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6223发布日期:2021-07-23 20:5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具、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播种器。



背景技术:

人工播种时,除了直接撒料(撒种)的形式外,还有需要依次进行挖土、下料(下种)、覆土(盖土)的形式。后一种形式的播种,直观来看需要三个步骤,即挖土、下种、覆土,目前,挖土主要用耙子、铲子等工具,下种用手或下种管等(携带种子可以用种子袋)。但目前不论使用何种工具及何种方法,在整体效率上仍有较为明显的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播种器,适用于种子的播种,其可以预先装载种子,取土挖坑操作、下种下料操作可以连续进行,且下种下料过程与取土挖坑过程有重合部分,功能整合度高、工作效率高,且使用十分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播种器,包括下料管、左劳保靴、右劳保靴、取料管及拉线,所述左劳保靴上设有左定位扣组,右劳保靴上设有右定位扣组,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可与左定位扣组卡接的管外左扣组及可与右定位扣组卡接的管外右扣组,下料管竖直布置,取料管与下料管同轴布置,取料管与下料管滑动连接,取料管与下料管之间摩擦自锁;

所述取料管外侧壁上固定有下连管件,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下避让长条孔及下料穿线孔,下连管件穿过下避让长条孔,下连管件上设有处在下料管外的取料踏板,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上限位块及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取料踏板及下限位块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取料管内设有与取料管同轴布置的取料内筒,取料管与取料内筒之间形成回料腔,取料管上设有竖直布置的带动齿条,取料管上端与取料内筒上端齐平,取料管下端与取料内筒下端齐平,下料穿线孔、带动齿条及取料管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拉线穿过下料穿线孔,拉线一端连接带动齿条上端;

所述下料管内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下料斗、下料上管下料下管,下料下管套设在取料内筒外,下料下管通过管横定杆与取料管固定,下料下管内设有球竖连杆,球竖连杆下端设有处在下料管内的清管球,清管球处在下料下管下方,球竖连杆上端处在下料下管内,球竖连杆上端通过球横定杆与下料下管固定,下料下管轴线穿过清管球球心,清管球直径小于下料下管内径,下料下管上端、取料内筒上端及下料下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下料上管上设有下料阀,下料管内设有用于驱动下料阀的下料齿轮及与下料齿轮同轴固定的带动齿轮,带动齿条可与带动齿轮啮合,带动齿轮上同轴设有摩擦轴,摩擦轴与下料管转动连接,摩擦轴与下料管之间摩擦自锁;

当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时,取料内筒下端、下料下管下端及清管球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处在啮合状态;

当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时,取料内筒上端、取料管下端及取料内筒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阀包括横阀板、阀齿条及阀下挡板,下料上管包括竖前段管及竖后段管,横阀板上表面与竖前段管下端滑动密封配合,横阀板下表面与选竖管上端滑动密封配合,横阀板上设有轴线竖直的中转阀孔,竖前段管内径、中转阀孔孔径及竖后段管内径均一致,横阀板连接阀齿条,阀齿条上设有与下料管滑动连接的横滑杆,阀齿条与下料齿轮处在啮合状态,阀下挡板与竖后段管固定;

当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时,中转阀孔与竖后段管同轴布置,且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竖前段管下端被横阀板封住;

当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时,中转阀孔与竖前段管同轴布置,且中转阀孔上端与竖前段管连通,中转阀孔下端被阀下挡板封住。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管内设有清料环、清料齿条、清料齿轮、清料绕线轮、清料弹簧及清料基座,清料环处在取料管上方,竖后段管穿过清料环,清料环上设有用于避让筒横定杆的环缺口,清料基座与下料管固定,清料弹簧轴线竖直,清料齿条竖直布置,清料弹簧上端连接清料基座,清料弹簧下端连接清料齿条上端,清料齿条下端连接清料环顶部,清料环与取料管同轴布置,清料环内径大于取料内筒外径,清料环外径小于取料管内径,清料齿轮与清料绕线轮同轴连接,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回料穿线孔,回料穿线孔、清料绕线轮及清料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拉线穿过回料穿线孔,拉线另一端固定在清料绕线轮上,一部分拉线卷绕在清料绕线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清料齿条上设有横档条;

当中转阀孔下端被阀下挡板封住时,横档条处在横阀板上方,且横档条竖直投影与横阀板竖直投影有重合部分;

当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时,横档条竖直投影与横阀板竖直投影分离

作为优选,还包括操作管,拉线穿过操作管的管孔,下料管顶部设有可与操作管卡接的放置卡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种子的播种,其可以预先装载种子,取土挖坑操作、下种下料操作可以连续进行,且下种下料过程与取土挖坑过程有重合部分,功能整合度高、工作效率高,且使用十分便捷;下种下料完成后,覆土操作也可以跟着连续进行,且具有自动控制能力,可防止下种下料未完成时就进行覆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e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4中f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4中g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清料环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下料管1、下避让长条孔1a、下料穿线孔1b、回料穿线孔1c、管外左扣组11、管外右扣组12、上限位块13、下限位块14、左劳保靴21、左定位扣组211、右劳保靴22、右定位扣组221、取料管3、下连管件31、取料踏板32、取料内筒33、带动齿条34、拉线4、操作滑管41、下料斗51、下料上管52、竖前段管521、竖后段管522、下料下管53、球竖连杆54、球横定杆541、清管球55、下料齿轮561、带动齿轮562、摩擦轴563、横阀板571、中转阀孔571a、阀齿条572、阀下挡板573、横滑杆574、清料环61、环缺口61a、清料齿条62、横档条621、清料齿轮63、清料绕线轮64、清料弹簧65、清料基座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

一种农业播种器,包括下料管1、左劳保靴21、右劳保靴22、取料管3及拉线4,所述左劳保靴上设有左定位扣组211,右劳保靴上设有右定位扣组221,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可与左定位扣组卡接的管外左扣组11及可与右定位扣组卡接的管外右扣组12,下料管竖直布置,取料管与下料管同轴布置,取料管与下料管滑动连接,取料管与下料管之间摩擦自锁;

所述取料管外侧壁上固定有下连管件31,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下避让长条孔1a及下料穿线孔1b,下连管件穿过下避让长条孔,下连管件上设有处在下料管外的取料踏板32,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上限位块13及下限位块14,上限位块、取料踏板及下限位块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取料管内设有与取料管同轴布置的取料内筒33,取料管与取料内筒之间形成回料腔,取料内筒通过筒横定杆与取料管固定,取料管上设有竖直布置的带动齿条34,取料管上端与取料内筒上端齐平,取料管下端与取料内筒下端齐平,下料穿线孔、带动齿条及取料管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拉线穿过下料穿线孔,拉线一端连接带动齿条上端;

所述下料管内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下料斗51、下料上管52及下料下管53,下料下管套设在取料内筒外,下料下管通过管横定杆与取料管固定,下料下管内设有球竖连杆54,球竖连杆下端设有处在下料管内的清管球55,清管球处在下料下管下方,球竖连杆上端处在下料下管内,球竖连杆上端通过球横定杆541与下料下管固定,下料下管轴线穿过清管球球心,清管球直径小于下料下管内径,下料下管上端、取料内筒上端及下料下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下料上管上设有下料阀,下料管内设有用于驱动下料阀的下料齿轮561与齿轮同轴固定的带动齿轮562,带动齿条可与带动齿轮啮合,带动齿轮上同轴设有摩擦轴563,摩擦轴与下料管转动连接,摩擦轴与下料管之间摩擦自锁;

当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时,取料内筒下端、下料下管下端及清管球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处在啮合状态;

当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时,取料内筒上端、取料管下端及取料内筒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分离。

下料管若安装到左劳保靴,左劳保靴靴底着地时,下料管下端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下料管若安装到右劳保靴,右劳保靴靴底着地时,下料管下端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清管球与下料下管下端之间是具有间隙的,可保障种子顺利落下。

本文以将下料管安装到右劳保靴上之后的状态为例来进行描述。操作者左脚穿上左劳保靴,右脚穿上右劳保靴,预先将大量种子倒入下料斗,一手提着拉线(放松提着即可,不用拉紧拉线,拉线处在松弛状态),让右脚踩在土地上的待播种处附近(下料管下端对着待播种处),左脚踩下取料踏板(实际上是左劳保靴接触取料踏板),取料踏板、下连管件、取料管一起下移直至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取料管、的一部分、取料内筒的一部分伸入土地内,从而可将一部分泥土纳入回料腔内、将一部分泥土纳入取料内筒内,纳入回料腔内的泥土会变得比原来紧实一些,纳入取料内筒内的泥土也会变得比原来紧实一些。取料管下移过程中,带动齿条也下移,带动齿条会带着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齿轮带动下料齿轮转动,下料齿轮驱动下料阀工作(下料阀具体工作方式详见后文)。带动齿条下移至离开带动齿轮后(二者未啮合),带动齿轮不再转动。

之后可上提拉线(此时左劳保靴已离开取料踏板),带着带动齿条、取料管、取料内筒、取料踏板一起上移直至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该上移过程中,回料腔内的泥土、取料内筒内的泥土也都被上移带走,土地上留下了一个凹坑,也即用于播种的下料坑。取料内筒内的泥土在上移过程中,某一时刻开始接触到清管球,从而取料内筒内的泥土被推出,落回下料坑。取料内筒上移过程中,某一时刻开始,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啮合,并带着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齿轮带动下料齿轮转动,下料齿轮驱动下料阀工作(下料阀具体工作方式详见后文),实现自动落种,种子会进入下料下管。当取料管上移到位(上移到位时,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清管球已经处在取料内筒下方,取料内筒又是套设在下料下管外的,所以取料内筒中的泥土最终不会阻挡下料下管内的种子,种子可顺利落入下料坑。

所述下料阀包括横阀板571、阀齿条572及阀下挡板573,下料上管包括竖前段管521及竖后段管522,横阀板上表面与竖前段管下端滑动密封配合,横阀板下表面与选竖管上端滑动密封配合,横阀板上设有轴线竖直的中转阀孔571a,竖前段管内径、中转阀孔孔径及竖后段管内径均一致,横阀板连接阀齿条,阀齿条上设有与下料管滑动连接的横滑杆574,阀齿条与下料齿轮处在啮合状态,阀下挡板与竖后段管固定;

当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时,中转阀孔与竖后段管同轴布置,且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竖前段管下端被横阀板封住;

当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时,中转阀孔与竖前段管同轴布置,且中转阀孔上端与竖前段管连通,中转阀孔下端被阀下挡板封住。

如前文所述,会预先将大量种子倒入下料斗,由于重力,下料斗内一部分种子会从下料斗进入竖前段管。初时,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此时竖前段管下端被横阀板挡住。

操作者踩下取料踏板的过程中,初时,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啮合,并带着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齿轮带动下料齿轮转动。下料齿轮转动时,会驱动阀齿条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横阀板移动,当取料管下移到位(下移到位时,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中转阀孔上端与竖前段管连通管,竖前段管内一部分种子会从竖前段管进入中转阀孔,此时中转阀孔下端则被阀下挡板挡住。带动齿条下移至离开带动齿轮后(二者未啮合),带动齿轮不再转动。

之后,操作者上提拉线以上拉带动齿条的过程中,带动齿条开始上移,取料管也上移,初时,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未啮合,后续某一时刻,带动齿条与带动齿轮啮合,并带着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齿轮带动下料齿轮转动。下料齿轮转动时,会驱动阀齿条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横阀板移动,当取料管上移到位(上移到位时,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竖前段管下端被横阀板挡住,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中转阀孔内的种子会落入竖后端管、下料上管。

种子落入下料上管后,若取料内筒下端尚处在清管球下方,且取料内筒内的泥土还未被完全推出(此时清管球贴着泥土),则种子会落到取料内筒内的泥土上方,之后当取料内筒内的泥土被完全推出,且取料内筒下端达到下料下管下端的下方,则种子会落入下料坑内。

种子落入下料上管后,若取料内筒内的泥土被完全推出,且取料内筒下端已达到下料下管下端的下方,则种子会直接落入下料坑内。

所述下料管内设有清料环61、清料齿条62、清料齿轮63、清料绕线轮64、清料弹簧65及清料基座66,清料环处在取料管上方,竖后段管穿过清料环,清料环上设有用于避让筒横定杆的环缺口61a,清料基座与下料管固定,清料弹簧轴线竖直,清料齿条竖直布置,清料弹簧上端连接清料基座,清料弹簧下端连接清料齿条上端,清料齿条下端连接清料环顶部,清料环与取料管同轴布置,清料环内径大于取料内筒外径,清料环外径小于取料管内径,清料齿轮与清料绕线轮同轴连接,下料管外侧壁上设有回料穿线孔1c,回料穿线孔、清料绕线轮及清料环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拉线穿过回料穿线孔,拉线另一端固定在清料绕线轮上,一部分拉线卷绕在清料绕线轮上。

在自然状态下,各结构静止时(拉线被操作者提着,但处在松弛状态),清料环处在取料管上方。

种子落入下料坑之后,拉动拉线,带动拉线固定在清料绕线轮上的一端,拉线固定在清料绕线轮的一端(以及卷绕在清料绕线轮上的部分拉线)带动清料绕线轮转动,带动清料齿轮转动,清料齿轮带动清料齿条下移,从而清料环下移,清料环由上至下穿过回料腔(筒横定杆会通过环缺口,不会干涉清料环的移动),回料腔内的泥土被推回下料坑,实现了盖土操作。释放拉线后,在清料弹簧作用下,清料齿条、清料环、清料齿轮、清料绕线轮等结构会自动复位。

所述清料齿条上设有横档条621;

当中转阀孔下端被阀下挡板封住时,横档条处在横阀板上方,且横档条竖直投影与横阀板竖直投影有重合部分;

当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时,横档条竖直投影与横阀板竖直投影分离。

还包括操作滑管41,拉线穿过操作滑管的管孔,下料管顶部设有可与操作滑管卡接的放置卡槽。

本方案中,当需要操作者上提拉线时,不再需要分清先拉动哪一端、后拉动哪一端,而是直接握着操作滑管一直上拉(上提)即可。上提拉线前的初始状态为:取料踏板接触下限位块,横档条处在横阀板上方,且横档条竖直投影与横阀板竖直投影有重合部分。

操作者握着操作滑管并上拉,此时同时带动拉线两端,其中,拉线固定在清料绕线轮上的一端(以及卷绕在清料绕线轮上的部分拉线)带动清料绕线轮转动,从而清料齿轮转动、清料齿条、横档条下移,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横档条能下移的距离极短,因为横阀板还未横移足够距离,横档条会接触到横阀板并被横阀板限位,横档条无法继续下移,清料齿条、清料环也无法继续下移,清料环无法进行推料。

随着操作滑管的继续上移,拉线带着带动齿条、取料管上移,直至“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横档条才会取消对横阀板的限位,而由于“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种子落入竖后段管、下料下管。

之后,操作滑管继续上移,此时同时带动拉线两端,其中,拉线连接带动齿条的一端继续上移很小一段距离后,取料踏板接触上限位块,之后不再上移(此时中转阀孔与竖后段管同轴布置,且中转阀孔下端与竖后段管连通,竖前段管下端被横阀板封住),而拉线固定在清料绕线轮上的那一端会继续动作,拉线固定在清料绕线轮上的那一端(以及卷绕在清料绕线轮上的部分拉线)带动清料绕线轮转动,从而清料齿轮转动,清料齿条、清料环下移,直接清料环将回料腔内的泥土推出,回料腔内的泥土落入下料坑。

再之后,操作者可以放松操作滑管,在清料弹簧作用下,清料齿条、清料环、清料齿轮、清料绕线轮等结构会自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