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收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9169发布日期:2021-09-08 03:0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收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马铃薯收获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马铃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3.现在使用的马铃薯收获设备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自动调节入土的角度,对生长深度不同的马铃薯进行收获时,容易导致马铃薯损坏,造成农作物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马铃薯收获设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马铃薯收获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丝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滑杆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
6.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挖掘铲,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第一活动块远离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杆。
7.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宽度与车体的宽度相等,所述丝杆的轴心与轴承的轴心重合,使得丝杆的转动更加顺畅。
8.可选的,所述丝杆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活动块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使得丝杆进行转动时,第一活动块可以进行移动升降。
9.可选的,所述丝杆的直径与滑杆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活动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固定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所述连接杆的高度与第一活动块的高度相等,通过连接杆的作用,使得第一活动块进行移动升降时,带动第二活动块在滑杆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杆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环两个为一组,相邻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与转动板的宽度相等,使得挖掘铲进行角度调节的工作可以更好的进行。
12.可选的,所述转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板对称分布在挖掘铲的两侧,两
个所述转动板与两个固定杆对应转动连接,所述顶杆靠近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圆角,通过圆角的设计,使得顶杆可以更加顺畅的推动转动板进行转动。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该马铃薯收获设备,通过固定板,以及电机、丝杆、轴承、第一固定块、第一活动块、连接杆、第二活动块、滑杆、第二固定块、固定杆、转动板、挖掘铲、限位环和顶杆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电机驱动丝杆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活动块进移动升降,通过连接杆的作用,使得第一活动块带动第二活动块在滑杆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通过第一活动块的下降,使得顶杆推动转动板,通过转动杆与固定杆的转动连接,使得转动板进行转动,带动挖掘铲进行转动,进行入土角度的调节,更好的解决了马铃薯收获设备无法自动调节入土角度的问题,保证了可以多深度选择对马铃薯的挖掘,保证了不同生产深度的马铃薯进行挖掘收获时不会受到损坏,避免了农作物的不必要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车体,2

固定板,3

电机,4

丝杆,5

轴承,6

第一固定块,7

第一活动块,8

连接杆,9

第二活动块,10

滑杆,11

第二固定块,12

固定杆,13

转动板,14

挖掘铲,15

限位环,16

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0.如图1至图3所示,马铃薯收获设备,它包括,包括车体1,车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杆4,丝杆4远离电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轴承5远离丝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丝杆4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块7,通过电机3驱动丝杆4在轴承5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活动块7进移动升降,第一活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远离第一活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9,第二活动块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0,通过连接杆8的作用,使得第一活动块7进行移动升降时,带动第二活动块9在滑杆10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滑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滑杆10远离第二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2,第一固定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3,转动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挖掘铲14,固定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第一活动块7远离车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杆16。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固定板2的宽度与车体1的宽度相等,丝杆4的轴心与轴承5的轴心重合,使得丝杆4进行转动时更加顺畅、合理。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丝杆4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活动块7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通过电机3驱动丝杆4在轴承5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活动块7进行移动升降。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丝杆4的直径与滑杆10的直径相等,第一活动块7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活动块9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使得整体设备更加对称、美观。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块6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固定块1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连接杆8的高度与第一活动块7的高度相等,通过连接杆8的作用,使得第一活动块7进行移动升降时,带动第二活动块9在滑杆10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固定杆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杆12与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11对应固定连接,限位环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环15两个为一组,相邻两个限位环15之间的距离与转动板13的宽度相等,通过限位环15的作用,使得转动板13的位置固定,不会进行左右晃动。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转动板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板13对称分布在挖掘铲14的两侧,两个转动板13与两个固定杆12对应转动连接,顶杆16靠近转动板13的一侧设置有圆角,通过圆角的设计,使得顶杆16推动转动板13进行转动时,更加顺畅。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电机3驱动丝杆4在轴承5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第一活动7进行移动升降,通过连接杆8的作用,使得第一活动块7带动第二活动块9在滑杆10的外表面进行滑动升降,通过第一活动块7和第二活动块9的移动,以及固定杆12与转动板13的转动连接,使得顶杆16推动转动板13进行转动,使得挖掘铲14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