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萌发的方法

文档序号:25854847发布日期:2021-07-13 16: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富民枳(ponciruspolyandra),又名野橘子,芸香科枳属,是丁素琴等1984年在云南省富民县老青山东侧东瓜岭发现的枳属一个新种,为云南省特有的枳属树种,具有常绿、较强的耐寒力、且为优良矮化的柑橘砧木树种等优良特点。由于原生分布区域狭小,而且原生环境境受人为干扰与破坏较严重,近20余年来富民枳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其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云南省林业厅和科技厅于2009年12月联合编制的《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15)》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中昆明地区共5个物种在册,其中富民枳种群数量约为10棵,濒危等级为稀有,已将富民枳列为亟待开展拯救保护的“双二十”极小种群物种之一。

植物实生苗木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耐逆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且通过实生繁殖,不仅能够发挥杂种优势效应,还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文献报道,富民枳饱满种子播种于湿沙中,繁殖出苗率高,但获得富民枳苗木的周期较长,极大地制约了富民枳繁殖育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沙藏方法存在种子萌发周期长,出苗不整齐,且获得苗木的周期较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萌发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人工采摘成熟的富民枳果实;

步骤2:将步骤1采摘的果实在室内剥开后取出种子,将种子平铺于通风的室内地面上阴干一周,备用;

步骤3:消毒和催芽处理:将阴干处理后的种子洗净,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处理后,再用乙酸溶液浸泡进行催芽处理;

步骤4:种子萌发:经消毒和浸泡处理后的种子放在铺有3层湿润滤纸的带盖培养皿中,再放到种子发芽箱中培养,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时间使种子萌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富民枳果实成熟采摘期的确定,其特征在于:果实外表皮呈现黄色,采摘时间为9月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富民枳种子阴干处理时间为7-9d。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浸泡消毒时间为1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乙酸浓度为40mg/l,浸泡催芽时间为9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控制温度为26℃~28℃,湿度为70%~80%,光照时间为12h/12h。

相对于其他常见溶液如naoh溶液、冰醋酸溶液、ga3溶液或cuso4溶液对富民枳进行浸泡催芽,实验结果如下:

表1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富民枳浸泡催芽试验结果统计

表2不同浓度的冰醋酸溶液对富民枳浸泡催芽试验结果统计

表3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对富民枳浸泡催芽试验结果统计

表4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对富民枳浸泡催芽试验结果统计

结果表明,仅调整步骤3的溶液类型、浓度及浸泡时间,富民枳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弱于乙酸溶液的浸泡效果。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资以证明:利用乙酸溶液对富民枳种子浸泡催芽的方法实现了富民枳种子随采随播,发芽率高,繁殖速度快,且显著地提早了获得苗木的时间,周期短,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对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的抢救性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增加及野外回归种群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该实施例中的乙酸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成熟的富民枳果实:于10月25日到昆明世博园,采收异地栽种保存的5株富民枳果实,并将采收的果实带回实验室;

步骤2:种子前期处理:将步骤1采摘的果实在室内剥开后取出种子,将种子平铺于通风的室内地面上阴干7d;

步骤3:消毒和催芽处理:将阴干处理后的种子洗净,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处理15min,用蒸馏水洗净后再放入4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催芽处理90min;

步骤4:种子萌发:经消毒和浸泡催芽处理后的种子放在铺有3层湿润滤纸的带盖培养皿中,再放到种子发芽箱中培养,保持温度26℃~28℃,湿度70%~80%,光照时间12h/12h使种子萌发。

经以上步骤处理后的发芽率统计:从开始发芽起记录每天各组的种子发芽个数,直至发芽完成。结果表明,经过4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催芽处理90min后的富民枳种子,在第37天时达到最大发芽率,发芽率为97%。

实施例2:该实施例中的乙酸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成熟的富民枳果实:于10月25日到昆明世博园,采收异地栽种保存的5株富民枳果实,并将采收的果实带回实验室;

步骤2:种子前期处理:将步骤1采摘的果实在室内剥开后取出种子,将种子平铺于通风的室内地面上阴干7d;

步骤3:消毒和催芽处理:将阴干处理后的种子洗净,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处理15min,用蒸馏水洗净后再放入3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催芽处理90min;

步骤4:种子萌发:经消毒和浸泡催芽处理后的种子放在铺有3层湿润滤纸的带盖培养皿中,再放到种子发芽箱中培养,保持温度26℃~28℃,湿度70%~80%,光照时间12h/12h使种子萌发。

经以上步骤处理后的发芽率统计:从开始发芽起记录每天各组的种子发芽个数,直至发芽完成。结果表明,经过3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催芽处理90min后的富民枳种子,在第45天时达到最大发芽率,发芽率为83%。

实施例3:该实施例中的乙酸促进极小种群物种富民枳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成熟的富民枳果实:于10月25日到昆明世博园,采收异地栽种保存的5株富民枳果实,并将采收的果实带回实验室;

步骤2:种子前期处理:将步骤1采摘的果实在室内剥开后取出种子,将种子平铺于通风的室内地面上阴干7d;

步骤3:消毒和催芽处理:将阴干处理后的种子洗净,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处理15min,用蒸馏水洗净后再放入5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催芽处理90min;

步骤4:种子萌发:经消毒和浸泡催芽处理后的种子放在铺有3层湿润滤纸的带盖培养皿中,再放到种子发芽箱中培养,保持温度26℃~28℃,湿度70%~80%,光照时间12h/12h使种子萌发。

经以上步骤处理后的发芽率统计:从开始发芽起记录每天各组的种子发芽个数,直至发芽完成。结果表明,经过5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催芽处理90min后的富民枳种子,在第38天时达到最大发芽率,发芽率为90%。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萌发方法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在此通过下表中的对比例进行对比,实施例1在不改变其他实验条件的前提下,仅调整用3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催芽处理90min,无需进行其他处理;实施例2在不改变其他实验条件的前提下,仅调整用5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催芽处理90min,无需进行其他处理;本发明则采用以上两种实施例中的方法,用40mg/l的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催芽处理90min,观测三种催芽处理后富民枳的种子萌发率。所有实施例及本发明方法均用蒸馏水浸泡种子催芽处理90min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不同乙酸浓度对富民枳种子萌发的影响

如表5所示,在不同浓度乙酸溶液浸种催芽处理中,富民枳种子萌发率随着乙酸溶液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中经本发明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富民枳种子在播种37d时即达到最大发芽率,其发芽率分别比对比例1、2、3高出14%、7%和17%,且发芽时间最短。由此可知,本发明能够显著地提高富民枳种子萌发率、繁殖速度快、周期短、出苗率高。

对比例1:以现有文献的催苗方法作为对照组(钟瑞芳等,2001.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6(3):244-246),将同批次采集的种子(10月25日于昆明世博园采集),将富民枳种子播种于湿沙中,湿度70%~80%,在20~25℃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

表6不同处理方法对富民枳种子萌发的影响

公开文献中公开的种子萌芽率达94-96%,但采用该方法处理的富民枳种子萌发周期超过50d,出苗长度不整齐。后期繁育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富民枳实生苗木的时间较沙藏催芽处理方式提早了4-6个月获得苗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