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

文档序号:25732563发布日期:2021-07-06 18:4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



背景技术:

甜瓜,葫芦科甜瓜属植物,果实香甜,富含糖、淀粉,还有少量蛋白质、矿物质及其他维生素。原产于印度,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也广泛栽培。其中,海南省的甜瓜种植范围较广,根结线虫是一类可侵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植物土传病原物,全世界每年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亚热带、热带地区的植物受害更为严重,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75%以上。根结线虫在海南省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寄主,其中各类瓜菜便是最重要的寄主之一。

2020年海南冬春季设施甜瓜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亩,每年产值超过60亿元,已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可耕地面积有限,使得土地复种指数逐年提高,造成甜瓜产量和品质不同幅度下降,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根结线虫病的不断累积、传播、蔓延和为害所致,且根结线虫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给甜瓜生产带来极大损失。

本发明提出一种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通过土壤隔离栽培法预防根结线虫,提高土地复种指数。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步骤如下:

整地开畦:按常规土壤深犁晒田,耙平整碎土块,然后在田中开长条畦;

铺设耐老化薄膜:在长条畦的下方铺设耐老化薄膜;

施底肥、药剂:在长条畦中施入底肥并将10%噻唑磷颗粒剂1.5~2.2kg/667m2随肥撒施或穴施;

滴灌:在畦面上安装滴灌带,试水均匀无堵塞;

盖地膜:在安装好滴灌带的畦面覆盖上地膜,根据种植品的特性打孔种植;

种植空档期防护:栽培季结束罢园后,在地膜上盖上少量土,保留地膜至来年栽种时再清除,下面的耐老化隔离薄膜4~5年更换一次;

其他栽培措施同常规大、中棚设施栽培。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整地开畦步骤中长条畦的底宽*面宽*高分别为90cm*70cm*25cm~100cm*80cm*30cm。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铺设耐老化薄膜的方法如下,

(1)先用装有n宽度对开平面犁的拖拉机,从畦中间沿土面平推,使畦土向两边分开成中间宽n的两个小长畦;

(2)再采用装有2n宽度对开平面犁的拖拉机,从畦中间沿土面平推,使畦土向两边分开成中间宽2n公分的两个小长畦;

(3)在两个小长畦中间铺设上耐老化薄膜;

(4)将小长畦的土翻回到耐老化薄膜上,整回原长畦尺寸。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n为50cm~70cm。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施底肥、药剂步骤中,定植后浇灌2%阿维菌素乳油悬浮剂2000倍液和稀释1200倍的30%恶霉灵水剂各250ml/株。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施底肥、药剂步骤中,定植后5~7天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0.04克/株灌根。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所述种植空档期防护步骤中,下一种植季度前20天左右增施山茶饼肥,山茶饼肥的使用量在350~400kg/667m2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整地开畦步骤中先施入底肥后再进行深耕晒田,所述底肥包括腐熟的牛羊粪800~1000kg/亩、复合肥35~50kg/亩。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甜瓜生长过程中还包括追肥,开花前追肥3次、开花后追肥4次,每次4kg~6kg/亩。

优选的,所述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所述施底肥、药剂步骤中,先将长条畦上表面划出网格状沟槽,在网格状沟槽中施入底肥和药剂。

优势如下:

(1)利用土壤隔离法可防止土传病虫二次感染;

(2)将栽培土壤分隔为一定尺寸的长条畦,栽培土壤容积小,达到减药减肥的目的;

(3)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复杂的防治措施,土壤隔离栽培法操作简单易行,一次操作可使用4~5年;

(4)预防根结线虫的效果好,甜瓜产量提高10%~20%,防治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具体实施案例1中铺设耐老化薄膜的步骤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一种预防根结线虫的甜瓜土壤隔离栽培法,步骤如下:

整地开畦:按常规土壤深犁晒田,耙平整碎土块,然后在田中开底宽*面宽*高分别为90cm*70cm*25cm的长条畦;

铺设耐老化薄膜:

先用装有60cm宽度对开平面犁的拖拉机,从畦中间沿土面平推,使畦土向两边分开成中间宽60cm的两个小长畦;

再采用装有120cm宽度对开平面犁的拖拉机,从畦中间沿土面平推,使畦土向两边分开成中间宽120cm公分的两个小长畦;

在两个小长畦中间铺设上耐老化薄膜;

将小长畦的土翻回到耐老化薄膜上,整回原长畦尺寸。

施底肥、药剂:在长条畦中间位置施入底肥并将10%噻唑磷颗粒剂1.5kg/667m2消杀根结线虫随肥撒施或穴施;

滴灌:在畦面上安装滴灌带,试水均匀无堵塞;

盖地膜:在安装好滴灌带的畦面覆盖上地膜,根据种植品的特性打孔种植;

种植空档期防护:栽培季结束罢园后,在地膜上盖上少量土,保留地膜至来年栽种时再清除,避免土壤成分的流失,下面的耐老化隔离薄膜5年更换一次;

其他栽培措施同常规大、中棚设施栽培。

利用上述涉及的土壤隔离栽培法,针对耀珑25号、西州密17号两个甜瓜品种进行了5年的田间试验,统计数据如下表1-1所示:

针对耀珑25号一个甜瓜品种连续记录了5年的根结线虫发病植株的统计,针对耀珑25号、西州密17号两个甜瓜品种的实验数量是200株/年,统计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2所示:

从表1-1可得到以下结论:冬季种植,隔离法栽培产量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约5%~10%,春季种植,隔离法栽培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约10%~23%。从表1-2可得到以下结论:隔离法栽培植株的根结线虫发病率为2%~3%,传统栽培的植株发病率为7%~10%。除此之外,经过对本发明所述土壤隔离栽培法成本的核算,人工及机械费用大概900元/亩,0.12cm厚耐老化薄膜800元/亩,土壤隔离栽培法每亩成本增加1700元,按5年折旧算,每年实际增加成本340元,相较于步骤繁琐的方法而言,可大大节省栽培改造成本。

具体实施案例2:

施底肥、药剂步骤中,定植后浇灌2%阿维菌素乳油悬浮剂2000倍液和1200倍的30%恶霉灵水剂各250ml/株。

下一种植季度前20天左右增施山茶饼肥,使用量为380kg/667m2,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其他与具体实施案例1相同。

利用上述涉及的土壤隔离栽培法,针对耀珑25号、西州密17号两个甜瓜品种进行了5年的田间试验,统计数据如下表2-1所示:

针对耀珑25号一个甜瓜品种连续记录了5年的根结线虫发病植株的统计,针对耀珑25号、西州密17号两个甜瓜品种的实验数量是200株/年,统计得到的数据如下表2-2所示:

从表2-1可得到一下结论:冬季种植,隔离法栽培产量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约5%~12%,春季种植,隔离法栽培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约10%~25%。从表2-2可得到以下结论:隔离法栽培植株的根结线虫发病率为2%~2.3%,传统栽培的植株发病率为7%~10%。

具体实施案例3:

所述施底肥、药剂步骤中,先将长条畦上表面划出网格状沟槽,在网格状沟槽中施入底肥和药剂,定植时浇灌2%阿维菌素乳油悬浮剂2000倍液和1200倍的30%恶霉灵水剂250ml/株,定植5天后,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0.04克/株灌根。

其他与具体实施案例1、2相同。

利用上述涉及的土壤隔离栽培法,针对耀珑25号、西州密17号两个甜瓜品种进行了5年的田间试验,统计数据如下表3-1所示:

针对耀珑25号一个甜瓜品种连续记录了5年的根结线虫发病植株的统计,针对耀珑25号、西州密17号两个甜瓜品种的实验数量是200株/年,统计得到的数据如下表3-2所示:

从表3-1可得到一下结论:冬季种植,隔离法栽培产量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约5%~12%,春季种植,隔离法栽培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约10%~25%。从表3-2可得到以下结论:隔离法栽培植株的根结线虫发病率为1.5%~2%,传统栽培的植株发病率为7%~10%。

表1.1、1.2、2-1、2-2、3-1、3-2的数据可知,本发明专利涉及的栽培方法比传统栽培方法的产量高且随着施底肥、药剂步骤中阿维菌素乳油悬浮剂、山茶饼肥的施入,甜瓜的产量稳定增长,再者,通过在深耕晒田前施加对根结线虫有防治作用的生物肥可以进一步提高甜瓜的年产量;同样的,植株感染根结线虫的概率逐步降低且远远低于传统栽培方法的植株发病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