊轴、传送带与伺服电机,可以在需要对秸秆进行上料时,启动伺服电机,使辊轴在伺服电机输出轴的驱动下进行旋转,以带动传送带运转,从而实现秸秆的快速上料,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开设有延伸方向与传送带输送方向相一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侧设置有伸缩部;所述伸缩部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所述伸缩部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清洁刷所在高度的升降件;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导向块滑移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板、清洁刷与调节组件,可以在需要对传送带表面残留的秸秆进行清理时,通过使用调节组件来驱动定位板与清洁刷整体进行移动,以对清洁刷表面的秸秆进行快速的清理,而通过设置升降件与伸缩部,可以通过升降件来灵活调整伸缩部的伸缩度,以对定位板与清洁刷所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减少清洁刷对秸秆输送的阻碍。

可选的,所述伸缩部包括一端设置于导向块远离导向槽一侧的套筒,以及滑动穿设于套筒内腔的滑杆;所述滑杆靠近传送带的一侧与定位板的一端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套筒与滑杆,可以灵活的对定位板与清洁刷所在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利于减少清洁刷对秸秆输送的阻碍,进而使秸秆能够稳定的沿着传送带进行输送。

可选的,所述升降件包括设置于套筒一侧的液压缸,以及设置于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且与滑杆相连接的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压缸与固定块,可以在需要对定位板的位置进行升降时使用,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清洁刷对传送带上的秸秆输送时的阻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输送组件与提升机构,工人可以首先将待粉碎的秸秆放置于提升机构中,然后待粉碎的秸秆经提升机构的提升到指定的高度后,再由输送组件输送至而通过秸秆粉碎装置的内腔,从而便于工人对秸秆的上料,进而达到对秸秆进料速率进行灵活控制的目的;

2.通过设置清洁刷与调节组件,可通过使用调节组件来驱动定位板与清洁刷整体进行移动,以对清洁刷表面的秸秆进行快速的清理,另外,设置的套筒与滑杆,可以灵活的对定位板与清洁刷所在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秸秆能够稳定的沿着传送带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机体;11、安装架;2、滑轨;20、滑块;21、上料箱;3、第一驱动电机;30、第一丝杆;4、延伸杆;40、气缸;41、连接块;5、辊轴;50、传送带;51、伺服电机;6、导向槽;60、导向块;61、伸缩部;610、套筒;611、滑杆;62、定位板;63、清洁刷;7、液压缸;70、固定块;8、第二驱动电机;80、第二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参照图1和图2,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端安装有机体10。同时,在机体10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11。

参照图1和图3,为了能够便于工人对秸秆的上料,故在安装架11远离机体10的一侧设置有提升机构,同时,在安装架1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组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构包括滑轨2、上料箱21、转动组件与驱动组件。

滑轨2竖向固定的在安装架11远离机体10的一侧,且在滑轨2内滑移连接有滑块20。同时,上料箱21转动连接在滑块20远离滑轨2底壁的一侧。另外,转动组件设置在滑块20远离机体10的一侧,且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延伸杆4、气缸40与连接块41。

参照图3,延伸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延伸杆4对称横向安装在滑块20远离滑轨2底壁的一侧,且两根延伸杆4的横截面均呈l字型。气缸40转动连接在延伸杆4上端且位于远离滑块20的一端。同时,连接块41安装在气缸40或活塞杆的端部,且连接块41的一侧与上料箱21的侧壁相固定。

另外,驱动组件整体设置在滑轨2内,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与第一丝杆30。其中,第一驱动电机3安装在滑轨2的一端,第一丝杆30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贯穿滑块20且与滑块20螺纹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包括辊轴5、传送带50与伺服电机51。其中,辊轴5横向设置有两根,且两个辊轴5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1上。同时,伺服电机51固定在安装架11的一侧且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辊轴5的端部相装配。

另外,传送带50安装在两根辊轴5上。工作时,可通过启动伺服电机51来驱动其中一根辊轴5转动,从而通过传送带50再进一步带动另一根辊轴5进行转动。

当需要对秸杆进行上料时,工人可以首先将待粉碎的秸秆加入到上料箱21中,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以使第一丝杆30旋转,再通过第一丝杆30旋转以使滑块20与上料箱21整体上升,之后待上料箱21上升到指定高度时,再启动气缸40,以使气缸40带动上料箱21整体进行翻转,从而使秸秆从上料箱21内滑落至传送带50表面。

当秸秆滑落至传送带50表面时,工人通过启动伺服电机51来使传送带50运转,以使秸秆在传送带50的带动下而滑落至秸秆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加工,从而能够便于工人对秸秆上料,有效的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对秸秆的上料量以及上料速度进行灵活的控制,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秸秆粉碎装置对秸秆的粉碎效率。

参照图2和图4,在安装架1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的延伸方向与传送带5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且整体位于传送带50的一侧。同时,在导向槽6内滑一连接有导向块60,且在导向块60远离导向槽6槽底的一侧设置有伸缩部6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61包括套筒610与滑杆611。

参照图4,套筒610的一端安装在导向块60远离导向槽6槽底的一侧,另一端与滑杆611滑插配合。另外,在滑杆611靠近传送带50的一侧安装有定位板62,且在定位板62靠近传送带50的一侧安装有清洁刷63,此外,为了能够灵活调整清洁刷63所在的高度,故在导向块60远离导向槽6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升降件。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升降件包括液压缸7与固定块70。液压缸7整体位于套筒610远离传送带50的一侧,固定块70安装在液压缸7活塞杆的端部,且固定块70的一侧侧壁与滑杆611的一侧相固定。

另外,参照图2和图4,为了能够驱动清洁刷63沿传送带50的传送方向进行移动,故在导向槽6内设置有调节组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8与第二丝杆80。

第二驱动电机8安装在导向槽6的一端,第二丝杆80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相装配,另一端贯穿导向块60且与导向块60螺纹连接。

当需要使用清洁刷63来对传送带50表面秸秆进行清理时,工人可以启动第二驱动电机8来使第二丝杆80旋转,使导向块60与定位板62能够在第二丝杆80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清洁刷63产生位移,以通过清洁刷63来对残留与传送带50表面的秸秆进行有效的清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送带50的运行效率。

当无需对传送带50表面进行清理时,工人可以启动液压缸7,使液压缸7的活塞杆推动固定块70与滑杆611整体朝远离安装架11的方向移动,从而有效的减少清洁刷63对传送带50输送秸秆时的影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