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5987544发布日期:2021-07-23 20:5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该病会造成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发病时间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进入发病盛期,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绿豆在种植时,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菌首先侵染小根和须根,然后向主根蔓延,侵染由根部分别向根冠和茎基部扩展,病部腐烂,后期侧根和主根大部分干缩,叶片叶脉间退绿变黄,叶尖和叶缘焦枯,叶片由下而上逐渐枯萎但不脱落,根和茎部皮层组织及维管束变褐,绿豆根腐病是影响绿豆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故必须对绿豆根腐病进行防治,但现有的农药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农药福美双、多菌灵等在使用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绿豆农药残留高,安全性差;

2.现有的农药防治效果不够理想,防治措施单一,药效耐久性差,难以促进绿豆生长。

因此,现有的防治绿豆根腐病农药,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生物混合发酵液和中药成分添加剂,可将引起根腐病的真菌进行彻底杀灭,且环保无污染,通过添加自然铜和微生物杀菌剂,可进一步增强该农药的防治效果,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促进绿豆生长,且在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技术、微囊技术对农药进行处理,提高农药的分散性和耐久性,解决了现有的防治根腐病农药污染环境,防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40~50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0~15份、土壤改良剂5~8份、微量元素添加剂2~4份、自然铜3~5份、微生物杀菌剂1~3份、抗紫外线助剂0.5~1份和余量蒸馏水。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40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5份、土壤改良剂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4份、自然铜3份、微生物杀菌剂1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31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45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2份、土壤改良剂6份、微量元素添加剂3份、自然铜4份、微生物杀菌剂2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27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50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0份、土壤改良剂8份、微量元素添加剂2份、自然铜5份、微生物杀菌剂3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21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混合发酵液包括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所述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的质量比设置为6:1:1,其中秸秆可为稻秸秆、玉米秸秆和麦秸秆。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成分包括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所述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的质量比设置为5:2:1:1:1。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改良剂设置为秸秆类物料、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木质素物料和树脂胶物料制得的水溶性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地,所述自然铜设置为纳米级超细自然铜粉末,纳米级超细粉末保证自然铜能完全分散在液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杀菌剂设置为木霉菌或粘帚霉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通过机械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秸秆加入至发酵罐内,在适宜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生物原料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向上层清液内加入秸秆干重的0.1%~0.5%的发酵剂,另加秸秆干重2%的尿素调节碳氮比,加速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液态发酵后,得到初步的发酵液,初步的发酵液再经过滤、浓缩处理后,得到最终的秸秆发酵液;

s2:同样方法制备出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将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进行超声混合,得到生物混合发酵液;

s3:准确称取各个重量份的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并进行超声混合,得到中药成分添加剂;

s4:将中药成分添加剂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再将称量后的土壤改良剂、微量元素添加剂、自然铜、微生物杀菌剂、抗紫外线助剂和余量蒸馏水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

s5:采用微囊技术对s4中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将农药成分包裹在直径为1~500μm的微型胶囊内,从而获得易分散、低粘度、高稳定性的农药产品,即可制得用于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添加生物混合发酵液和中药成分添加剂,解决传统防治根腐病农药污染环境,防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施加该防治绿豆根腐病农药可减少农药残留,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对水土的污染,且有利于促进绿豆生长,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优点,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均具有杀菌效果,变废为宝,中药成分的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均具有杀菌除虫效果,能对引起根腐病的真菌进行彻底杀灭。

2、本发明通过添加自然铜和微生物杀菌剂,可进一步增强该农药的防治效果,自然铜对石膏样毛癣菌、土曲霉菌以及多种丝状真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微生物杀菌剂可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从而防治绿豆根腐病,且微生物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分解土壤中的毒素。

3、本发明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在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同时,可对土壤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避免绿豆根系呼吸受阻、根部积水腐烂,避免根腐病的再次发生,促进绿豆生长。

4、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技术、微囊技术对农药进行处理,提高农药的分散性和耐久性,使得农药能够长时间存放,且在施药后,微囊使得农药达到缓释效果,可提高农药利用率,药效能够保持的更久,耐久性好,通过添加抗紫外线助剂,使得该农药具有抗紫外线的能力,农药在烈日下不易失效。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40~50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0~15份、土壤改良剂5~8份、微量元素添加剂2~4份、自然铜3~5份、微生物杀菌剂1~3份、抗紫外线助剂0.5~1份和余量蒸馏水。

生物混合发酵液包括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的质量比设置为6:1:1。

中药成分包括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的质量比设置为5:2:1:1:1,其中,苦参提取液主要含多种生物碱,右旋苦参碱、左旋臭豆碱、苦参碱、槐定碱、苦参素、苦参查耳酮醇、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1,8-桉叶素、伞形花内酯、右旋槐花醇等成分,清热燥湿、杀虫、对真菌有抑制作用;百部提取液主要含百部碱、原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二去氢对叶百部碱、直立百部碱、百部碱、对叶百部螺碱、豆固醇、苯甲酸、胡萝卜苷、芝麻素等,百部是一种杀虫止痒的药物,含百部碱,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无毒;橘子皮提取液含挥发油、橙皮苷、正癸醛、柠檬醛、柠檬烯、辛醇等成分,具有杀菌、理气、化痰的功效,对絮状表皮癣菌、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且橘子皮里面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等,可以促进植物能加快的生长;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可以作杀虫剂;大黄提取液主要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等成分,大黄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里面的提取物对致病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比如黄色毛藓菌、絮状表皮癣菌。

土壤改良剂设置为秸秆类物料、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木质素物料和树脂胶物料制得的水溶性土壤改良剂。

自然铜设置为纳米级超细自然铜粉末,自然铜是一种矿物药材,主要的功效是活血、化瘀、止痛,除此之外,自然铜对石膏样毛癣菌、土曲霉菌以及多种丝状真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微生物杀菌剂设置为木霉菌或粘帚霉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木霉菌或粘帚霉菌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从而防治绿豆根腐病。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通过机械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秸秆加入至发酵罐内,在适宜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生物原料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向上层清液内加入秸秆干重的0.1%~0.5%的发酵剂,另加秸秆干重2%的尿素调节碳氮比,加速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液态发酵后,得到初步的发酵液,初步的发酵液再经过滤、浓缩处理后,得到最终的秸秆发酵液;

s2:同样方法制备出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将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进行超声混合,得到生物混合发酵液;

s3:准确称取各个重量份的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并进行超声混合,得到中药成分添加剂;

s4:将中药成分添加剂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再将称量后的土壤改良剂、微量元素添加剂、自然铜、微生物杀菌剂、抗紫外线助剂和余量蒸馏水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

s5:采用微囊技术对s4中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将农药成分包裹在直径为1~500μm的微型胶囊内,从而获得易分散、低粘度、高稳定性的农药产品,即可制得用于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

实施例一

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40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5份、土壤改良剂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4份、自然铜3份、微生物杀菌剂1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31份。

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通过机械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秸秆加入至发酵罐内,在适宜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生物原料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向上层清液内加入秸秆干重的0.1%~0.5%的发酵剂,另加秸秆干重2%的尿素调节碳氮比,加速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液态发酵后,得到初步的发酵液,初步的发酵液再经过滤、浓缩处理后,得到最终的秸秆发酵液;

s2:同样方法制备出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按照6:1:1的质量比将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进行超声混合,得到生物混合发酵液;

s3:按照5:2:1:1:1的质量比准确称取各个重量份的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并进行超声混合,得到中药成分添加剂;

s4:将15份的中药成分添加剂添加至40份的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再将称量后的土壤改良剂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4份、自然铜3份、微生物杀菌剂1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31份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

s5:采用微囊技术对s4中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将农药成分包裹在直径为1~500μm的微型胶囊内,从而获得易分散、低粘度、高稳定性的农药产品,即可制得用于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

实施例二

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45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2份、土壤改良剂6份、微量元素添加剂3份、自然铜4份、微生物杀菌剂2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27份。

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通过机械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秸秆加入至发酵罐内,在适宜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生物原料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向上层清液内加入秸秆干重的0.1%~0.5%的发酵剂,另加秸秆干重2%的尿素调节碳氮比,加速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液态发酵后,得到初步的发酵液,初步的发酵液再经过滤、浓缩处理后,得到最终的秸秆发酵液;

s2:同样方法制备出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按照6:1:1的质量比将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进行超声混合,得到生物混合发酵液;

s3:按照5:2:1:1:1的质量比准确称取各个重量份的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并进行超声混合,得到中药成分添加剂;

s4:将12份的中药成分添加剂添加至45份的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再将称量后的土壤改良剂6份、微量元素添加剂3份、自然铜4份、微生物杀菌剂2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27份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

s5:采用微囊技术对s4中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将农药成分包裹在直径为1~500μm的微型胶囊内,从而获得易分散、低粘度、高稳定性的农药产品,即可制得用于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

实施例三

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生物混合发酵液50份、中药成分添加剂10份、土壤改良剂8份、微量元素添加剂2份、自然铜5份、微生物杀菌剂3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21份。

一种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通过机械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秸秆加入至发酵罐内,在适宜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生物原料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向上层清液内加入秸秆干重的0.1%~0.5%的发酵剂,另加秸秆干重2%的尿素调节碳氮比,加速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液态发酵后,得到初步的发酵液,初步的发酵液再经过滤、浓缩处理后,得到最终的秸秆发酵液;

s2:同样方法制备出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按照6:1:1的质量比将秸秆发酵液、花生饼发酵液和玉米胚芽粕发酵液进行超声混合,得到生物混合发酵液;

s3:按照5:2:1:1:1的质量比准确称取各个重量份的苦参提取液、百部提取液、橘子皮提取液、银杏外种皮废料提取液和大黄提取液,并进行超声混合,得到中药成分添加剂;

s4:将10份的中药成分添加剂添加至50份的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再将称量后的土壤改良剂8份、微量元素添加剂2份、自然铜5份、微生物杀菌剂3份、抗紫外线助剂1份和蒸馏水21份添加至生物混合发酵液中,并进行超声混合;

s5:采用微囊技术对s4中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将农药成分包裹在直径为1~500μm的微型胶囊内,从而获得易分散、低粘度、高稳定性的农药产品,即可制得用于防治绿豆根腐病的农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