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7285发布日期:2021-07-23 20:5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



背景技术:

“一封一杀”为移栽田杂草防除的主要模式,即插秧前/后封闭1次,以及插秧后15-30天喷施除草剂杀草1次。该模式下,“一封一杀”通常均采用全田施药方式。然而,插秧后15-30天,移栽田杂草发生通常呈斑块状,总发生面积通常约田面的10%至40%间,全田喷施除草剂不但利用率低、增加除草成本,还对苗期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影响最终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喷施精度高、除草剂用量少、喷施效率高、除草效果明显的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多光谱无人机按规划航线对移栽田进行图像采集,生成航拍图并采集坐标信息;

(2)在航拍图上,以实际距离单位面积的比例,将移栽田等分为n个正方形单格;

(3)分别计算单格内绿色占各自单格的百分比,并将各单格按绿色占比由少到多进行多级归类,归类的级数为m,其中m≥3;

(4)划定航拍图中每个单格的坐标系α((x1,y1),(x2,y2)…(xiyi));

(5)将坐标系α输入无人植保机,无人植保机携带除草剂,基于坐标系α,无人植保机自动飞临每个节点,按m个发生级设定逐级递增的喷施剂量进行除草剂喷施作业。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m=5,各级的绿色占比分别为0-5%、5-10%、11-40%、41-70%、71-100%;逐级递增的喷施剂量分别为推荐剂量的5%,10%,40%,70%,100%,采用不同喷雾压力来实现。

上述除草方案是针对大多数杂草的除草方案,针对特定杂草,普通除草剂无法有效消杀,需要使用这种植物的专门除草剂,这种情况下,再对每个单格的绿色部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提取出形态特征,再将形态特征与杂草俯视样本库中的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出单格中的杂草种类;无人植保机携带针对相应种类杂草的除草剂对此单格进行喷施作业。

上述的无人植保机以形态特征的中心为临时坐标进行喷施作业。

上述除草方案是针对特定杂草的除草,单浮游的尚未扎根的杂草依然无法消杀,因为这些浮游的杂草的叶子大多漂在水面以下,或者残根连同残叶漂浮于水面,需要加大剂量,并且要抑制其生根,再次重复(1)至(3)步骤至少2遍,由于田中水流流动相对平缓,漂浮的杂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测出移动状态,所以每一遍重复(1)至(3)步骤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并且每一遍所遵循的绿色占比的标准相同,在最后一遍测算结束后,获得各单格的绿色占比变化,即为浮游杂草的游离变化,进入(4),无人植保机携带抑制双子叶植物生根的除草剂对绿色占比变化幅度大于20%的单格进行喷施作业。绿色占比变化幅度大于20%的单格说明有浮游杂草的流出或流入。

在绿色占比的变化幅度大于20%的两个单格之间的区域,由于浮游杂草的流进流出,必然会导致这片区域包含浮游杂草,无人植保机按推荐剂量的100%进行喷施作业。

上述的单格在移栽田中对应的实际单位面积是1m×1m。

上述的移栽田长40m,宽40m,多光谱无人机悬停高度为2.5m。

计算单格内绿色占各自单格的百分比是用adobe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2015以上版本,其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photoshop中截取待测图片的范围;

第二步,从菜单栏的“窗口”中调出“直方图”,并出于“扩展视图”模式;

第三步,在第二步中的“直方图”中看到的像素数量即为总像素值;

第四步,从菜单栏的“窗口”中调出“色彩范围”,并用吸管吸取绿色后点击确定,这时“直方图”中就会显示绿色的像素值。

绿色像素值除以总像素值就等于绿色占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多光谱无人机按规划航线对移栽田进行图像采集,生成航拍图并采集坐标信息;

(2)在航拍图上,以实际距离单位面积的比例,将移栽田等分为n个正方形单格;

(3)分别计算单格内绿色占各自单格的百分比,并将各单格按绿色占比由少到多进行多级归类,归类的级数为m,其中m≥3;

(4)划定航拍图中每个单格的坐标系α((x1,y1),(x2,y2)…(xiyi));

(5)将坐标系α输入无人植保机,无人植保机携带除草剂,基于坐标系α,无人植保机自动飞临每个节点,按m个发生级设定逐级递增的喷施剂量进行除草剂喷施作业。因此,采用多光谱无人机对插秧后15-30天的移栽田进行全田扫描,对各个杂草发生斑块进行精确定位,建立斑块发生的坐标,再将坐标信息共享给无人植保机,对各个发生斑块进行精确施药,可大大减少插后15-30天“一杀”的除草剂用量,平均减药量可达7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栽田单格划分及杂草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绿色占比对应的除草剂喷施剂量对照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稻田的无人机智能化定点除草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多光谱无人机按规划航线对移栽田进行图像采集,生成航拍图并采集坐标信息;

(2)在航拍图上,以实际距离单位面积的比例,将移栽田等分为n个正方形单格;

(3)分别计算单格内绿色占各自单格的百分比,并将各单格按绿色占比由少到多进行多级归类,归类的级数为m,其中m≥3;

(4)划定航拍图中每个单格的坐标系α((x1,y1),(x2,y2)…(xiyi)),坐标系α位于每个单格的中心;

(5)将坐标系α输入无人植保机,无人植保机携带除草剂,基于坐标系α,无人植保机自动飞临每个节点,按m个发生级设定逐级递增的喷施剂量进行除草剂喷施作业。

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m=5,各级的绿色占比分别为0-5%、5-10%、11-40%、41-70%、71-100%;逐级递增的喷施剂量分别为推荐剂量的5%,10%,40%,70%,100%,各级喷施剂量可分别用t1、t2、t3、t4、t5做标记,不同的喷雾量采用不同喷雾压力来实现。推荐剂量是以传统喷施作业时每平米推荐施药量来定的。

实施例中,除草剂使用光谱除草剂,但为了确保秧苗安全优选抑制双子叶植物叶绿素合成的除草剂。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是针对特定种类的杂草进行喷杀,实施例一的除草方案是针对大多数杂草的除草方案,针对特定杂草,普通除草剂无法有效消杀,需要使用这种植物的专门除草剂,这种情况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再对每个单格的绿色部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提取出形态特征,再将形态特征与杂草俯视样本库中的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出单格中的杂草种类;无人植保机携带针对相应种类杂草的除草剂对此单格进行喷施作业。杂草俯视样本库中的标准图像是事先将已知杂草的航拍图进行统计归纳得到,不同的杂草在低空航拍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通过对杂草二值化噪点和阈值的调整设置,能够比较精确地和标准图像进行对比。

实施例中,无人植保机以形态特征的中心为临时坐标进行喷施作业,能够确保除草剂能最大限度喷洒在杂草的中心位置。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是针对漂浮游离的杂草进行生根抑制,实施例二的除草方案是针对特定杂草的除草,单浮游的尚未扎根的杂草依然无法消杀,因为这些浮游的杂草的叶子大多漂在水面以下,或者没有叶子,只有残根漂浮于水面,需要加大剂量,并且要抑制其生根,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再次重复(1)至(3)步骤至少2遍,每一遍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并且每一遍所遵循的绿色占比的标准相同,在最后一遍测算结束后,获得各单格的绿色占比变化,即为浮游杂草的游离变化,进入(4),无人植保机携带抑制双子叶植物生根的除草剂对绿色占比变化幅度大于20%的单格进行喷施作业。

实施例中,在绿色占比的变化幅度大于20%的两个单格之间的区域,由于浮游杂草的流进流出,必然会导致这片区域包含浮游杂草,无人植保机按推荐剂量的100%进行喷施作业。

实施例中,单格在移栽田中对应的实际单位面积是1m×1m。

实施例中,移栽田长40m,宽40m,多光谱无人机悬停高度为2.5m。

实施例中,计算单格内绿色占各自单格的百分比是用adobe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2015以上版本,其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photoshop中截取待测图片的范围;

第二步,从菜单栏的“窗口”中调出“直方图”,并出于“扩展视图”模式;

第三步,在第二步中的“直方图”中看到的像素数量即为总像素值;

第四步,从菜单栏的“窗口”中调出“色彩范围”,并用吸管吸取绿色后点击确定,这时“直方图”中就会显示绿色的像素值。

绿色像素值除以总像素值就等于绿色占比。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