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5608发布日期:2021-11-06 04:5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虫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


背景技术:

2.桑天牛主要危害桑、榆、柑橘、无花果、海棠、苦楝、枇杷、杨、柳、紫荆、紫藤、白蜡、女贞、构树等,桑天牛成虫以嫩枝树皮和嫩叶为食,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或木质部内,向上或向下蛀食,隧道内无粪屑,隔一定距离向外蛀通气排粪屑孔,以排出大量粪屑,削弱树势,严重者将导致树木枯死。
3.桑天牛一般两年发生1代,其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在6

7月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一般在夜间活动,取食桑、构树等新枝树皮、嫩叶、嫩芽以补充营养。桑天牛多产卵于一至两年生枝条上,先将枝条表皮咬成“u”形或“川”字形刻槽,并在刻槽内产卵。卵经2周左右开始孵化,初孵幼虫一般先向上蛀食,再沿枝干木质部向下蛀食,若植株矮小,幼虫下蛀可达植株根际。幼虫生育期蛀道一般长80~180cm,在蛀道内,幼虫每隔一定距离即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以将粪便和木屑由排粪孔向外排出。低龄幼虫粪便红褐色细绳状,老熟幼虫的粪便为锯屑状;排泄孔内径和孔间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长。幼虫老熟后选择适当位置做成蛹室,并在蛹室中化蛹。蛹室通常长40~50mm、宽20~25mm;蛹期一般为15~25d,羽化后的成虫在蛹室内停留5~7d后,咬破羽化孔向外钻出。
4.因为桑天牛生活史中绝大部分时间钻蛀在树干或树枝内部,使用常规药剂喷雾防治对桑天牛的防治效果不佳,使用药剂熏蒸或药棉封堵又对树体和环境污染较大,所以人工钩除桑天牛幼虫是一种既简便有效又生态环保的防治方法,但目前市场上尚未发现便于捕捉桑天牛幼虫的工具,因此亟需一种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来防治桑天牛,降低桑天牛虫口密度,继而保护绿化林业树木健康生长,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包括:
6.手柄,开设有安装槽;
7.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上方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8.锯子,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9.铲刀,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10.刀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11.铁丝钩,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铁丝钩的下部蜷缩设置有铁丝,所述铁丝尾端设置有弯钩。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还包括:
13.镊子,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1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还包括:
15.若干固定装置,所述若干固定装置间隔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若干固定装置与所述锯子、所述铲刀、所述刀片、所述铁丝钩以及所述镊子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每一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17.齿轮环,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18.连接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齿轮环底部,用于与所述锯子、所述铲刀、所述刀片、所述铁丝钩或所述镊子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所述齿轮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径。
2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所述手柄还包括:
21.限位槽,呈z字形,所述限位槽的上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侧壁,且与所述固定装置相对应布置,所述限位槽的下部延伸至所述手柄的下方,且连通所述手柄的外部;
22.限位装置,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固定装置配合布置,底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底部。
2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24.呈z字形的限位板;
25.限位扭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板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2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27.限位支撑柱,套设于所述限位扭簧内,所述限位支撑柱沿其周向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扭簧相配合的螺旋槽,用于支撑所述限位板进行旋转。
28.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29.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定位柱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定位柱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对应插入所述限位支撑柱两端开设的定位槽内。
3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还包括:
31.弹出扭簧,套设于所述齿轮环内,并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所述弹出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3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33.(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通过在手柄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锯子,工作人员能够在树干上的新鲜排粪孔处用锯子锯开木质部深处的蛀道或者截断较粗的枝条,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沿着蛀道取出幼虫,且对树体损伤较小;
34.(2)通过在安装槽内安装铲刀,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铲刀切开树木主干上的树皮、韧皮部、木质部等植物组织或较粗的枝条以露出蛀道,并取出蛀道内的桑天牛幼虫,降低桑天牛幼虫的存活率;
35.(3)通过在安装槽内安装刀片,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刀片进行细节操作、对较细枝条或蛀道较浅的枝条进行切割,以跟踪桑天牛幼虫的轨迹进而露出蛀孔内的桑天牛幼虫,且也避免对树木造成较大的机械伤害;
36.(4)通过在安装槽内安装铁丝钩,且铁丝钩的前侧蜷缩设置有铁丝,铁丝尾端设置
有弯钩,从而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蜷缩的铁丝延长铁丝钩的长度,以钩出位于不同深度蛀道内的桑天牛幼虫,且也不用继续对树木进行切割,避免对树木造成较大的机械伤害;
37.(5)通过在安装槽内安装镊子,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镊子取出距离蛀道入口较近的桑天牛幼虫或将铁丝钩钩出的桑天牛幼虫收集到指定容器内集中处理,避免虫体随处丢弃影响环境;
38.(6)通过在限位槽内安装固定装置以连接锯子、铲刀、刀片、铁丝钩以及镊子,从而使锯子、铲刀、刀片、铁丝钩以及镊子能够随固定装置绕固定杆进行转动,以便于转出或收回锯子、铲刀、刀片、铁丝钩或镊子;
39.(7)通过在限位槽内安装限位装置以对固定装置进行限位,在工作人员使用锯子、铲刀、刀片、铁丝钩或镊子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需要花费额外的体力限位固定锯子、铲刀、刀片、铁丝钩或镊子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0.(8)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结构简单,能够简便快捷的钩除树干或树枝内的桑天牛幼虫,提升了桑天牛幼虫的捕捉效率,提升桑天牛的防治效果,保护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图1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图1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侧视图的剖面图;
44.图4为图3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图1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中手柄侧视图的剖面图;
46.图6为图5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47.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48.1、手柄;2、安装槽;3、固定杆;4、锯子;5、铲刀;6、刀片;7、铁丝钩;8、镊子;9、固定装置;10、齿轮环;11、连接块;12、限位槽;13、限位装置;14、限位板;15、限位扭簧;16、限位支撑柱;17、定位柱;18、定位槽;19、弹出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如图1~2所示,包括手柄1、固定杆3、锯子4、铲刀5、刀片6以及铁丝钩7。
51.手柄1上开设有安装槽2,用于安装并收回锯子4、铲刀5、刀片6以及铁丝钩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可以设置为方形结构、梯台形结构。优选地,手柄1设置为梯台形结构,以便于工作人员手持。手柄1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手柄1由金属材料制成。
52.安装槽2开设于手柄1的侧壁,且其上部与手柄1上方外部连通,其一侧部与手柄1侧方外部连通,以使锯子4、铲刀5、刀片6或铁丝钩7能够转出或收回。
53.固定杆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2上方两侧壁固定连接,用于安装锯子4、铲刀5、刀片6以及铁丝钩7。固定杆3设置为圆柱形,以便于锯子4、铲刀5、刀片6以及铁丝钩7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固定杆3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固定杆3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增强其使用寿命。
54.锯子4设置于安装槽2内,其上部转动设置于固定杆3上,用于在树干上的新鲜排粪处锯开木质部深处的蛀道或者截断较粗的枝条,使工作人员能够沿着蛀道取出幼虫。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锯子4上部设置有与固定杆3相配合槽孔,锯子4可以通过槽孔套设于固定杆3上,从而使锯子4能够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
55.铲刀5设置于安装槽2内,其上部转动设置于固定杆3上,并位于锯子4的一侧,用于铲除树干上的树皮、木质部以露出蛀道或切割较粗的枝条以露出蛀道,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取出蛀道内的桑天牛幼虫。铲刀5的纵截面可以设置为梯形,也可以设置为方形。优选地,铲刀5的纵截面设置为梯形,且在其较宽的一端设置刀刃。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铲刀5上部开设有与固定杆3相配合的槽孔,铲刀5能够通过其上部的槽孔套设于固定杆3上,从而使铲刀5能够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
56.刀片6设置于安装槽2内,其下部内侧设置为刀刃,其上部转动设置于固定杆3上,且位于铲刀5的一侧,刀片6用于铲刀4处理后的细节操作或切割较细的枝条以跟踪桑天牛幼虫的轨迹进而露出蛀孔内的桑天牛幼虫,以便于工作人员取出蛀道内的桑天牛幼虫。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刀片6下部外侧设置为斜面,以便于刀片6插入蛀道内进行切割,避免出现刀片6下部较大不能对蛀道进行切割的问题。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刀片6上部开设有与固定杆3相配合的槽孔,刀片6能够通过其上部的槽孔套设于固定杆3上,从而使刀片6能够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
57.铁丝钩7设置于安装槽2内,其下部蜷缩设置有铁丝,铁丝尾端设置有弯钩,且铁丝钩7的上部转动设置于固定杆3上,且位于刀片6的一侧。铁丝钩7用于在铲刀5或刀片6对树干或枝条上的蛀道进行切割而露出桑天牛幼虫的情况下,将桑天牛幼虫钩出,或对位于蛀道入口的桑天牛幼虫钩出,或直接将蛀道内的桑天牛幼虫钩出。铁丝钩7前侧蜷缩的铁丝能够向外延伸,以便于能够钩出位于蛀道内不同深度的桑天牛幼虫。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铁丝钩7上部设置有圆环,且该圆环套设于固定杆3上,以使铁丝钩7绕固定杆3转动。
58.镊子8设置于安装槽2内,其上部转动设置于固定杆3上,且其位于铁丝钩7的一侧,用于将蛀道入口处的桑天牛幼虫或铁丝钩7钩出的桑天牛幼虫采集到指定容器内,避免桑
天牛幼虫虫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镊子8上部开设有与固定杆3相配合的槽孔,从而镊子8可以套设于固定杆3上,以使镊子8能够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
59.如图3~4所示,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还包括若干固定装置9,若干固定装置9间隔且转动设置于固定杆3上,若干固定装置9与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以及镊子8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从而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以及镊子8能够通过固定装置9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使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以及镊子8能够绕固定杆3转出或收回安装槽2。一般地,固定装置9为5个,且与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以及镊子8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60.如图4所示,每一固定装置9包括齿轮环10和连接块11。其中,齿轮环10套设于固定杆3上,且能够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其中,连接块11固定设置于齿轮环10底部,并与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且其能够随齿轮环10的转动而转动,也能够带动齿轮环10进行转动。连接块11可以与齿轮环10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丝与齿轮环10固定连接。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可以通过其对应连接的连接块11以及齿轮环10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从而将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转出或收回安装槽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齿轮环10的内径等于固定杆3的外径,使工作人员需要用力才能将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转出或收回安装槽2,以避免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以及镊子8轻易转出安装槽2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61.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工作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需要消耗额外的体力限位固定装置9,如图3~6所示,手柄1还包括限位槽12和限位装置13。
62.如图3所示,限位槽12呈z字形,其上部设置于安装槽2侧壁,且与齿轮环10相对应布置,其下部设置于手柄1的下方,且连通手柄1的外部,用于安装限位装置13,使限位装置13能够对齿轮环10进行限位,避免工作人员在使用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工作的情况下,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发生转动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63.限位装置13呈z字形,且安装于限位槽12内,其顶部与齿轮环10配合布置,其底部设置于手柄1的底部,用于限制齿轮环10的转动。
64.具体地,在限位装置13上部插入齿轮环10上的齿槽内限制齿轮环10转动的情况下,齿轮环10无法转动,工作人员也无法使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从而工作人员不用花费额外的力气就能控制固定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
65.如图5~6所示,该限位装置13包括限位板14和限位扭簧15。限位板14呈z字形,其设置于限位槽12内,其上部设置于限位槽12的上方,其下部设置于限位槽12的下方,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限位槽12的下方调节限位板14,使限位板14对齿轮环10进行限位和释放。限位扭簧15设置于限位槽12中部,其一端与限位板14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槽12的侧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限位板14对齿轮环10进行固定。
66.具体地,工作人员按压限位板14下部,使限位板14绕限位扭簧15进行转动,从而使限位板14顶部远离齿轮环10,以释放齿轮环10,从而使齿轮环10能够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进而工作人员可以将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转出或收回到安装槽2内;在工作人员未按压限位板14下部的情况下,此时限位板14受到限位扭簧15的弹力作用,其顶部位于齿轮环10上的齿槽内,以限制齿轮环10的转动,避免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
子8绕固定杆3进行转动。
67.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限位板14绕限位扭簧15转动的情况下,限位板14挤压限位扭簧15使其发生损坏,如图6所示,限位装置13还包括限位支撑柱16,限位支撑柱16套设于限位扭簧15内,且沿其周向开设有与限位扭簧15相配合的螺旋槽,用于支撑限位板14进行旋转。螺旋槽内用于设置限位扭簧15,使限位扭簧15能够正常工作。
68.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齿轮环10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发生转动并带动限位板14向上或向下移动而使限位板14与限位扭簧15发生脱离,限位装置13还包括定位柱17,定位柱17为两个,并间隔设置于限位板14上,其纵截面呈凸字形,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对应插入限位支撑柱16两端开设的定位槽18内。从而避免限位板14在受到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向上或向下移动而与限位扭簧15发生脱离。
6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还包括弹出扭簧19,弹出扭簧19套设于齿轮环10内,并套设于固定杆3外,其一端与齿轮环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3固定连接,从而在限位板14释放齿轮环10的情况下,齿轮环10受到弹出扭簧19的弹力作用而向外部转动,进而弹出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以方便工作人员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工作,且无需工作人员费力旋转锯子4、铲刀5、刀片6、铁丝钩7或镊子8,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7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