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8002发布日期:2021-11-29 21:4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诱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捕虫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诱虫装置。


背景技术:

2.遇到虫害时,除了以农药喷洒,有些农民会选择使用捕虫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458803号提供的一种捕虫器结构,主要是藉由盖体及管体,当蛾类、蝇类等有害农作物生长的昆虫受到容器本体内部的糖水或酵母锭溶液吸引时,即可从盖体上的开口与管体进入容器本体内部,同时利用管体防止昆虫从开口脱逃而出。
3.农民在使用前述专利案的捕虫器结构时,通常会拿不要的宝特瓶做为容器本体,然而,宝特瓶瓶口有不同尺寸,农民需要逐一确认宝特瓶是否可与前述专利案的盖体结合,使用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缘此,本发明人创作了一种诱虫装置,结合于一瓶体,该瓶体有一瓶口,以及有一螺纹位于该瓶口,该诱虫装置包含:一盖体,结合于该瓶口,该盖体有一顶部,以及连接该顶部的一盖壁,该顶部有至少一透孔,该盖壁内侧有一第一螺纹及一第二螺纹,且该第一螺纹与该顶部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螺纹与该顶部间的距离;以及一诱导件,该诱导件一端连接该盖体的该顶部,该诱导件另一端有一诱导部;通过该第一螺纹或该第二螺纹与该瓶体的该螺纹配合,使该盖体螺锁于该瓶口,进而使该诱导部位于该瓶体中。
5.进一步,有一悬挂件连接所述盖体,且该悬挂件可相对该盖体转动。
6.进一步,所述盖体上有一第一结合部,所述悬挂件上有一第二结合部,通过转动该悬挂件,使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
7.进一步,所述盖体包含互相结合的一上盖及一下盖,所述顶部及所述盖壁位于该下盖,且该透孔受该上盖遮蔽。
8.进一步,所述下盖有一穿孔,所述上盖延伸有一延伸部穿过该穿孔,所述诱导件结合于该延伸部。
9.进一步,所述上盖内部有一凹槽或一凸肋,所述下盖的该顶部上方也对应有该凸肋或该凹槽,通过该凸肋及该凹槽的配合,使该上盖与该下盖连动。
10.其中,所述第一螺纹为单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为三螺纹。
11.其中,所述盖体的盖壁是自所述顶部倾斜延伸,使该盖壁的端部直径大于该顶部的直径。
12.其中,所述诱导部为一海绵,且该海绵上结合有一诱导体。
13.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可达成以下功效:
14.1.藉由深度不同的第一螺纹及第二螺纹,可以与不同瓶口尺寸的瓶体结合,方便实施。
15.2.藉由诱导体与盖体上的透孔,昆虫受到诱导体诱导后,容易从透孔进入瓶体,提
高捕获昆虫的机率。
16.3.藉由悬挂件,方便将诱虫装置连同瓶体悬挂在各处,且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后,悬挂件就不易继续转动,确保诱虫装置稳定。
17.4.透孔受上盖遮蔽,避免雨水直接流入瓶体而降低诱导部的诱导效果。
18.5.盖体上窄下宽,第一螺纹及第二螺纹则分别是单螺纹及三螺纹,使诱虫装置的应用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体部分的外观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示意盖体与第一瓶体结合。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示意盖体与第二瓶体结合。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示意藉由悬挂件挂于树枝。
25.符号说明:
26.1:盖体
27.11:上盖
28.111:第一结合部
29.112:延伸部
30.113:凸肋
31.12:下盖
32.121:顶部
33.122:盖壁
34.123:凹槽
35.124:透孔
36.125:穿孔
37.126:第一螺纹
38.127:第二螺纹
39.2:悬挂件
40.21:第二结合部
41.3:诱导件
42.31:诱导部
43.a:第一瓶体
44.a1:第一瓶口
45.a2:第三螺纹
46.b:第二瓶体
47.b1:第二瓶口
48.b2:第四螺纹
49.c:树枝
50.d:昆虫。
具体实施方式
51.综合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诱虫装置的主要功效将可于下述实施例清楚呈现。
52.请参阅图1至图3,其揭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诱虫装置,包含:一盖体1、一悬挂件2及一诱导件3。
53.该盖体1包含一上盖11及一下盖12,较佳地,该盖体1颜色为深色。该上盖11外缘有一第一结合部111,该上盖11内部凸伸有一延伸部112及一凸肋113。该下盖12有一顶部121,以及连接该顶部121的一盖壁122,该顶部121上方有一凹槽123,以与该上盖11的该凸肋113配合而使该上盖11及该下盖12连动,于实际实施时,也可以是该上盖11有该凹槽123、该下盖12有该凸肋113。该下盖12还有位于该顶部121的复数透孔124及一穿孔125,以及位于该盖壁122内侧的一第一螺纹126及一第二螺纹127,且该第一螺纹126与该顶部121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螺纹127与该顶部121间的距离。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螺纹126为单螺纹,该第二螺纹127为三螺纹,且该盖壁122是自该顶部121倾斜延伸,使该盖壁122的端部直径大于该顶部121的直径。所述透孔124受该上盖11遮蔽,该穿孔125则供该延伸部112通过,且该延伸部112抵于该穿孔125的孔壁,使该上盖11及该下盖12相互结合。
54.该悬挂件2可转动地连接该上盖11,且该悬挂件2上有一第二结合部21,可以在转动该悬挂件2之后,与该上盖11的该第一结合部111对应结合,如图3的假想线所示意。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悬挂件2与该上盖11一体成型。
55.该诱导件3一端卡合于该上盖11的该延伸部112,该诱导件3另一端有一诱导部31,该诱导部31为一海绵,并结合有一诱导体,该诱导体如昆虫荷尔蒙。
56.请参阅图4,要使用该诱虫装置时,先将该诱虫装置结合于一瓶体,较佳地,为透明或浅色宝特瓶。以瓶口较小的一第一瓶体a为例,该第一瓶体a有一第一瓶口a1,以及有一第三螺纹a2位于该第一瓶口a1,且该第三螺纹a2为单螺纹。
57.当该诱虫装置结合于该第一瓶体a时,由于该第一瓶口a1较小,且该下盖12上窄下宽,该第一瓶口a1可以较深入该下盖12,使得该第三螺纹a2与离该顶部121较近、且同样是单螺纹的该第一螺纹126螺合。藉由该第三螺纹a2与该第一螺纹126的配合,该盖体1即可螺锁于该第一瓶口a1,进而使该诱导部31位于该第一瓶体a中。
58.请参阅图5,以瓶口较大的一第二瓶体b为例,该第二瓶体b有一第二瓶口b1,以及有一第四螺纹b2位于该第二瓶口b1,且该第四螺纹b2为三螺纹。
59.当该诱虫装置结合于该第二瓶体b时,由于该第二瓶口b1较大,且该下盖12上窄下宽,该第二瓶口b1较无法深入该下盖12,使得该第四螺纹b2与离该顶部121较远、且同样是三螺纹的该第二螺纹127螺合。藉由该第四螺纹b2与该第二螺纹127的配合,该盖体1即可螺锁于该第二瓶口b1,进而使该诱导部31位于该第二瓶体b中。
60.复请参阅图4,瓶口较小的该瓶体,除了如该第一瓶体a一样,有为单螺纹的该第三螺纹a2,还可能如一第三瓶体(未绘出),有为三螺纹的一第五螺纹。相似地,由于该第三瓶体的一第三瓶口较小,该第五螺纹会与离该顶部121较近、但是为单螺纹的该第一螺纹126螺合,使该盖体1螺锁于该第三瓶口。
61.请参阅图6,将该诱虫装置结合于该第一瓶体a或该第二瓶体b之后[该第一瓶体a请搭配图4],即可转动该悬挂件2,将该诱虫装置连同该第一瓶体a或该第二瓶体b一起挂在一树枝c或适当的地方。
[0062]
图6以该第二瓶体b为例,由于该透孔124受该上盖11遮蔽[该透孔124请搭配图1],即使挂在室外,也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流入该第二瓶体b而降低该诱导部31的诱导效果。将该第一结合部111与该第二结合部21结合后,该悬挂件2就不易继续转动,确保该诱虫装置稳定,避免惊动一昆虫d。
[0063]
该诱导体的气味藉由该透孔124散出,吸引该昆虫d顺着该诱导体的气味自该透孔124进入该第二瓶体b。由于该盖体1颜色为深色,具有趋旋光性的该昆虫d不易反向往该盖体1离开该第二瓶体b,而留在该第二瓶体b中,提高捕获该昆虫d的机率。
[0064]
复请参阅图4及图5,藉由深度不同的该第一螺纹126及该第二螺纹127,可以与不同该瓶口尺寸的该第一瓶体a及该第二瓶体b结合,方便实施。此外,该盖体1上窄下宽,该第一螺纹126及该第二螺纹127也可以分别是单螺纹及三螺纹,使该诱虫装置的应用更为广泛。
[0065]
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及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功效,惟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