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池塘大规格一龄缢蛏养成方法

文档序号:29313296发布日期:2022-03-19 20:5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水池塘大规格一龄缢蛏养成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池塘大规格一龄缢蛏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缢蛏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目前传统养殖缢蛏的方法主要有滩涂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
3.滩涂养殖缢蛏属于粗放式养殖,虽然成本相对池塘养殖要低,但养殖过程中缢蛏的生长速度、存活率易受气候、环境影响,风险较大,且该养殖方式中缢蛏主要营养摄取来源是天然饵料,但其主要受潮水影响,如果天然饵料因潮水的不稳定而不能满足缢蛏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就难以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传统的池塘缢蛏养殖中以混养其它经济水产动物为主,例如混养虾、鱼等,主要通过投喂饵料达到养殖营养需求和肥水的目的,但此方式容易造成池塘水质败坏或者失控。并且池塘养殖中缢蛏属于高密度养殖,缢蛏又属于底栖贝类,因而传统的池塘养殖方法容易造成池塘底部缺氧和有害物质的沉积,环境的恶化会导致缢蛏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等问题。
4.市场上销售的通过传统缢蛏养殖方法养成的当年缢蛏个体规格普遍偏小,且不够饱满,肥满度低,缢蛏的营养价值与个体经济价值无法充分发挥,一龄个体壳长为4-5cm,规格为40-50个/500g,二龄蛏个体壳长只能达到6-7cm,规格为25-35个/500g。因此,养殖出具有大规格个体性状的缢蛏仍然是现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池塘大规格一龄缢蛏养成方法,其目的是针对上述当年蛏苗养成大规格商品蛏的养殖难题,提供了可以使缢蛏个体快速成长、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同时,实现生态混养,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影响的缢蛏养殖方法。
6.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组成的:
7.一种海水池塘大规格一龄缢蛏养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蛏床建设:养殖开始前,构筑正好挖出供虾、蟹、鱼栖息的环沟型池塘,并可在每次晒塘时为其他养殖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
9.(2)蛏塘消毒:放苗前,对环沟型池塘进行清塘消毒,然后放进肥水。
10.(3)投苗播放:投放蛏苗,养殖蛏苗并调水施肥,晒塘;
11.(4)生产管理:投喂不同规格的虾饲料或冰鲜饵料,正常地进行增氧、投饵、晒塘养殖管理;
12.(5)收捕:缢蛏长到一定长度,即可排水起捕出售,对虾长到一定长度,开始用地笼分批捕捞、出售。
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环沟型池塘的底面用底泥排列构筑高35厘米,宽3.5~4米的蛏床,蛏床占虾塘面积为15%。
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2)中,2月放苗,放苗前每亩用100斤浸泡后的茶籽饼进行全环沟型池塘泼洒清塘消毒,并于一周后放进肥水。
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2月春节过后,每亩池塘投放15斤蛏苗,每斤蛏苗2000粒左右;2月至4~5月,养殖蛏苗并调水施肥;4~5月放养虾苗前换水晒塘一次,进水后一周每亩池塘可放养虾苗3-5万尾;5月份后,每亩池塘放养25-50克/只的青蟹苗10-15只,混养青蟹的目的是清除死蛏弱蛏、死虾弱虾,及时切断病原,可有效预防养殖动物的病害发生。
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4)中,通过投喂的人工饵料和养殖虾蟹鱼的排泄物,可以增加水体的肥力、促进缢蛏生长所需的单胞藻繁殖生长、保持良好的水色和满足缢蛏生长摄食需要。
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4)中,每月两次的干露又能预防浒苔爆发和病害发生,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防病,即可达到生态平衡。
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5)中,当缢蛏平均体长达到6~7厘米以上,即可排水起捕出售,对虾体长至8厘米时,开始用地笼分批捕捞、出售,年对虾产量300斤/亩。
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当年即可养成大规格缢蛏。
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2)的清塘为彻底清塘,并采用科学晒塘,防止缢蛏病害的发生。
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养殖当年缢蛏为主、虾蟹鱼为辅的多品种混养模式。
22.有益效果:养殖到当年的8-9月,池中养殖的一龄缢蛏即能达到25-35个/斤的大规格缢蛏,规格达到了常规技术的二年龄缢蛏的大小,缩短了一年的养殖时间,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产出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效、适用等特点,能缩短大规格缢蛏的养殖周期,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通过广泛的推广应用可以增加缢蛏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中环沟型池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环沟型池塘的的截面图。
25.图3为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成蛏尺寸示意图。
26.图4为池塘常规养殖技术养成的二龄蛏尺寸示意图。
27.图5为四种养殖技术下的成蛏平均壳长和个体重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9.如图1所示,a为滩涂养殖一龄缢蛏,b为池塘养殖一龄缢蛏,c为运用本专利技术所养殖得到的一龄缢蛏;图2为二龄缢蛏。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c个体明显大于a、b个体,且已经达到传统养殖方法的二龄缢蛏个体水平,称重得到规格为27个/500g左右,说明池塘大个
体一龄缢蛏高效养殖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注:图中所用到的缢蛏均为随机取得,可以代表各养殖方式情况下缢蛏的个体大小。)
30.图3为分别选取各组缢蛏样本60个进行壳长与体重的测量后得到的各组平均壳长与平均体重,通过方差分析后得出新型技术养殖的缢蛏壳长与滩涂蛏和池塘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二龄蛏无显著差异(p》0.05);体重方面新型技术养殖的缢蛏与滩涂蛏和池塘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二龄蛏无显著差异。
31.图4为池塘常规养殖技术养成的二龄蛏的长度尺寸,经常规养殖成的二龄蛏壳长约在6~7厘米以上。
32.如图5所示,通过选取经滩涂、池塘、新型技术养殖的一龄缢蛏壳长与常规养殖二龄蛏进行对比,滩涂池塘养殖的壳长平均在5厘米以上,而新型技术养殖的一龄缢蛏的平均壳长与平均体重都达到了常规养殖的二龄蛏的水平,达到了7厘米以上,证明池塘、滩涂养殖的一龄蛏的规格较新技术养殖规格偏小,并且通过新型技术养殖的一龄缢蛏壳长与经常规养殖成的二龄蛏壳长无显著差异。
33.实施例:
34.1、虾塘选择与清整
35.(1)水源水质:自然纳潮为主与机器抽水为辅,水质无污染,海水比重1.008~1.015之间,水温3~32℃,ph值7.6~8.5。
36.(2)虾塘底质:软泥质或泥沙混合质塘底,有环沟型的新、老虾池均可,老虾池必须彻底清淤后方可养殖。
37.(3)面积水深:虾池面积一般20~40亩左右,便于管理,有效水深1.5~2.0米,蛏床水位0.8~1.2米,最低水深40~60厘米。
38.(4)蛏床建设:选择边滩和中滩,提前20天翻耕,筑成宽3.5~4.0米、高35~50厘米、长若干的蛏床,床间距根据池塘大小及设计产量决定,环沟深60~80厘米,便于排水和操作管理。放苗前15天左右,纳海水淹没蛏床,浸泡3~5天,后翻耙20~30厘米并整平。蛏床占虾塘面积以15%较为适宜。
39.(5)清池消毒:放苗前15天左右,用茶子饼50ppm清塘消毒。
40.(6)施肥培饵:播苗前7天左右,经60~80目筛绢网滤纳入新水20~30厘米,每亩施尿素5公斤或其它氮肥5~8公斤、磷肥0.5公斤,繁殖饵料生物。
41.2、蛏苗播种
42.(1)播种时间:一般2月中旬到3月上旬,大潮汛前播苗,以便播苗后能及时向池内进水。
43.(2)播养密度:按虾塘水面计,一般亩播壳长2~2.5厘米、规格3000~5000粒/公斤、壳不破碎、健壮、闭壳迅速、大小均匀的蛏苗5~7.5公斤,折合蛏床播苗250~400粒/平方米。
44.(3)播种办法:苗运到后阴凉半小时左右并振动苗筐几下,使水管收缩,提高钻潜率。播苗时,蛏床表面蓄水2~3厘米,也可露空,根据蛏床面积及放苗量将苗均匀撒播在蛏床表面。忌大风大雨天播苗;发现大量未潜居的死苗要及时补苗。
45.(4)混养种类:养缢蛏的池塘可以混养对虾、鱼类、极少量青蟹(10-15只/亩)等,混养品种的选择及放养密度根据具体的池塘条件、生产计划、管理水平等决定。混养青蟹可及
时清除死蛏弱蛏、死虾弱虾,切断病原,可有效预防养殖缢蛏和对虾的病害爆发。
46.3、生产管理
47.(1)适时调水:播放蛏苗后,床面水深20~30厘米即可,每周加水20~25厘米,以后视水色情况,适时适量换水、肥水,保持水质清新活嫩;调水施肥养殖蛏苗至4-5月份的放养虾苗前换水晒塘一次,进水后一周即可放养虾苗3-5万尾/亩。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淡水。追肥一般亩施尿素2~4公斤或其它氮肥2.5~5公斤、磷肥0.25~0.5公斤,少施勤施,晴天近中午施。
48.(2)定期干露:大汛潮期,通过排水使蛏床面干露1至3小时,来潮后立即纳入新鲜海水。一般每10天到15天左右一次,最好在早晚进行,若中午干露,要防积水烫伤蛏苗。
49.(3)清除杂藻:危害较大的藻类有一些甲藻类及浒苔等。部分甲藻形成水华,会危及养殖生物,导致养殖失败。平时注意观察水色和透明度变化,监测藻类种类,一旦甲藻大量繁殖,就采取大换水或泼洒药物等措施予以控制;浒苔及刚毛藻等丝状藻类是滤食性贝类养殖池塘常见的敌害生物,透明度大的池塘易繁生,一旦爆发,池水很难肥起来,危害严重,一旦发现就采取人工捞取或泼洒药物予以杀灭。彻底清塘和定期干露一般不会出现浒苔爆发。
50.(4)虾、鱼、蟹等投喂:虾以配合饵料为主,保证对虾吃饱;海水鱼以冰鲜杂鱼为主要饵料,根据养殖生物存池量决定投饵量;各种饵料不要投放在养殖缢蛏的蛏床上。虾、鱼养殖投喂不同规格的虾饲料或冰鲜饵料,正常进行增氧、投饵、晒塘等养殖管理,待对虾体长8厘米时,开始用地笼分批捕捞、出售,年对虾产量300斤/亩。
51.(5)投饵: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产量的提高,可能出现缢蛏天然饵料不足现象,因此,养殖户经常要投喂部分人工代用饲料,以补充天然饵料之不足。要根据天然饵料的多寡决定投喂量,注意适量投喂,过量投喂不但浪费,还会败坏水质、底质,引起病害。人工代用料粉碎粒度要细,粒径尽量要小,使饵料尽量延长悬浮时间,饵料要投在蛏床上方水域。
52.(6)改良水质底质:根据水质、底质情况,特别在7、8月份高温期,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及水质、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底质及池塘生物状况,抑制有害物质及有害生物的大量发生。
53.4、收捕
54.经5~7个月养殖,于8月或9月中下旬左右,缢蛏平均体长达到6~7厘米以上、50~70只/公斤,个体肥满,即可排水起捕出售。
55.本发明提供了可以使缢蛏个体快速成长、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同时,实现生态混养,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影响的缢蛏养殖方法。
5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