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5584342发布日期:2021-06-22 16:4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选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brassicanapusl.)属于十字花科油料作物,兼具观赏、菜用、饲用、蜜用、肥用和药用等功能。冬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春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如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份。油菜具有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如江西婺源篁(huáng)岭、汉中盆地和江岭万亩梯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高原等,油菜花海,以油菜花为载体,结合形态各异的山水资源,构成独特的立体景观效果,依托各地历史民族文化,全方位展示了当地的山水魅力、旅游魅力、文化魅力,大大提升了农旅结合的内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契机。常规油菜品种的花瓣为黄色,用于举办油菜花节的油菜品种花瓣颜色单一,为解决油菜花瓣花色缺乏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了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解决彩色油菜花瓣颜色单一,生产上没有紫红色花瓣油菜品种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以蓝花春子自交系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杂交选育紫红花油菜种质。蓝花春子与甘蓝型油菜进行连续授粉后自交分离5~6代筛选,得到紫红花油菜。

进一步地,所述杂交方法包括将蓝花春子的花粉对甘蓝型油菜的柱头上授粉,使之受精结实。

进一步地,所述授粉的连续天数为7天。

进一步地,在所述授粉的周期内均采用无纺布袋子套装授粉花朵。

进一步地,蓝花春子开花2~3天后,将植株上凋谢已经正在开放的花朵摘除,并且用无纺布套袋。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的方法包括收到f1代杂交种,种植,生长的植株可育株约占2/3。其中可育株以花瓣淡紫色为主。将花瓣为紫色,育性为可育的单株,全部用无纺布袋子套主花序。收获种子f2,再种植。此时生长的植株基本为可育株。花瓣颜色为紫色,比f1代深,有50%左右植株为黄色花。选择花瓣颜色为紫色,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用无纺布对主花序套袋。收获种子f3,种植。黄色花植株比例进一步降低,约35%左右,紫色花油菜花瓣颜色比f2略深。选择紫色花油菜植株用无纺布套主花序。相同程序操作自交分离选择共5~6代,油菜植株开花全部为紫红色后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方法包括对得到紫红色油菜植株套袋种植自交一代,鉴定其是否还有其他颜色分离,若无黄色和浅紫色油菜花分离,则纯紫红色油菜花植株育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发明采用蓝花春子自交系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杂交选育紫红油菜油菜花杂交种,本发明以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节约了剥蕾去雄环节,同时,采用肉眼判别花瓣颜色(黄色和紫色)的方法,只需一个周期即可获得紫红油菜花品系,避免了复杂的后代鉴定和筛选程序,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育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蓝花春子与甘蓝型油菜同属十字花科,因此,通过远缘杂交较高的成功率。选择花瓣紫色的蓝花春子作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进行杂交。因母本为不育系,因此,杂交过程中,不需要去雄蕊,只需要等待花朵开放,直接在花朵的柱头上进行父本花粉涂抹。具体操作如下:蓝花春子开花2~3天后,将植株上凋谢已经正在开放的花朵摘除,并且用无纺布套袋。同时,母本将开放过的花朵摘除,并用无纺布袋子套住。待无纺布袋子中蓝花春子花朵开放达到5朵以上后,母本(油菜)开始授粉。

授粉过程如下:第一天:摘取蓝花春子花朵,待花药开裂,散出花粉后轻轻涂抹母本柱头。结束后仍用无纺布袋子套住。第二天:对第一天已经授粉过的花朵继续用新鲜蓝花春子花粉涂抹柱头;同时,对当天母本新开花朵的柱头也用当天的蓝花春子花粉涂抹。第三天:对第一和第二天已经授粉过的花朵继续用新鲜蓝花春子花粉涂抹柱头;同时,对当天母本新开花朵的柱头也用当天的蓝花春子花粉涂抹。之后每过一天都要对母本之前授粉过的柱头用当天的蓝花春子花粉涂抹,并对母本当天开花的柱头用蓝花春子花粉涂抹,一共授粉7天。授粉结束后,继续用无纺布袋子套袋7天,结束后去掉无纺布袋子。花药散粉的标准:花粉从花药散出,但不飘落,手指在花药轻触,即沾上一层肉眼可见的黄色花粉,每次取完花朵后,仍用无纺布袋子套好,严防花粉污染。操作完一个过程可收7~8粒杂交种。

收到f1代杂交种,种植,生长的植株可育株约占2/3。其中可育株以花瓣淡紫色为主。将花瓣为紫色,育性为可育的单株,全部用无纺布袋子套主花序。收获种子f2,再种植。此时生长的植株基本为可育株。花瓣颜色为紫色,比f1代深,有50%左右植株为黄色花。选择花瓣颜色为紫色,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用无纺布对主花序套袋。收获种子f3,种植。黄色花植株比例进一步降低,约35%左右,紫色花油菜花瓣颜色比f2略深。选择紫色花油菜植株用无纺布套主花序。相同程序操作,自交分离选择共5~6代,油菜植株开花全部为紫红色后,再套袋种植自交一代,鉴定其是否还有其他颜色分离。若无黄色和浅紫色油菜花分离,则纯紫红色油菜花植株育成。

本发明以蓝花春子自交系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杂交选育紫红油菜油菜花杂交种只需一个周期即可获得紫红油菜花品系,节省了后续的筛选鉴定程序,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育种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蓝花春子自交系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杂交选育获得紫红花油菜种质,蓝花春子与甘蓝型油菜进行连续授粉后自交分离5代筛选,得到紫红花油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方法包括将蓝花春子花粉的花粉传到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的柱头上授粉,使之受精结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的连续天数为7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授粉的周期内均采用无纺布袋子套装授粉花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花春子开花2~3天后,将植株上凋谢已经正在开放的花朵摘除,并且用无纺布套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的方法包括收到f1代杂交种,种植,生长的植株可育株约占2/3。其中可育株以花瓣淡紫色为主。将花瓣为紫色,育性为可育的单株,全部用无纺布袋子套主花序。收获种子f2,再种植。此时生长的植株基本为可育株。花瓣颜色为紫色,比f1代深,有50%左右植株为黄色花。选择花瓣颜色为紫色,农艺性状较好的单株用无纺布对主花序套袋。收获种子f3,种植。黄色花植株比例进一步降低,约35%左右,紫色花油菜花瓣颜色比f2略深。选择紫色花油菜植株用无纺布套主花序。相同程序操作自交分离选择共5~6代,油菜植株开花全部为紫红色后进行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方法包括对得到紫红色油菜植株套袋种植自交一代,鉴定其是否还有其他颜色分离,若无黄色和浅紫色油菜花分离,则纯紫红色油菜花植株育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紫红油菜花选育方法,以蓝花春子自交系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杂交选育紫红花油菜种质。蓝花春子与甘蓝型油菜进行连续授粉后自交分离5~6代筛选,得到紫红花油菜。发明采用蓝花春子自交系为父本、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杂交选育获得紫红油菜花种质。本发明以甘蓝型油菜Polima不育系为母本,节约了剥蕾去雄环节,同时,采用肉眼判别花瓣颜色(黄色和紫色)的方法,只需一个周期即可获得紫红油菜花品系,避免了复杂的后代鉴定和筛选程序,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育种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任韵;程辉;王军威;朱建方;华水金;林宝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