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81619发布日期:2022-01-29 06: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在秧苗选种培育好之后,通过便捷插秧装置将秧苗插入水田中;所述便捷插秧装置包括:若干根连接梁(2),其固定连接在机架(1)内,所述机架(1)包括第一外围柱(101)、第二外围柱(102);两组丝杠(3),其架设在第一外围柱(101)上,且贯穿连接梁(2);若干根夹击梁(5),其螺纹连接在丝杠(3)上,通过丝杠(3)的转动带动夹击梁(5)接近或远离对应的连接梁(2);若干组半夹持组件,每组半夹持组件分别对称安装在夹击梁(5)与连接梁(2)的对应位置、夹击梁(5)与第一外围柱(101)的对应位置;插入半筒(9),其固定安装在半夹持组件底部,两个插入半筒(9)合成的空心圆台用于插入秧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两个第一外围柱(101)和两个第二外围柱(102)构成的口字形边框,所述第二外围柱(102)上还等分设置有两个增接通孔(1021),增接通孔(1021)用于将若干个便捷插秧装置通过连接件衔接组合,连接件采用螺栓或销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四个边角位置还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该伸缩杆(10)借助液压缸驱动控制,用于抬升或者降低机架的整体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围柱(101)和连接梁(2)的对应位置还贯穿设置有两组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内架设有丝杠(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夹击梁(5)在尺寸上与连接梁(2)保持一致,且夹击梁(5)在对应第一通孔(4)的位置同样开设有螺纹孔(501),丝杠(3)与该螺纹孔(501)相互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半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夹击梁(5)、连接梁(2)或第一外围柱(101)上的第一基块(6),对应的两个第一基块(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601);弧形槽(601)内固定连接收纳块(7),收纳块(7)的内部滑动设有一卡接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进行步骤一之前还需要进行下述步骤:1)选取饱满无病害的水稻种子,用浸种液在温度为37℃条件下浸种10h,播于秧田上;每升所述浸种液包括沼液500ml、次氯酸钠溶液75ml、甜菜碱55g、脯氨酸0.8g,余量为水;使用的时候,浸没种子就可以;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32%;2)当水稻秧苗长至一至二叶期,以每平米110ml的量喷施秧期肥;所述秧期肥包括40重量份生姜汁、12重量份芦荟提取液、1.5重量份甲壳低聚糖、0.9重量份大蒜提取液和1重量份鱼腥草提取液;3)秧苗长至五至六叶期,借助便捷插秧装置将秧苗移栽入撒有种植基肥的大田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在进行步骤3)之后还需要进行下述步骤:水稻苗开始分蘖时,追施分蘖肥;所述分蘖肥包括沼渣15重量份、稻壳10重量份、腐殖酸10重量份、豆粕10重量份;水稻苗开始杨花时,追施花期肥;花期肥包括35重量份沼液、10重量份微晶纤维素、7重量份芦荟提取液、1重量份蔗糖、16重量份甲壳素;水稻苗开始灌浆时,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灌浆肥包括20重量份沼液、6重量份硼砂、2重量份甜菜碱、15重量份海藻粉和1重量份甘油;每升所述叶面肥包括650ml沼液、10g复合氨基酸、25g腐植酸钠、1g微量元素、15g维生素、20g柠檬酸;复合氨基酸包括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按等质量比混合;收获。9.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驱动控制便捷插秧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液压缸、伸缩杆(10)、电机、测定单元、启动单元和丝杠(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测定单元为压力监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基块(6)与插入半筒(9)之间,用于实时获取第一基块(6)底部的所受的压力信息,并将压力信息传输到处理器;启动单元用于用户启动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当按下启动单元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此时启动单元会向处理器传输启动信号,处理器会向液压缸传输启动信号,此时液压缸带动伸缩杆(10)收缩,此时带动机架(1)整体下沉,此时两个插入半筒(9)合成的圆台会插入稻田的泥地内,此时测定单元会检测到压力信息,压力信息传向处理器,处理器在压力信息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会自动产生松开信号,处理器用于结合电机、丝杠(3)、液压缸和伸缩杆(10)对松开信号进行下苗处理,具体下苗处理步骤为:步骤一:处理器用于将松开信号传输到电机;步骤二:电机接收处理器传输的松开信号自动带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夹击梁(5)远离连接梁(2);步骤三:当两个插入半筒(9)合成的圆台自动分开一段预设的距离时,电机停止转动;步骤四:液压缸带动伸缩杆(10)顶升,将机架(1)整体抬起,行程停止后;步骤五:此时电机带动丝杠与步骤二的反向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夹击梁(5)接近连接梁(2),此时两个插入半筒(9)重新合成圆台;步骤六:完成整个下苗过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水稻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在秧苗选种培育好之后,通过便捷插秧装置将秧苗插入水田中;该便捷插秧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根连接梁;机架内的第一外围柱与连接梁呈平行设置;第一外围柱和连接梁的对应位置还贯穿设置有两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架设有丝杠;丝杠具体由电机控制;本发明在需要工作时,根据稻田的大小,将对应的若干个机架连接组合,之后将所有的启动单元整合为一个启动单元;在平整土地上,将任意一个卡接块拨回到第二收纳槽内;将秧苗插入卡在两个卡接块之间;之后将整体的机构架设到稻田内;启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自动驱动该装置完成插秧过程。程。程。


技术研发人员:尹朝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河县绿色农产品协会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