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28584发布日期:2022-01-05 01: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农业育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蘑菇育苗采用农业尤为重要,其中对于蘑菇育苗和其他育苗差异角度,且过程及其繁琐;首先预湿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其次建堆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再而进行翻堆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6d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先在外层料上喷水,然后上下内外交替翻料,同时把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全部撒入料内混合均匀。翻堆后重新建堆,宽为1.7m,高度不变。在建堆中心线上,按间隔0.5m打直径2~3cm的孔,以利透气散发氨气,堆顶覆膜以利升温。经过2d料堆温度上升到70~80℃时,揭开薄膜,增加料内通气性;第二次翻堆一般在第一次翻堆后4~5d进行,方法同上。翻堆时加入0.5kg三氯杀螨砜,1.5kg多菌灵,防治螨类及杂菌。料堆宽度变窄为1.5m,高度不变,覆盖塑料薄膜。翻堆2d后掀开料堆顶部部分塑料薄膜,同时卷起四周底部塑料薄膜,进行透气发酵;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4d进行,此次翻堆要求均匀喷洒2.5%敌敌畏0.5kg,40%甲醛溶液2kg,调节ph8,调整料含水量为65%~70%。此次建堆宽度为1~2m,高度为0.8~1m,以利透气,降低料堆温度,培养大量的放线菌;最后进行发菌,播种后1~5d,以保温保湿为主,在菌丝萌发正常的情况下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封住料面。发菌6~10d,菌丝已基本封面,随着菌丝吃料的深入,逐渐加大通风量。发菌11~18d,当菌丝长至料层1/2时,要及时打孔通气,同时加大通风量,增加料内氧气含量。当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准备覆土。
3.现有的蘑菇育苗均采用堆放形式育苗,在狭小的空间内,空气流通性差,使得蘑菇菌丝无法汲取到足量的氧气,导致蘑菇菌丝出现生长缓慢的问题;其次由于采用堆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上下端的蘑菇育苗成熟期不同,从而难以进行大面积一次性移植,且菌丝成熟后,堆叠不方便搬运,从而造成了育苗时间不能进行统一,浪费人力物力。
4.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蘑菇育苗均采用堆放形式育苗,在狭小的空间内,空气流通性差,使得蘑菇菌丝无法汲取到足量的氧气,导致蘑菇菌丝出现生长缓慢的问题;其次由于采用堆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上下端的蘑菇育苗成熟期不同,从而难以进行大面积一次性移植,且菌丝成熟后,堆叠不方便搬运,从而造成了育苗时间不能进行统一,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包括多个等间距的承载环板,多个所述承载环板中央通过支架转动设置有同一根固定杆,最下端的所述承载环板底面设置有用于移动设备的轮组机构,所述承载环板上端设置有多个种植篮,所述承载环板和种植篮之间设置有可根据苗种重量自动调节苗种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多个滑块,所述承载环板上端开设有竖向渐深的螺旋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螺旋槽内部,其中一块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旋槽首尾端,每个所述滑块上竖向套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滑杆,所述滑杆底部滑动设置在承载环板内部开设的同一水平滑环槽内,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自铰接的铰接杆,两个所述铰接杆自铰接点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种植篮,所述铰接杆端头竖向滑动设置在滑杆上端,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铰接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用于配合同一块滑块上的两个滑杆外侧套设的铰接杆开合角度的缺口,其中固定在螺旋槽首尾端的滑块内其中一个竖向套设的滑杆穿过滑环槽底面且与承载环板转动连接,承载环板下端的所述滑杆外壁套设有用于克服苗种重力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杆外壁,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环板底部。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块和滑块外侧壁竖向开设有t卡槽,所述t卡槽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卡接铰板,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卡接铰板中间铰接有两个自铰接的铰接杆,且种植篮同样固定设置在两个铰接杆自铰接点的转轴上。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承载环板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承接废水的环槽;所述环槽中央转动设置在固定杆外壁,所述固定杆采用中空设置,靠近环槽上端的所述固定杆侧壁开设有过水孔,所述固定杆内壁转动设置有用于切换过水孔开启和关闭的中空阀门杆,所述中空阀门杆侧壁开设有用于配合过水孔的开关孔。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轮组机构包括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转动设置在最下端的环槽下端面,两组对角线上的所述万向轮与环槽连接的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内部还套设在中空阀门杆外壁。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底部同轴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滑杆竖向跳动的限制圆板,位于限制圆板上端的所述滑环槽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限制圆板上下位置的环圆板。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空阀门杆外壁采用减摩材料。
12.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方法,该移动式农业育苗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3.步骤一:将需要进行育苗的种子进行初步处理,按照育种需要进行除杂筛选,且采用药物进行前期维护;
14.步骤二:将筛选准备好的种子种植到本发明的开始聚集在一起的种植篮中,随着种子的生长,种苗质量开始增加,种植篮根据育苗重力开设缓慢增加育苗间距,使得种苗能获得更多氧气,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15.步骤三:当种子达到预计植株时,将种苗进行移植,随着种苗的减少,本装置开设将种植篮缓慢收缩聚拢,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打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扭簧限制滑杆的转动,使得在播种时种植篮聚集在一起方便人员打理,其次种植篮中育苗基料和蘑菇生长的重力来克服扭簧对滑杆的扭力,随着育苗时间的
增加,蘑菇增长重力增加,从而将种植篮自动分开,从而使得蘑菇获得更好的育苗环境,从而加快育苗时间,且蘑菇菌丝相互独立,生长环境相似,也能保证育苗的统一性;其次每次打水后都能使得种植篮处于远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基料的湿润度检测标准,从而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
18.2.本发明通过转动下端中空阀门杆,使得开关孔与固定杆上的过水孔进行重合,即可完成环槽内的废水排放,其中种植篮的间距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菌种出现变异,从而影响其他菌种,导致其他菌种出现污染的问题,其次环槽将上端废水承接住,避免造成下端菌种出现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侧俯视单层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侧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承载环板总体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方法流程总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承载环板10,固定杆11,种植篮12,滑块13,螺旋槽14,滑杆15,滑环槽16,铰接杆17,限位块18,缺口19,t卡槽20,卡接铰板21,环槽22,过水孔23,中空阀门杆24,开关孔25,万向轮26,皮带27,限制圆板28,环圆板29,扭簧3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包括多个等间距的承载环板10,多个承载环板10中央通过支架转动设置有同一根固定杆11,最下端的承载环板10底面设置有用于移动设备的轮组机构,承载环板10上端设置有多个种植篮12,承载环板10和种植篮12之间设置有可根据苗种重量自动调节苗种间距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多个滑块13,承载环板10承载环板10上端开设有竖向渐深的螺旋槽14,滑块13滑动设置在螺旋槽14内部,其中一块滑块13固定设置在螺旋槽14首尾端,每个滑块13上竖向套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滑杆15,滑杆15底部滑动设置在承载环板10内部开设的
同一水平滑环槽16内,每两个相邻的滑块13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自铰接的铰接杆17,两个铰接杆17自铰接点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种植篮12,铰接杆17端头竖向滑动设置在滑杆15上端,滑块13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铰接杆17转动角度的限位块18,限位块18开设有用于配合同一块滑块13上的两个滑杆15外侧套设的铰接杆17开合角度的缺口19,其中固定在螺旋槽14首尾端的滑块13内其中一个竖向套设的滑杆15穿过滑环槽16底面且与承载环板10转动连接,承载环板10下端的滑杆15外壁套设有用于克服苗种重力的扭簧30,扭簧30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杆15外壁,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环板10底部;
32.本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移动到育苗房(如图1所示,本装置只能作为育种架体,不具备一定的环境创造性,只能作为育种平台,不能单独使用),将育种基料,也就是育种床,打包放置到种植篮12中(当基料铺设完毕后尽量扭簧30扭力大于整个设备上端种植篮12的重力分力,保持种植篮12处于聚拢状态,从而使得人们方便进行打理),再将蘑菇种子种植到种植篮12中,将育种房内的环境调节成蘑菇育种状态,且向种植篮12中的基料中打水(由于蘑菇种植本身需要大量水分,且蘑菇育种时还要保证温度适合,由于基料采用腐败有机物作为载体,在温室情况下会快速腐败变质,从而使得内部环境异常恶劣,每次打水种植篮12均会出现分散状态,其中根据种植篮12重力状态也可进行初步判断基料是否处于缺水状态,),随着蘑菇种子开设发菌,缓慢开始生长,种植篮12内的蘑菇和基料开始增长重力开始增加,当种植篮12重力增加使得滑块13重力增加,滑块13下端挤压螺旋槽14内壁,使得滑块13开始沿着螺旋槽14滑动,每两块相邻的滑块13滑动时开始渐渐远离(如图3和4所示,其中一个滑块13被固定在螺旋槽14内,从而使得相互连接的滑块13之间出现了静止点即起始端,其中被固定的滑杆15下端的扭簧30为整个装置的铰接杆17进行折叠的动力源),当蘑菇重量增加,最终使得滑块13与螺旋槽14的挤压力大于扭簧30的扭力,这时设备上端的重力加上蘑菇的重力,滑块13的位移使得铰接杆17之间的自铰接点锐角开始增大(也就是其中固定的滑块13上的其中一根滑杆15克服扭簧30的扭力开始转动,其次滑块13上竖向套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滑杆15能将转动传递给下个铰接杆17),滑杆15转动使得其中一个铰接杆17角度变化,从而一步步地将转动传递到最后一个铰接杆17,最终使得滑块13等间距展开,同时也使得铰接杆17等角度展开(其中铰接杆17端头竖向滑动设置在滑杆15上端,使得滑块13随着螺旋槽下降的同时,铰接杆17也能自动下落,避免设备出现卡死),从而完成了在蘑菇增重后实现自动开启,从而将每个铰接杆17铰接点的种植篮12等间距打开,从而提高蘑菇之间的通风性,提高蘑菇生长环境,提高蘑菇成活率的同时也能加快蘑菇的生长,其次限位块18上的缺口19进一步限制了铰接杆17的展开角度,避免了铰接杆17出现竖直状态,从而出现卡死的问题(其次多层的育苗装置,使得空间利用率更大,且蘑菇育苗时不需要太强的光照,从而保证了本设备的进一步可行性);
33.本发明通过扭簧30限制滑杆15的转动,使得在播种时种植篮12聚集在一起方便人员打理,其次种植篮12中育苗基料和蘑菇生长的重力来克服扭簧30对滑杆15的扭力,随着育苗时间的增加,蘑菇增长重力增加,从而将种植篮12自动分开,从而使得蘑菇获得更好的育苗环境,从而加快育苗时间,且蘑菇菌丝相互独立,生长环境相似,也能保证育苗的统一性;其次每次打水后都能使得种植篮12处于远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基料的湿润度检测标准,从而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
3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限位块18和滑块13外侧壁竖向开设有t卡槽20,t卡槽
20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卡接铰板21,每两个相邻的卡接铰板21中间铰接有两个自铰接的铰接杆17,且种植篮12同样固定设置在两个铰接杆17自铰接点的转轴上;
35.本发明使用时,随着滑块13的滑动,使得外端的铰接杆17也开始展开,从而使得外端的铰接杆17上的种植篮12内的基料和蘑菇菌丝也进一步展开,从而使得本装置获得更大的扩展空间,获得更多的育苗点,其次卡接铰板21竖向滑动设置在t卡槽20内,平衡和滑块13沿着螺旋槽14的下降高度差,从而避免了设备出现卡死的现象。
36.承载环板10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承接废水的环槽22;在每次浇水后必然会出现废水,环槽22中央转动设置在固定杆11外壁,固定杆11采用中空设置,靠近环槽22上端的固定杆11侧壁开设有过水孔23,固定杆11内壁转动设置有用于切换过水孔23开启和关闭的中空阀门杆24,中空阀门杆24侧壁开设有用于配合过水孔23的开关孔25;
37.本发明使用时转动下端中空阀门杆24,使得开关孔25与固定杆11上的过水孔23进行重合,即可完成环槽22内的废水排放,其中种植篮12的间距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菌种出现变异,从而影响其他菌种,导致其他菌种出现污染的问题,其次环槽22将上端废水承接住,避免造成下端菌种出现污染的问题。
38.本使用过程中,当蘑菇菌种一旦形成,在后续移动过程中容易导致菌丝断裂,从而影响蘑菇的生长周期;其次由于采用单颗基料育苗,从而导致了后期移栽时种苗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搬运,育苗房内空间狭小且气味较大,人工搬运工作强度过大,且人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从而导致了人体出现不适的问题;在此希望设置一套自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3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轮组机构包括四个万向轮26,万向轮26转动设置在最下端的环槽22下端面,两组对角线上的万向轮26与环槽22连接的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皮带27,皮带27内部还套设在中空阀门杆24外壁;
40.本发明使用时,当磨辊菌种育苗完成后,推动设备,使得设备下端的万向轮26转动,万向轮26转动通过皮带27驱动中空阀门杆24转动,使得设备在进行移动过程中排水,从而避免将废水都排在育苗房,从而造成育苗房内空气质量更差,且可能造成育苗房内菌种污染的问题出现;其次皮带27相互交叉,使得四个万向轮26转向相同,使得设备移动过程中摆动更小,避免设备出现侧翻的问题。
41.滑杆15底部同轴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滑杆15竖向跳动的限制圆板28,位于限制圆板28上端的滑环槽16内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限制圆板28上下位置的环圆板29;避免了滑杆15在设备移动过程中跳动,使得滑块13跳出螺旋槽14,最终使得种植篮12出现倾斜的问题。
4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中空阀门杆24外壁采用减摩材料;减小设备摩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3.一种移动式农业育苗方法,该移动式农业育苗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44.步骤一:将需要进行育苗的种子进行初步处理,按照育种需要进行除杂筛选,且采用药物进行前期维护;
45.步骤二:将筛选准备好的种子种植到本发明的开始聚集在一起的种植篮中,随着种子的生长,种苗质量开始增加,种植篮根据育苗重力开设缓慢增加育苗间距,使得种苗能获得更多氧气,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46.步骤三:当种子达到预计植株时,将种苗进行移植,随着种苗的减少,本装置开设将种植篮缓慢收缩聚拢,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打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