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49557发布日期:2021-07-27 15: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如下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水下种植沉水植物重构水下生态系统,根据空间维度调控沉水植物优势种;

1)一种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2)一种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沉水植物修复方法;

3)一种优化或构建鱼类生境的方法;

4)一种完善水下生态系统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维度为水深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穗花狐尾藻、苦草、眼子菜、菹草、轮叶黑藻、金鱼藻、大茨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水深0.5m-0.7m区域种植苦草;水深0.7m-1.0m区域种植眼子菜;水深1.0m-1.5m区域种植金鱼藻;水深1.5m-1.8m区域种植轮叶黑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水植物初始种植密度为10丛-30丛/m2,每丛3~5株。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入植食性水生动物,摄食沉水植物的步骤;可选的,所述植食性水生动物为草鱼;

可选的,每250g草鱼幼苗,可分别摄食苦草90g/月,轮叶黑藻150g/月,眼子菜150g/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放滤食性动物的步骤;可选的,所述滤食性动物为鲢鱼、鳙鱼、青虾和背角无齿蚌中任意一种或几种;可选的,还包括投放杂食性鱼的步骤,所述杂食性鱼为鳊鱼、麦穗鱼、中华鳑鲏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水补水河湖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水补水河湖,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水来自处理达标的城市生活污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如下任一所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水下种植沉水植物重构水下生态系统,根据空间维度调控沉水植物优势种;1)一种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方法;2)一种再生水补水河湖的沉水植物修复方法;3)一种优化或构建鱼类生境的方法;4)一种完善水下生态系统的方法。该方法以沉水植物控藻、鱼类控草,生态系统的不同营养级之间,通过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相结合的能量流动,维护生态平衡。多物种组合引导水下生态系统向自然稳定状态发展,加入杂食性、植食性等鱼类,摄食沉水植物,一定程度上控制沉水植物疯长,减少人为收割频次。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欣;战楠;张蕾;王培京;严玉林;卢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