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7685960发布日期:2021-12-01 01:1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1.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是蔬菜市场上主要的果菜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番茄产业面临产品品质提升慢,抵御风险能力差,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影响,不符合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目前番茄生产过程中普遍重产量、轻品质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水肥过量施用的问题,造成农资成本逐年增加,且口感、营养品质难以保障。
3.因此,如何在保证番茄产量的同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将其应用于番茄栽培可有效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gaba含量、vc、可溶性蛋白,提高果实品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γ

氨基丁酸在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中的应用。
7.γ

氨基丁酸简称gaba,是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本发明将其应用于番茄栽培,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可有效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gaba含量、vc、可溶性蛋白。
8.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包括:
9.γ

氨基丁酸20

30mm,氯化钙6

10mm,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0.05

0.075w%。
10.本发明将上述三种成分复配,可进一步提高番茄果实品质。
11.优选地,上述组合物ph为5.5

6.5;调节ph有利于各成分吸收后发挥最大效率。
12.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包括:
13.γ

氨基丁酸20mm,氯化钙8mm,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0.05w%;组合物ph为6.0。
14.上述组合物在制备番茄栽培营养剂中的应用。
15.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方法,番茄幼果期和/或采收前喷施上述组合物。
16.优选地,喷施部位为番茄果柄。
17.果柄喷施用量少,并且对于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18.优选地,番茄幼果期喷施量为1

2ml/穗,
19.采收前喷施量为3

4ml/穗。
20.优选地,所述番茄幼果期为花后12

15d,
21.所述采收前为采收前3

7d。
22.优选地,番茄幼果期喷施:选择晴天上午10点以后,环境温度≥20℃;
23.采收前喷施:选择晴天上午9点以后,环境温度≥23℃。
24.优选地,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1)品种选择
26.选择口感和商品性好、丰产性强的中小果型品种,如

京采6号’、

京番309’、

福特斯’等;
27.(2)播种及育苗
28.播种前用50

55℃温水浸种15

20min,再将种子置于28

30℃的清水浸泡4

5h,然后淘洗干净,沥去水后风干待用。
29.将种子点播于50或72孔装好基质的穴盘中,苗龄30

40d即可进行定植。
30.(3)定植后管理
31.采用单干或双干整枝方式,在植株20

25cm高时,用绳吊蔓;侧枝5

10cm时进行打杈;当每穗花有3

5朵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或熊蜂授粉。
32.(4)幼果期管理
33.花后12

15d果柄喷施组合物,每穗用量1

2ml;晴天上午10点以后,环境温度≥20℃,每穗有3

5个幼果坐住,将喷雾器喷头对准各幼果果柄进行喷施,保证果柄处喷施均匀。
34.(5)坐果期管理
35.进入结果盛期每亩施高钾复合肥20kg,同时,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果实颜色完全转红至九成熟时即可采收。
36.(6)采收前管理
37.在采收前3

7d使用组合物喷施果柄,每穗3

4ml。应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环境温度≥23℃,将喷雾器喷头对准各果柄进行喷施,保证果柄处喷施均匀。
38.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番茄果实品质的组合物,通过γ

氨基丁酸、氯化、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相互配合,能够明显提升番茄果实品质,其用量少、价格低、操作简单、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1)品种选择
41.供试材料为番茄品种

京采6号’;
42.播种前用50

55℃温水浸种15min,再将种子置于28

30℃的清水浸泡4h,然后淘洗干净,沥去水后风干待用。
43.(2)播种及育苗
44.将种子点播于72孔装好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重量比1:1:1)的穴盘中。
45.幼苗长至4叶一心时,移栽至装有椰糠的栽培槽中定植。
46.(3)定植后管理
47.采用hoagland配方营养液进行水肥供应;采用单干或双干整枝方式,在植株20

25cm高时,用绳吊蔓;侧枝5

10cm时进行打杈;当每穗花有3

5朵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
48.(4)幼果期管理
49.待第二穗花花后12d果柄喷施营养剂;晴天上午10点以后,环境温度≥20℃,每穗有3

5个幼果坐住,将喷雾器喷头对准各幼果果柄进行喷施,保证果柄处喷施均匀。
50.(5)坐果期管理
51.进入结果盛期每亩施高钾复合肥20kg,同时,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800

1000倍液,40kg;
52.营养剂喷施90d后采收。
53.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如下实验:
54.实施例1
55.以10

60mm gaba作为营养剂喷施第二穗果柄,喷施量均为2ml/穗;同时设清水对照control。
56.每处理20株,处理后90d,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1所示。
57.表1
[0058][0059]
注:本发明各表内数据均为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表内不同小写字母(a、b)表示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
[0060]
喷施gaba后番茄单果重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gaba浓度为20mm时,单果重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且果实可溶性固性物也达最大,gaba浓度为30mm时次之,也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61]
实施例2
[0062]
以20mm gaba和不同浓度cacl2复配作为营养剂喷施第二穗果柄,喷施量均为2ml/穗;同时以20mm gaba作为对照control。
[0063]
每处理20株,处理后90d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2所示。
[0064]
表2
[0065][0066]
gaba和不同浓度cacl2复配后对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gaba与8mm cacl2复配时,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67]
实施例3
[0068]
以20mm gaba、8mm cacl2、0

0.1%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调节ph至7.0),作为营养剂喷施第二穗果柄,喷施量均为2ml/穗。
[0069]
每处理20株,处理后90d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3所示。
[0070]
表3
[0071][0072]
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添加量为0.05

0.075w%时可提高gaba和cacl2复配后的营养剂对番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的提升作用,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73]
实施例4
[0074]
以20mm gaba+8mm cacl2+0.05w%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分别调节ph至5.5

8.0,作为营养剂喷施第二穗果柄,喷施量均为2ml/穗。
[0075]
每处理20株,处理后90d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4所示。
[0076]
表4
[0077][0078][0079]
ph<7.0可提高营养剂对番茄单果重和品质的提升作用;其中ph为6.0时,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0080]
实施例5
[0081]
以20mm gaba+8mm cacl2+0.05w%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调节ph至6.0,作为营养剂,分别于花后12d进行第二穗叶面喷施、第二穗果实喷施、根施、第二穗果柄喷施;施用量均为2ml/穗。
[0082]
每处理20株,处理后90d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5所示。
[0083]
表5
[0084][0085]
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单果重和品质的影响不一致;其中喷施果柄处理的番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0086]
实施例6
[0087]
以20mm gaba+8mm cacl2+0.05w%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调节ph至6.0,作为营养剂,分别于花后9

18d进行第二穗叶面喷施、第二穗果实喷施、根施、第二穗果柄喷施;施用量均为2ml/穗。
[0088]
每处理20株,花后90d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6所示。
[0089]
表6
[0090][0091]
幼果期不同施用时间对番茄单果重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其中花后12

15d喷施果柄处理的番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
[0092]
实施例7
[0093]
以20mm gaba+8mm cacl2+0.05w%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调节ph至6.0,作为营养剂分别进行第二穗叶面喷施、第二穗果实喷施、根施、第二穗果柄喷施;施用量均为4ml/穗。
[0094]
营养剂喷施时机为采收前6d(幼果期不进行营养剂喷施),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环境温度≥23℃时进行。
[0095]
每处理20株,处理后6d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gaba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7所示。
[0096]
表7
[0097][0098]
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品质的影响不一致;其中喷施果柄处理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gaba含量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0099]
实施例8
[0100]
以20mm gaba+8mm cacl2+0.05w%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调节ph至6.0,作为营养剂,分别于采收前1

7d喷施第二穗果柄(幼果期不进行营养剂喷施);施用量均为4ml/穗。
[0101]
营养剂喷施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环境温度≥23℃时进行。
[0102]
每处理20株,采收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gaba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8所示。
[0103]
表8
[0104][0105][0106]
采前不同喷施时间番茄品质的影响显著;其中采前6d喷施果柄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蛋白、vc、gaba含量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采前3d喷施果柄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最高。
[0107]
实施例9
[0108]
以20mm gaba+8mm cacl2+0.05w%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复配,调节ph至6.0,作为营养剂,于花后15d(施用量均为2ml)和采收前6d喷施第二穗果柄(施用量均为4ml)。以仅于花后15d喷施(control1)、仅采收前6d喷施(control2)作为对照。
[0109]
营养剂喷施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环境温度≥23℃时进行。
[0110]
每处理20株,采收时每处理随机选取6个大小、生长较为一致的果实,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gaba含量,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9所示。
[0111]
表9
[0112][0113]
相对于单独喷施,采前和幼果期叠加喷施既可提高番茄单果重,又可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gaba含量。
[011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1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