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6826发布日期:2021-11-10 09: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3.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由于昼夜温差较大,通常会在夜晚前对杨梅大棚做防冻保温,但现有的防冻保温方法通常会使用保温棉毯覆盖在杨梅大棚上或使用大棚保温炉。采用单一的保温棉毯对杨梅大棚进行防冻保温,存在着较大地使用缺陷,在覆盖时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工,使用不够方便,保温防冻的效果不够理想。一些现有的大棚保温炉,易排出大量的燃烧产生的灰烬,造成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杨梅大棚起到保温防冻作用,具有较好的保温防冻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减少燃烧产生的大块灰烬的排放。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包括桶体主体部分,所述桶体主体部分一侧部设有进气管,所述桶体主体部分另一侧部设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上设有通气阀,所述桶体主体部分一端部设有桶体料口部分,所述桶体料口部分端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桶体料口部分端部上设有桶盖,所述桶盖与桶体料口部分之间通过螺栓铰连接,所述桶体料口部分端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桶体主体部分端部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桶体主体部分另一端部设有出烟道,所述出烟道出口端设有滤盖;所述桶体主体部分内设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与保温管、进气管相连通,所述通气腔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下方设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与入料口、出烟道相连通,所述燃烧腔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设有落灰腔;所述桶体主体部分底部设有集灰盒,所述集灰盒内设有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与落灰腔相连通。
6.上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中,所述桶体主体部分与桶体料口部分的连接部分为焊接。
7.前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呈弧形。
8.前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中,所述桶体主体部分的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前臂,两个前臂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桶体主体部分的另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后臂,所述后臂与位于同一侧的前臂之间设有连接杆。
9.前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中,所述滤盖上设有多个条形孔。
10.前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中,所述第二隔板上都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呈矩形排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桶体主体部分、桶体料口部分、进气管与保温管,可通过进气管进入大量的空气,并将木料放置到桶体主体部分内的燃烧腔中燃烧,从而加热进入的空气,并通过保温管的将热空气排入到杨梅大棚内,从而起到较好的保温防冻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在出烟道出口端设有滤盖,可以过滤较大的燃烧产生的灰烬,有效地减少燃烧腔内木料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大量排入空气中,减少了对环境污染。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隔板分隔出落灰腔、燃烧腔,便于木料燃烧后的落灰;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桶体主体部分底部设有集灰盒,便于使用后清理桶体内的灰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截面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桶体料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的标记为:11

桶体主体部分;12

桶体料口部分;13

通气阀;14

保温管;15

桶盖;16

第一限位块;17

第二限位块;18

前臂;19

连接杆;20

后臂;21

进气管;22

滤盖;23

入料口;24

燃烧腔;25

出烟道;26

螺栓;27

支撑杆;28

集灰盒;29

集灰槽;30

落灰腔;31

通气腔;32

第一隔板;33

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2.实施例: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桶体主体部分11,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的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前臂18,两个前臂18之间设有支撑杆27,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的另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后臂20,所述后臂20与位于同一侧的前臂18之间设有连接杆19;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一侧部设有进气管21,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另一侧部设有保温管14,所述保温管14上设有通气阀13,所述保温管14连接有吸气泵,便于将热气排入到大棚内;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一端部设有桶体料口部分12,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与桶体料口部分12的连接部分为焊接;如附图2、3和4所示,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设有入料口23,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上设有桶盖15,所述桶盖15与桶体料口部分12之间通过螺栓26铰连接,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6,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端部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7,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与第二限位块17呈弧形,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与第二限位块17对桶盖15其限位固定的作用;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另一端部设有出烟道25,所述出烟道25出口端设有滤盖22,如附图5所示,所述滤盖22上设有多个条形孔,能够有效减少燃烧产生的灰烬排入空气中;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内设有通气腔31,所述通气腔31与保温管14、进气管21相连通,所述通气腔31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32,所述第一隔板32下方设有燃烧腔24,所述燃烧腔24与入料口23、出烟道25相连通,所述燃烧腔24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33,所述第二隔板33下方设有落灰腔30,第二隔板33上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呈矩形排
列,细小的燃烧灰烬可以通过通孔落到落灰腔内;燃烧后较大的焦炭通过桶体料口部分12取出;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底部设有集灰盒28,所述集灰盒28内设有集灰槽29,所述集灰槽29与落灰腔30相连通。


技术特征:
1.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包括桶体主体部分(11),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一侧部设有进气管(21),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另一侧部设有保温管(14),所述保温管(14)上设有通气阀(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一端部设有桶体料口部分(12),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设有入料口(23),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上设有桶盖(15),所述桶盖(15)与桶体料口部分(12)之间通过螺栓(26)铰连接,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6),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端部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7);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另一端部设有出烟道(25),所述出烟道(25)出口端设有滤盖(22);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内设有通气腔(31),所述通气腔(31)与保温管(14)、进气管(21)相连通,所述通气腔(31)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32),所述第一隔板(32)下方设有燃烧腔(24),所述燃烧腔(24)与入料口(23)、出烟道(25)相连通,所述燃烧腔(24)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33),所述第二隔板(33)下方设有落灰腔(30);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底部设有集灰盒(28),所述集灰盒(28)内设有集灰槽(29),所述集灰槽(29)与落灰腔(3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与桶体料口部分(12)的连接部分为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与第二限位块(17)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的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前臂(18),两个前臂(18)之间设有支撑杆(27),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的另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后臂(20),所述后臂(20)与位于同一侧的前臂(18)之间设有连接杆(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22)上设有多个条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3)上都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呈矩形排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杨梅大棚保温防冻装置,它包括桶体主体部分(11),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一侧部设有进气管(21),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另一侧部设有保温管(14),所述保温管(14)上设有通气阀(13),所述桶体主体部分(11)一端部设有桶体料口部分(12),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设有入料口(23),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上设有桶盖(15),所述桶盖(15)与桶体料口部分(12)之间通过螺栓(26)铰连接,所述桶体料口部分(12)端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6);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杨梅大棚起到保温防冻作用,具有较好的保温防冻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减少燃烧产生的大块灰烬的排放。减少燃烧产生的大块灰烬的排放。减少燃烧产生的大块灰烬的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邹秀琴 冯元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