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苗生长培育系统

文档序号:2613789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银杏树苗生长培育系统

本发明属于银杏树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树苗生长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银杏可采用播种育苗、硬枝扦插、蘗芽分株等方法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银杏雌雄异株,为了获得种子,也可在雌株的枝条上用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这样可使植株提前开花结果,而大量繁殖幼苗。

无论采用哪种育苗方法,银杏树苗都需要在苗圃内成长几年至大苗后,方可移栽培育,在此育苗期间,需要定时灌溉浇水、施肥、遮阳覆盖以及对银杏苗顶端进行修剪,而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管道和喷水头对苗圃内的银杏树苗进行灌溉、施液体肥等,但是对于银杏树苗的修剪以及遮阳覆盖等操作依然需要人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银杏树苗生长培育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银杏树苗生长培育系统,包括灌溉施肥系统、移动培育机构和智能检测系统;

所述灌溉施肥系统包括多排灌溉施肥架和供应总成,所述供应总成将水源、液体肥料和农药输送至灌溉施肥架,并经灌溉施肥架上的喷嘴喷出;

所述移动培育机构包括行走组件、修剪组件和遮阳网收放卷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带动修剪组件和遮阳网收放卷组件行走于相邻两个灌溉施肥架上,用于银杏树苗的修剪和遮阳;

所述智能检测系统设置于移动培育机构上,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摄像头、温湿度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微型处理器,所述摄像头、温湿度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通过微型处理器与智能终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灌溉施肥架包括横向输送管、固定竖杆,所述固定竖杆固定设置于横向输送管的两端底部,所述固定竖杆底端设置为锥体且插入土壤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供应总成包括多通输送管道和电磁阀,所述多通输送管道一端连接总管,所述总管连接供应水源、液体肥料和农药的罐体,多通输送管道的另外多个端口分别与多个灌溉施肥架连接且连接的管口处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智能终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行走组件包括长箱体、v型连接腿、行走轮、连接轴、蜗轮、蜗杆和一号伺服电机,所述v型连接腿固定设置于长箱体两侧,所述连接轴设置于长箱体内部且与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轮顶端与蜗杆配合,所述蜗杆由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伺服电机与长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两端通过轴承与长箱体内腔两侧壁连接,所述连接轴两端固定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对应的长箱体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行走轮贯穿通孔行走于横向输送管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行走轮外壁设有齿槽,所述横向输送管顶端固定设有齿条,所述行走轮的齿槽与齿条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v型连接腿的底端端面开设有深槽,所述深槽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杆端朝上设置,且伸缩杆的杆端外部套设有弹簧且杆端与深槽槽底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缸端延伸至深槽底部且固定连接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修剪组件包括收纳罩、修剪箱、液压缸、多个修剪刀、驱动多个修剪刀的皮带轮组和驱动皮带轮组的二号伺服电机,所述液压缸顶端与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罩与液压缸的缸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修剪箱活动设置于收纳罩内且顶端与液压缸的杆端固定连接,多个修剪刀和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皮带轮组的皮带轮固定连接,皮带轮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二号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修剪箱内腔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遮阳网收放卷组件包括三号伺服电机和收卷轴,所述收卷轴一端与三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三号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收纳罩外壁,所述收卷轴外部套设有遮阳网卷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长箱体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板,所述长箱体内部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摄像头用于检测银杏树苗出苗情况、银杏叶叶面情况,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采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种植环境温湿度,所述距离检测装置采用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银杏树苗高度,所述微型处理器通过无线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多排灌溉施肥架组成灌溉施肥系统,便于灌溉施肥,并且作为移动培育机构的移动轨道使用,供移动培育机构进行树苗修剪、遮阳等工作,并且同时能够带动智能检测系统进行移动检测,对苗圃进行监测,方便后期智能控制浇水、施肥、修剪、遮阳等,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要一个移动培育机构和一个智能检测系统即可,节约设备成本,且方便管理、维修,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2)本发明移动培育机构通过v型连接腿进行支撑,不会发生倾斜,也便于移动培育机构在每相邻两个灌溉施肥架上移动,并且移动培育机构可以脱离灌溉施肥架使用,可带动智能检测系统单独进行操作,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组灌溉施肥架和移动培育机构配合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组灌溉施肥架和移动培育机构配合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灌溉施肥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行走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移动培育机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v型连接腿底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中:1、灌溉施肥系统;110、灌溉施肥架;111、横向输送管;112、固定竖杆;120、供应总成;121、多通输送管道;122、电磁阀;123总管;2、移动培育机构;210、行走组件;211、长箱体;212、v型连接腿;213、行走轮;214、连接轴;215、蜗轮;216、蜗杆;217、一号伺服电机;220、修剪组件;221、收纳罩;222、修剪箱;223、液压缸;224、修剪刀;225、皮带轮组;226、二号伺服电机;230、遮阳网收放卷组件;231、三号伺服电机;232、收卷轴;233、遮阳网卷筒;3、智能检测系统;310、摄像头;320、温湿度检测装置;330、距离检测装置;340、微型处理器;4、齿条;5、深槽;6、伸缩杆;7、弹簧;8、滚轮;9、太阳能板;10、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银杏树苗生长培育系统,包括灌溉施肥系统1、移动培育机构2和智能检测系统3;

所述灌溉施肥系统1包括多排灌溉施肥架110和供应总成120,所述供应总成120将水源、液体肥料和农药输送至灌溉施肥架110,并经灌溉施肥架110上的喷嘴喷出;

所述移动培育机构2包括行走组件210、修剪组件220和遮阳网收放卷组件230,所述行走组件210带动修剪组件220和遮阳网收放卷组件230行走于相邻两个灌溉施肥架110上,用于银杏树苗的修剪和遮阳;

所述智能检测系统3设置于移动培育机构2上,所述智能检测系统3包括摄像头310、温湿度检测装置320、距离检测装置330、微型处理器340,所述摄像头310、温湿度检测装置320、距离检测装置330通过微型处理器340与智能终端1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310用于检测银杏树苗出苗情况、银杏叶叶面情况,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320采用htg3500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种植环境温湿度,所述距离检测装置330采用fccsp50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银杏树苗高度,所述微型处理器340通过无线模块与智能终端10连接,智能终端1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是台式电脑等。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申请利用灌溉施肥系统1给银杏树苗施肥、供水或者杀虫,铺设多排灌溉施肥架110可以均匀间隔分布,将苗圃分割成等宽度的区域块,使喷施均匀全面,而每个区域块两侧的灌溉施肥架110都形成该区域块的移动轨道,移动培育机构2在移动轨道上移动,实现整个区域块中树苗修剪、遮阳,同时带动智能检测系统3进行移动检测,因此整个苗圃的多个区域块只需要使用一个移动培育机构2和一个智能检测系统3即可,节约设备成本,且方便管理、维修;

而智能检测系统3移动检测时,可以通过摄像头310对树苗和土地进行图像采集,观察树苗杆径、叶面情况以及土地是否干旱等,通过距离检测装置330可以对树苗长势进行测量,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苗圃中的温湿度,通过整个检测系统对苗圃进行监测,智能控制行走组件210、修剪组件220和遮阳网收放卷组件230,方便后期智能控制浇水、施肥、修剪、遮阳等,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要两人将移动培育机构2搬运到需要操作的区域块即可,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如图1-3所示,所述灌溉施肥架110包括横向输送管111、固定竖杆112,所述固定竖杆112固定设置于横向输送管111的两端底部,所述固定竖杆112底端设置为锥体且插入土壤内。

进一步的,所述供应总成120包括多通输送管道121和电磁阀122,所述多通输送管道121一端连接总管123,所述总管123连接供应水源、液体肥料和农药的罐体,多通输送管道121的另外多个端口分别与多个灌溉施肥架110连接且连接的管口处设置电磁阀122,所述电磁阀122与智能终端10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灌溉施肥架110结构简单,铺设固定方便,并且多个灌溉施肥架110的横向输送管111通过多通输送管道121连接供应水源、液体肥料和农药的罐体,这样在需要供水、施肥或是杀虫时,可以统一供应,而电磁阀122由智能终端10控制,可以根据智能检测系统3的检测结果进行管理控制,针对性进行供应,节约资源,使树苗更好的生长。

如图4-5所示,所述行走组件210包括长箱体211、v型连接腿212、行走轮213、连接轴214、蜗轮215、蜗杆216和一号伺服电机217,所述v型连接腿212固定设置于长箱体211两侧,所述连接轴214设置于长箱体211内部且与蜗轮215固定连接,所述蜗轮215顶端与蜗杆216配合,所述蜗杆216由一号伺服电机217驱动,一号伺服电机217与长箱体2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214两端通过轴承与长箱体211内腔两侧壁连接,所述连接轴214两端固定设有行走轮213,所述行走轮213对应的长箱体211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行走轮213贯穿通孔行走于横向输送管111上。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213外壁设有齿槽,所述横向输送管111顶端固定设有齿条4,所述行走轮213的齿槽与齿条4啮合。

实施方式具体为:移动培育机构2移动工作时,智能终端10可以远程控制一号伺服电机217启动,一号伺服电机217通过蜗轮215、蜗杆216驱动连接轴214和行走轮213转动,行走轮213与横向输送管111顶端的齿条4啮合,从而能够带动整个长箱体211移动,长箱体211带动修剪组件220、遮阳网收放卷组件230、智能检测系统3移动,而v型连接腿212的设置能够使移动培育机构2移动稳定,不会发生倾倒;

另外在齿条4的两端可以设置为平面,这样在人们将移动培育机构2和智能检测系统3安装在两个灌溉施肥架110上时,只需要将两个v型连接腿212和一个长箱体211组成的门型框架卡在两个灌溉施肥架110的一端外部,然后推动长箱体211,使其底部两侧的行走轮213与齿条4啮合即可,此时再启动一号伺服电机217,该移动培育机构2就会在该区域块内移动工作了,整体安装快速简单,在移动培育机构2脱离灌溉施肥架110时,也能够稳定的站立放置,因此移动培育机构2和智能检测系统3也可以脱离灌溉施肥架110单独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6所示,所述v型连接腿212的底端端面开设有深槽5,所述深槽5内设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杆端朝上设置,且伸缩杆6的杆端外部套设有弹簧7且杆端与深槽5槽底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的缸端延伸至深槽5底部且固定连接滚轮8。

实施方式具体为:由于苗圃地面有可能凹凸不平,因此本申请在v型连接腿212底部设置可伸缩的伸缩杆6,并且配合弹簧7使用,能够适应不平的地面,还能够减震。

如图5所示,所述修剪组件220包括收纳罩221、修剪箱222、液压缸223、多个修剪刀224、驱动多个修剪刀224的皮带轮组225和驱动皮带轮组225的二号伺服电机226,所述液压缸223顶端与长箱体211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罩221与液压缸223的缸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修剪箱222活动设置于收纳罩221内且顶端与液压缸223的杆端固定连接,多个修剪刀224和二号伺服电机226的输出轴与皮带轮组225的皮带轮固定连接,皮带轮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二号伺服电机226固定设置于修剪箱222内腔顶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对树苗顶端进行修剪时,智能终端10可以远程控制液压缸223和二号伺服电机226启动,启动液压缸223可以控制修剪高度,启动二号伺服电机226,二号伺服电机226通过皮带轮组225驱动多个修剪刀224,修剪刀224转动从而将树苗顶端修剪,多个修剪刀224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树苗行距进行设置,修剪完成后,液压缸223带动修剪箱222上移并收纳至收纳罩221内,从而能够保护修剪刀224,使其不受风吹雨淋和外物碰撞,延长使用寿命,也避免其损坏外物。

如图2所示,所述遮阳网收放卷组件230包括三号伺服电机231和收卷轴232,所述收卷轴232一端与三号伺服电机2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三号伺服电机231固定设置于收纳罩221外壁,所述收卷轴232外部套设有遮阳网卷筒233。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需要使用遮阳网或是遮阳布对树苗进行遮盖时,可以将缠绕遮阳网/布的遮阳网卷筒233套在收卷轴232上,这样三号伺服电机231启动后,能够带动遮阳网卷筒233正反向转动,实现遮阳网/布的铺设和收卷。

如图1所示,所述长箱体211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板9,所述长箱体211内部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9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

实施方式具体为:整个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解决了在户外供电不便的问题,且绿色环保。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