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

文档序号:28681534发布日期:2022-01-29 06:2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

1.本发明涉及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 培天麻的技术。


背景技术:

2.天麻林下种植是一种最理想的原生态种植方式,但是我国大部分产 区,比如湖北五峰县,大别山的罗田,金寨等地,基本是开荒种植天麻或 者大田种植天麻。原因在于传统方法林下种植天麻受到很多自然因素制约 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原木菌棒需要提前半年至一年培养,培养成功才能 种植天麻。林下培养菌棒常因为天旱缺水而菌棒培养不成功,高山因林下 温度不足也影响菌棒成熟,总之因温度、湿度不足导致菌棒培养不好使天 麻栽培不成功,林下栽培天麻就地取材,就地砍树,而树砍了就没有林 了,所以高山种植天麻只有砍树带开荒。而这种方法进行规模化生产是违 法的、行不通的,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 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 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包括准备阶段和后期阶 段,所述准备阶段包含有准备蜜环菌包、选取天麻种子和布设种植环境三 个步骤,所述后期阶段包含有播种、维护和采挖阶段,所述准备蜜环菌包 步骤在选取天麻种子和布设种植环境两个步骤之前。
6.所述准备蜜环菌包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7.a1:蜜环菌包中原料配方有两个:
8.1):新鲜杂木屑70%,玉米面15%,麸皮12%,豆粨粉1%,芝麻饼粉 1%,石膏粉1%。含水量65%
±
1%;
9.2):杏鲍菇、金针菇废料50%,不能发酵;粗木屑30%,麸皮或玉米 面18%,豆粨粉1%,芝麻饼粉1%,含水量65%
±
1%;
10.a2:原料装袋中使用的塑料袋规格为16*35*5.5c乙烯菌袋,采用窝 口生产技术制作,两头齐平,中间有通气孔,菌包整体结构松紧一致,上 下菌龄一致,封口为窝口海绵塞封口,生产出的蜜环菌包为圆柱状,尺寸 规格为φ10~11cm,长度为20cm,并分为长包和短包,长包和短包的规格分 别为2.5-3kg和1~1.3kg。
11.所述选取天麻种子包括如下部分:
12.b1:天麻种子分为零代天麻种和一代天麻种。
13.所述布设种植环境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14.c1:搭好遮阴棚,棚高高于3m,遮阴物采用斑茅草苫,遮阴棚要求 无阳光射入;
15.c2:对遮阴棚内部土地进行整地,整地要求厢中间高于两边10cm以 上。
16.所述播种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17.d1:遮阴棚内每亩土地准备菌包350

*12个=4200个,新鲜树枝叶 350*15kg=5250kg,将树枝叶进行粉碎处理为10cm的碎段,树种以阔叶树 为主,包括速生树种杨柳、刺槐、梧桐、果树弃枝、疏林剔下的杂灌木, 树枝不足可用部分玉米芯代替,玉米芯须泡胀使用;
18.d2:每亩天麻种子零代种的播种量为350kg,一代天麻种的播放量为 700kg;
19.d3:开厢1m宽,净播种面积约60cm宽。按1

摆12个截成两段的 菌包,空隙铺树枝条一层,撒土一层填空,天麻种子尾部插入菌包中间孔 内,1

用零代种1kg,或一代种2kg,约填树枝15kg以上,大枝可加量 至20kg左右,上面盖土10cm厚。
20.所述播种步骤还包括如下部分:
21.e1:选取花式塑料周转筐,花式塑料周转筐规格为61*42*31,净 57*38*30,以长方形品字型堆叠,即第二层筐架在第一层筐的空隙,以筐 的两端为支点,再架上层筐,如此重叠,高度可码5层,两排之间留 60cm走道;
22.e2:筐内铺一张薄膜,底层和周边刺孔;
23.e3:填充料制备,木屑加沙,杂木屑或落叶松木屑,按体积2:1拌 匀;谷壳,泡胀;玉米芯,碎颗粒,泡胀,拌土,体积1:1;食用菌废料 拌土,体积1:1;
24.e4:选取新鲜树枝条,切枝机打成长10cm左右的节;
25.e5:在铺好薄膜的筐底撒1cm厚的填充物,以上四种任取一种或混合 使用,将菌包切成两段,去掉塑膜,一层用3个菌包切6段,把天麻种尾 部插入菌包孔内,一层共用天麻种约9个;空处填树枝条,一层枝条一层 填充物,填满播第二层,每筐播种两层,表面盖一层填充物。筐面留约7cm空隙,种植总厚度为24cm。
26.所述维护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27.f1:在4~5月份进行播种,地温维持在12℃以上,壤含水量保持在 60-65%;
28.f2:6月份至7月中旬,天麻块茎膨大,水分要求适度,土壤含水量 保持55%左右,天旱无雨可适度浇水,浇水须在早间低温时进行;
29.f3:7月下旬至8月份,高温季节,天麻即将形成,不能浇水,土壤 含水量维持在40-50%,疏通排水沟;
30.f4:9月份以后,天麻进入成熟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35-50%,注意 排水,不积水。
31.所述采挖步骤包括如下部分:立冬之后进行采挖天麻。
3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有益效果在 于:采用代料栽培的方式进行天麻养殖的方式,天麻代料大田栽培将从成 本、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大大节省,并缩短周期,明显提高经济效益,还 解决了规模化栽培的原料与生态矛盾问题,通过人工菌包代料栽培,天麻 大田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33.提高天麻栽培过程中的产量,节约生产投入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 益,运行过程中简单直接。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的操作 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
ꢀ“
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 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7.参照图1,一种改良蜜环菌包规模化栽培天麻的技术,包括准备阶段 和后期阶段,所述准备阶段包含有准备蜜环菌包、选取天麻种子和布设种 植环境三个步骤,所述后期阶段包含有播种、维护和采挖阶段,所述准备 蜜环菌包步骤在选取天麻种子和布设种植环境两个步骤之前。
38.所述准备蜜环菌包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39.a1:蜜环菌包中原料配方有两个:
40.3):新鲜杂木屑70%,玉米面15%,麸皮12%,豆粨粉1%,芝麻饼粉 1%,石膏粉1%。含水量65%
±
1%;
41.4):杏鲍菇、金针菇废料50%,不能发酵;粗木屑30%,麸皮或玉米 面18%,豆粨粉1%,芝麻饼粉1%,含水量65%
±
1%;
42.a2:原料装袋中使用的塑料袋规格为16*35*5.5c乙烯菌袋,采用窝 口生产技术制作,两头齐平,中间有通气孔,菌包整体结构松紧一致,上 下菌龄一致,封口为窝口海绵塞封口,生产出的蜜环菌包为圆柱状,尺寸 规格为φ10~11cm,长度为20cm,并分为长包和短包,长包和短包的规格分 别为2.5-3kg和1~1.3kg。
43.所述选取天麻种子包括如下部分:
44.b1:天麻种子分为零代天麻种和一代天麻种。
45.所述布设种植环境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46.c1:搭好遮阴棚,棚高高于3m,遮阴物采用斑茅草苫,遮阴棚要求 无阳光射入;
47.c2:对遮阴棚内部土地进行整地,整地要求厢中间高于两边10cm以 上。
48.所述播种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49.d1:遮阴棚内每亩土地准备菌包350

*12个=4200个,新鲜树枝叶 350*15kg=5250kg,将树枝叶进行粉碎处理为10cm的碎段,树种以阔叶树 为主,包括速生树种杨柳、刺槐、梧桐、果树弃枝、疏林剔下的杂灌木, 树枝不足可用部分玉米芯代替,玉米芯须泡胀使用;
50.d2:每亩天麻种子零代种的播种量为350kg,一代天麻种的播放量为 700kg;
51.d3:开厢1m宽,净播种面积约60cm宽。按1

摆12个截成两段的 菌包,空隙铺树枝条一层,撒土一层填空,天麻种子尾部插入菌包中间孔 内,1

用零代种1kg,或一代种2kg,约填树枝15kg以上,大枝可加量 至20kg左右,上面盖土10cm厚。
52.所述播种步骤还包括如下部分:
53.e1:选取花式塑料周转筐,花式塑料周转筐规格为61*42*31,净 57*38*30,以长方形品字型堆叠,即第二层筐架在第一层筐的空隙,以筐 的两端为支点,再架上层筐,如此重叠,高度可码5层,两排之间留 60cm走道;
54.e2:筐内铺一张薄膜,底层和周边刺孔;
55.e3:填充料制备,木屑加沙,杂木屑或落叶松木屑,按体积2:1拌 匀;谷壳,泡胀;玉米芯,碎颗粒,泡胀,拌土,体积1:1;食用菌废料 拌土,体积1:1;
56.e4:选取新鲜树枝条,切枝机打成长10cm左右的节;
57.e5:在铺好薄膜的筐底撒1cm厚的填充物,以上四种任取一种或混合 使用,将菌包切成两段,去掉塑膜,一层用3个菌包切6段,把天麻种尾 部插入菌包孔内,一层共用天麻种约9个;空处填树枝条,一层枝条一层 填充物,填满播第二层,每筐播种两层,表面盖一层填充物。筐面留约 7cm空隙,种植总厚度为24cm。
58.所述维护步骤包括如下部分:
59.f1:在4~5月份进行播种,地温维持在12℃以上,壤含水量保持在 60-65%;
60.f2:6月份至7月中旬,天麻块茎膨大,水分要求适度,土壤含水量 保持55%左右,天旱无雨可适度浇水,浇水须在早间低温时进行;
61.f3:7月下旬至8月份,高温季节,天麻即将形成,不能浇水,土壤 含水量维持在40-50%,疏通排水沟;
62.f4:9月份以后,天麻进入成熟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35-50%,注意 排水,不积水。
63.所述采挖步骤包括如下部分:立冬之后进行采挖天麻。
64.本发明中,设置有两组栽培方式,栽培过程中使用到蜜环菌包,蜜环 菌包设置有两组原料配方,蜜环菌包采用窝口生产技术制作,两头齐平, 中间有通气孔,菌包整体结构松紧一致,上下菌龄一致,封口为窝口海绵 塞封口,生产出的蜜环菌包为圆柱状,尺寸规格为φ10~11cm,长度为 20cm,并分为长包和短包,长包和短包的规格分别为2.5-3kg和 1~1.3kg;
65.在种植过程中,将蜜环菌包截成两端,然后再次在蜜环菌包上种植天 麻种子,种植环境主要设置在遮阴棚中,在遮阴棚中进行种植天麻种子, 也可以通过花式塑料周转筐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分时段进行维护, 保持种植环境中的温度和水分含量。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 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