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19886发布日期:2021-06-11 21:3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制备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因人类砍伐或森林大火造成的荒山非常常见,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森林景观,损害经济利益,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管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荒山地区自身环境承载能力极为有限,土壤层形成较为年轻,土壤层薄弱,经上百甚至上千年形成薄弱土层和草甸层,恶劣的气候条件阻碍植被的生长,一旦土壤层遭到破坏,植被短期内很难恢复或恢复效果不佳。

传统的植被恢复方法对荒山地区被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效果不佳,传统的植被修复方法大多数为人工播种、铺植草皮等建植方法。铺植草皮虽然利用了当地的高原草甸,但利用效率底,植被成活率不高,有限的草甸无法应对大面积的破坏区域。现有技术中暂无对荒山植被恢复进行分区域的恢复的方案,无法实现荒山种植区域的充分合理利用。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暂无对荒山植被恢复进行分区域的恢复的方案,无法实现荒山种植区域的充分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所述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选择:选择植被覆盖率<10%的山丘作为荒山植被恢复区域,对选择的山丘按向阳与背阴的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将向阳山坡作为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将背阴山坡作为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

步骤二,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恢复前预处理:在荒山植被恢复区域内,划定土地表面无基础设施覆盖的区域作为待恢复区域,对划定的待恢复区域的土地表面的碎石、废弃物或杂物进行清理、排除,并对清理后的土地进行挖掘;

步骤三,依据土层的厚度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分区:在土地挖掘过程中,进行挖掘深度的测定,若挖掘深度<10cm,则将该区域作为难恢复区;若挖掘深度为10~25cm,则将该区域作为正常恢复区;若挖掘深度>25cm,则将该区域作为易恢复区;所述土层的厚度为土地表面与地下岩石层的垂直距离;

步骤四,对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种类进行选择:选择喜光、喜湿植株作为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向阳荒山的难恢复区的种植植被,选择木本植物作为向阳荒山的正常恢复区以及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

步骤五,对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种类进行选择:选择喜阴、耐干旱植株作为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选择草本植物作为背阴荒山的难恢复区的种植植被,选择木本植物作为背阴荒山的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

步骤六,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在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与处理后,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土壤恢复肥料的施加,并进行土地的平整;将选择的种植植被进行分区域种植;

步骤七,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对难恢复区的草本植物进行灌溉,采用的灌溉方式为喷灌,土壤含水率≥35%,在种植植被的生长期实现灌溉和病虫害管理;

步骤八,对易恢复区与正常恢复区的木本植物进行灌溉,采用的灌溉方式为滴灌,土壤含水率≥20%;对难恢复区的灌溉时间为20~30天,对易恢复区的灌溉时间为10~12天,对正常恢复区的灌溉时间为60~90天。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对清理后的土地进行挖掘,挖掘的深度≤45cm。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选择木本植物作为背阴荒山的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包括:

将灌木作为背阴荒山的正常恢复区的种植植被,以及将乔木作为背阴荒山的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

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土壤恢复肥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土壤改良剂1~3份、有机肥料6~9份、复合肥料2~3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选择木炭粉、贝壳粉、木霉菌、固氮菌、复合芽孢杆菌、水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原料;

(2)将木炭粉与贝壳粉进行混合,置于研磨机中研磨,过筛,得到小粒径粉末;将小粒径粉末溶于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悬浊液;

(3)对固氮菌进行活化,得到活性固氮菌;在悬浊液中加入木霉菌、活性固氮菌、复合芽孢杆菌,搅拌均匀,得到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木炭粉15~18份、贝壳粉6~10份、木霉菌1~3份、固氮菌2~4份、复合芽孢杆菌1~2份、水60~100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小粒径粉末的粒径<0.3mm。

进一步,所述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收集动物粪便,依照含水量标准将动物粪便分为干粪便与湿粪便;

(2)将干粪便进行粉碎得到动物粪便碎屑;将湿粪便置于发酵池中,加入em菌剂,进行水的喷洒,搅拌均匀;

(3)在发酵池中加入动物粪便碎屑,调节发酵池内发酵物的含水量为40~45%;进行发酵池的密封,发酵,得到有机肥料。

进一步,所述湿粪便、em菌剂和水的质量比为(20~22):(1~2):(10~17)。

进一步,所述土壤恢复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尿素6~8份、五氧化二磷3~4份、氧化钾2~3份,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肥料;

(2)将土壤改良剂与有机肥料进行混合,至于发酵池中进行2~3天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3)将发酵产物与复合肥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与水按照1:(3~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土壤恢复肥料。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通过对荒山种植区域阳面与阴面的划分,实现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以及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划定;通过土层厚度进行难恢复区、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划分,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植株的种植,针对性更好,植株的存活率更高,进行荒山植被的恢复的效率更高,且恢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恢复肥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种植植被的生长期进行灌溉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选择:选择植被覆盖率低于10%的山丘作为荒山植被恢复区域,对选择的山丘按照向阳与背阴的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将向阳山坡作为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将背阴山坡作为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

s102,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恢复前预处理:在荒山植被恢复区域内,划定土地表面无基础设施覆盖的区域作为待恢复区域,对划定的待恢复区域的土地表面的碎石、废弃物或是杂物进行清理、排除,并对清理后的土地进行挖掘;

s103,依据土层的厚度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分区:在土地挖掘过程中,进行挖掘深度的测定,若挖掘深度<10cm,则将该区域作为难恢复区;若挖掘深度为10~25cm,则将该区域作为正常恢复区;若挖掘深度>25cm,则将该区域作为易恢复区;

s104,对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种类进行选择:选择喜光、喜湿植株作为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选择草本植物作为向阳荒山的难恢复区的种植植被,选择木本植物作为向阳荒山的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

s105,对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种类进行选择:选择喜阴、耐干旱植株作为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选择草本植物作为背阴荒山的难恢复区的种植植被,选择木本植物作为背阴荒山的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

s106,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在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与处理后,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土壤恢复肥料的施加,并进行土地的平整;将选择的种植植被进行分区域种植,在种植植被的生长期进行灌溉和病虫害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2中,所述对清理后的土地进行挖掘的深度≤45c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3中,所述土层的厚度为土地表面与地下岩石层的垂直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4中,选择木本植物作为背阴荒山的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包括:将灌木作为背阴荒山的正常恢复区的种植植被,以及将乔木作为背阴荒山的易恢复区的种植植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6中,所述土壤恢复肥料按照质量份数计,由土壤改良剂1~3份、有机肥料6~9份、复合肥料2~3份组成。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s20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木炭粉15~18份、贝壳粉6~10份、木霉菌1~3份、固氮菌2~4份、复合芽孢杆菌1~2份、水60~100份;

s202,将木炭粉与贝壳粉进行混合,置于研磨机中研磨,过筛,得到小粒径粉末;将小粒径粉末溶于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悬浊液;

s203,对固氮菌进行活化,得到活性固氮菌;在悬浊液中加入木霉菌、活性固氮菌、复合芽孢杆菌,搅拌均匀,得到土壤改良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粒径粉末的粒径<0.3mm。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301,收集动物粪便,依照含水量标准将动物粪便分为干粪便与湿粪便;

s302,将干粪便进行粉碎得到动物粪便碎屑;将湿粪便置于发酵池中,加入em菌剂,进行水的喷洒,搅拌均匀;

s303,在发酵池中加入动物粪便碎屑,调节发酵池内发酵物的含水量为40~45%;进行发酵池的密封,发酵,得到有机肥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湿粪便、em菌剂和水的质量比为(20~22):(1~2):(10~17)。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恢复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40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尿素6~8份、五氧化二磷3~4份、氧化钾2~3份,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肥料;

s402,将土壤改良剂与有机肥料进行混合,至于发酵池中进行2~3天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s403,将发酵产物与复合肥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与水按照1:(3~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土壤恢复肥料。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6中,所述在种植植被的生长期进行灌溉,包括:

s501,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对难恢复区的草本植物进行灌溉,采用的灌溉方式为喷灌,土壤含水率≥35%;

s502,对易恢复区与正常恢复区的木本植物进行灌溉,采用的灌溉方式为滴灌,土壤含水率≥20%;

s503,对难恢复区的灌溉时间为20~30天,对易恢复区的灌溉时间为10~12天,对正常恢复区的灌溉时间为60~90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