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46098发布日期:2021-06-25 17:2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党参是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党参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党参的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和凉爽的气候,幼苗喜阴,成株喜光,能耐受33℃的高温,也可在

30℃条件下在育苗地里安全越冬,在排水不利或高温高湿时易发生根腐病。党参是深根系植物,土壤ph6.5~7.0为宜,忌连作。目前党参的栽培方法主要是露地栽培,该栽培方式病虫害、灰霉病、褐斑病等严重,种植的党参品质差,幼苗成活率低,根茎细小,单株重量轻,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选地
7.选择海拔高度为1400

2700m,年降水量450

550mm,无霜期140

170天的地区作为栽培地,栽培地的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忌连作;
8.(2)整地施肥和土壤处理
9.前作收获后及时浅耕晒垡,浅耕15

20

,待杂草出苗后,在秋季进行深翻土地25cm以上,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并施入植物油渣炒制后拌辛硫磷的毒饵;翌年春季结合移栽前耕翻整地,并施入长效缓释党参专用肥和保水剂;
10.(3)种苗选择
11.选择苗龄1年生,种苗根重10g以上,根茎长度25cm以上,健壮、侧根少、无病虫害、无霉烂变质的种苗;
12.(4)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
13.大田定植为春季移栽,沿栽培行的方向,在栽培行地块的两侧边缘拉两条平行的拉线,两拉线之间距离为35

40cm,把两拉线之间的土壤整平,然后在两拉线内整平的地表面平摆党参栽培苗,摆放时苗头朝向栽培行的同一侧,且苗头与该侧的拉线对齐,苗身与拉线垂直,栽培苗摆放好后,在两拉线内撒施毒土,再在拉线外取地表肥土覆盖两拉线内摆放好的党参栽培苗,覆盖肥土厚度2

3cm,覆盖肥土时应露出苗头,接着进行覆膜,覆膜时将苗头露出地膜边缘0.5

1cm,地膜四周用土封边,并把露出地膜的苗头覆盖2cm厚的土,地膜上每间隔3

5m用土压上腰带;逐行进行移栽;
14.(5)田间管理
15.中耕除草:5月中旬,苗长8

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长20

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后期及时除草;
16.叶面追肥防病: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在膜间均匀撒入氮肥,苗高30cm时喷施叶面肥,之后每间隔3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党参收获前30天内不使用农药和无机肥;
17.打尖去蕾:苗高80cm时,选择晴天待露水消失后进行党参打尖,掐去蔓藤头部2

3cm;待蔓藤上花蕾含苞未放时,选择晴天待露水消失后摘去花蕾;
18.(6)采收
19.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挖,先割去地上部分茎叶,3天后待地表干燥、土壤松散时,揭去地膜,从地边开挖30cm深沟,将党参根系挖出,除去泥沙,晒软洗净,在党参头部串成1

2m的串,挂空晒干。
20.优选地,所述栽培苗的株距5

7cm,按照单苗摆放,行距为35

40cm。
21.优选地,所述栽培地前茬为豆科、禾谷类、黄芪或黄芩,土壤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黑垆土。
22.优选地,所述有机肥施入量为100kg/亩,所述腐熟农家肥施入量为2500kg/亩,所述毒饵施入量为10kg/亩。
23.优选地,所述毒饵原料为炒制油渣、40%辛硫磷乳油和清水,原料用量比为炒制油渣(kg):40%辛硫磷乳油(ml):清水(kg)=10:1000:3。
24.优选地,所述长效缓释党参专用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有效含量为n24%、p2o
5 11%、k2o 5%,长效缓释党参专用肥施入量为50kg/亩,保水剂施入量为3kg/亩。
25.优选地,所述毒土配方为:亩用量多菌灵悬浮剂1000ml+清水10kg+土壤深层细干生土150kg,毒土在移栽前1

2天配置完成,密闭保存。
26.优选地,所述地膜选择厚度0.01mm以上、宽度30

35cm的黑膜或白膜,覆膜时杂草多的地块选择黑膜,杂草少的地块选择白膜。
27.优选地,所述叶面肥为每亩用量10%苯醚甲环唑粉剂30g+尿素1kg+磷酸二氢钾0.2kg+清水50kg。
28.上述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可在干旱、半干旱或高寒地区进行种植。
29.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提供的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种植党参时,幼苗成活率高,能够大幅提高党参的产量,且种植的党参品质优良,根茎粗,药用价值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2)本发明栽培前对土壤进行浅耕晒垡,能有效防除部分杂草和病虫害、熟化土壤提高肥力、接拉雨水;通过土壤施肥和施入毒饵,能进一步熟化土壤、增加肥力、杀灭地下害虫减轻来年虫源;施加长效缓释党参专用肥和保水剂能为党参生长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栽培过程中通过喷施叶面肥能有效补充党参生长期所需要的营养,防治灰霉病、褐斑病等。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田间试验设计种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4.一、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方法:
35.1、选地、整地施肥、土壤处理
36.1.1选地:选择海拔高度为1400

2700m,年降水量450

550mm,无霜期140

170天的地区作为党参栽培地,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要求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忌连作。前茬以豆科、禾谷类、黄芪或黄芩作物最佳,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黑垆土种植最后,其次为黄绵土、褐色土。
37.1.2整地施肥、土壤处理:前作收获后及时浅耕晒垡,浅耕15

20cm,浅跟可使土壤通过充分暴晒,有效防除部分杂草和病虫害,熟化土壤,提高肥力,接拉雨水。待杂草出苗后,在秋季进行深翻土地25cm以上,结合深翻每亩施入有机肥100kg或腐熟农家肥2500kg,并施入植物油渣炒制后拌辛硫磷的毒饵10kg,毒饵为炒制油渣10kg+40%辛硫磷乳油和清水1000ml+清水3kg。通过施入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及毒饵,能进一步熟化土壤、增加肥力、杀灭地下害虫、减轻来年虫源。翌年春季结合移栽前耕翻整地,并亩施发明人自主研发的长效缓释党参专用肥50kg,该长效缓释党参专用肥有效含量为n 24%、p2o
5 11%、k2o 5%,同时亩施海瑞达保水剂3kg。以供给党参生长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38.2、种苗选择移栽
39.2.1种苗选择:选择苗龄1年生,种苗根重10g以上,根茎长度25cm以上,健壮、侧根少、无病虫害、无霉烂变质的种苗。
40.2.2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
41.2.2.1移栽时间:大田定植为春季移栽,3月中、下旬进行。
42.2.2.2移栽方法:沿栽培行的方向,在栽培行地块的两侧边缘拉两条平行的拉线,两拉线之间距离为35

40cm,把两拉线之间的土壤用木耙、铁耙或铁锨整平,然后在两拉线内整平的地表面平摆党参栽培苗,摆放时苗头朝向栽培行的同一侧,且苗头与该侧的拉线对齐,苗身与拉线垂直,按照单苗摆放,栽培苗摆放好后,在两拉线内撒施毒土,其亩用量为多菌灵悬浮剂1000ml+清水10kg+土壤深层细干生土150kg,毒土在移栽前1

2天配置完成,密闭保存。再在拉线外取地表肥土覆盖两拉线内摆放好的党参栽培苗,覆盖肥土厚度2

3cm,覆盖肥土时应露出苗头,以人能判断出苗头具体在什么位置为宜,接着进行覆膜,地膜选择厚度0.01mm以上、宽度30

35cm的黑膜或白膜,覆膜时杂草多的地块选择黑膜,杂草少的地块选择白膜。覆膜时将苗头露出地膜边缘0.5

1cm,地膜四周用土封边,并注意把露出地膜的苗头覆盖2cm左右厚的土,地膜上每间隔3

5m用土压上腰带,然后整理下一行土壤进行栽培,以此类推,逐行进行移栽。
43.3、田间管理
44.3.1中耕除草:5月中旬,苗长8

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长20

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后期视草情拔除大草1次。田间杂草防治应做到早除、勤除。
45.3.2叶面追肥防病: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在膜间撒入氮肥10kg/亩,具体方法为将肥料均匀撒入地表,结合中耕除草,使肥土混合。苗高30cm左右时亩用10%苯醚甲环唑粉剂
30g+尿素1kg+磷酸二氢钾0.2kg+清水50

常量叶面喷施一遍,之后每间隔30天喷施一次,通过喷施叶面肥可以补充党参生长期所需要的营养,防治灰霉病、褐斑病等。党参收获前30天内不使用农药和无机肥。
46.3.3打尖去蕾:苗高80cm左右时,选择晴天待露水消失后进行党参打尖,掐去蔓藤头部2

3cm;待蔓藤上花蕾含苞未放时,选择晴天待露水消失后摘去花蕾;打尖去蕾的目的是让营养成分供给党参根部生长。
47.4、采收
48.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挖,先割去地上部分茎叶,3天后待地表干燥、土壤松散时,揭去地膜,从地边开挖30cm左右的深沟,将党参根系挖出,尽量保全根系完整,严防断根,除去泥沙,晒软洗净,在党参头部串成1

2m的串,挂空晒干。
49.二、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技术的密度研究
50.对1年生无病虫感染的种苗(大苗占40%,中苗占60%)进行试验,试验中设置株距、行距各四个水平,共12个密度组合试验。2017年分别在干旱区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马泉乡陈家嘴村、半干旱区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镇瓦舍沟村、高寒区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大草滩新联村等3处进行试验,于同年秋季10月下旬进行采挖,并称其重量,再进行统计分析。
51.试验设计:
52.株距(用a表示)设3个水平、行距(用b表示)设4个水平,共12个组合(如表1所示)、三次重复(如图1所示)进行试验,各重复区域间隔0.50m,每个重复区内各试验小区间隔0.30m,每个试验小区宽2m、长5m,面积10m2。试验小区和重复区由南向北顺序排列(参照图1)。
53.表1田间试验处理设置
[0054][0055]
试验区移栽种植后20

30天,幼苗开始出苗。根据党参的不同处理生长发育时期,加强田间管理,并对不同处理进行生育时期单株生长状况根系生长量、气象要素、病虫害防治等田间活动记载,及时拔除试验田内杂草,防治杂草与幼苗争水争肥,经常观察,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以人工和生物防治为主。移栽后秋季10月下旬采挖,称其重量。
[0056]
结果与分析:
[0057]
试验区结果如表2所示:
[0058]
表2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不同移栽密度产量结果
[0059][0060]
由表2可知,当群体密度超过7.4万株/亩(株行距组合为3cm
×
30cm)时,小区平均产量2.13kg/10m2,折合平均产量(干重,下同)142.01kg/亩,其产量最低,品质差,幼苗成活率低,根茎细小,单株重量轻,亩产量位居第10位,说明群体密度过大,根茎生长发育不良,植株之间争水争肥严重,通风透光不良,造成产量过低;群体密度为6.3万株/亩(株行距组合为3cm
×
35cm),小区平均产量2.32kg/10m2,折合平均产量154.67kg/亩,其产量较低,位居第9位;群体密度为5.5万株/亩(株行距组合为3cm
×
40cm),小区平均产量2.49kg/10m2,折合平均产量166.01kg/亩,其产量较低,位居第8位;群体密度为4.9万株/亩(株行距组合为3cm
×
45cm),小区平均产量2.57kg/10m2,折合平均产量171.34kg/亩,其产量较低,说明群体密度还是过大,亩产量位居第7位;群体密度为1.6万株/亩(株行距组合为9cm
×
45cm),小区平均产量2.71kg/10m2,折合平均产量180.68kg/亩,其产量较低,位居第6位,说明群体密度过小,产量仍会偏低。因此,群体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党参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而群体密度在11134

12601株之间,株行距6cm
×
35cm和6cm
×
40cm的两个试验区,折合平均产量280.22kg/亩、284.24kg/亩,其产量较高,位居前2。由此可见,群体密度是有限的,要求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内,才能提高党参的产量。
[0061]
结论:
[0062]
通过实验统计分析,群体密度控制在2.7万

3.1万株/亩之间,株距保持在5

7cm之间、行距保持在35

40cm之间时,有利于提高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过程中,建议移栽种苗时注意按适宜密度栽种,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0063]
三、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效益分析
[0064]
1、经济效益
[0065]
2017年至2020年,在漳县大草滩镇、金钟镇、殪虎桥镇、四族镇、马泉乡、武当乡、新寺镇、东泉乡、武阳镇和三岔镇等10个乡镇建立干旱、半干旱、高寒地区示范基地累计9.1万亩。其中,2017年完成示范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240.5公斤,较当年农民露地栽培平均亩产194.2公斤亩净增46.3公斤,增产24.10%,总增产55.56万公斤,当年平均销售额45元/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2500.2万元,新增总纯收益2308.2万元;2018年完成示范1.5万亩,平均
亩产239.9公斤,较当年农民露地栽培平均亩产195.6公斤亩净增44.3公斤,增产22.65%,总增产66.45万公斤,当年平均销售额43元/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2857.35万元,新增总纯收益2617.35万元;2019年完成示范2万亩,平均亩产234.2公斤,较当年农民露地栽培平均亩产186.8公斤亩净增47.4公斤,增产25.37%,总增产94.8万公斤,当年平均销售额44元/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4171.2万元,新增总纯收益3851.2万元;2020年完成示范面积4.4万亩,其中漳县2.4万亩,岷县1.2万亩,陇西县0.6万亩,渭源县0.2万亩,平均亩产230.1公斤,较当年农民露地栽培平均亩产181.4公斤亩净增48.7公斤,增产26.85%,总增产214.28万公斤,当年平均销售额45元/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9642.6万元,新增总纯收益8938.6万元。2017

2020年四年累计完成示范面积9.1万亩,新增农业总产值19171.35万元,新增总纯收益17715.3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0066]
2、社会效益
[0067]
通过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技术的示范,为漳县及周边县党参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通过技术人才的指导、种植能人的带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对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技术乐于接受的发展意识,扩大了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面积,提高了产业开发质量,极大地发挥了科技助推精准扶贫的社会效益。
[0068]
3、生态效益
[0069]
大力发展党参平摆覆土膜侧露头栽培技术,既能保护农村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又能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增收致富。推动了生态建设,美化了人居环境,党参花呈现出绿化景观,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