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诱集灯

文档序号:27903711发布日期:2021-12-08 20:0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昆虫诱集灯

1.本技术属于昆虫诱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诱集灯。


背景技术:

2.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根据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大体可将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但两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有些时候害虫可以是有益的,益虫也可以是有害的。对于害虫人们通常可采取杀灭、捕捉等方式进行处理,包括化学杀虫剂、灯光诱杀、引进昆虫天敌等多种方法。灯光诱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对昆虫进行诱集,现在市面上商品化的诱虫灯种类非常多,根据采集类群的不同选择诱虫灯光源会有所差异。
3.然而,随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愈发良好,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增多,其中,害虫也逐年增多,在采集昆虫样本及诱集昆虫过程中,现有的诱虫灯已不足以诱集足够多的昆虫,诱集效果下降,导致技术人员无法分析判断出害虫的种类及数量,无法得出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昆虫诱集灯,能够提高昆虫的诱集效率,提供足够多的昆虫标本,同时,也起到了诱捕害虫的作用。
5.一种昆虫诱集灯,包括撞击板、溜虫筒体、集虫箱及光源组件,所述撞击板为透明板,所述溜虫筒体位于所述撞击板下方,且与所述撞击板连接,所述溜虫筒体内壁贴合有一层反光膜,所述集虫箱位于所述溜虫筒体下方,且与所述溜虫筒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倾斜设置在溜虫筒体内壁上。
6.优选地,所述撞击板外层贴合有一层透明膜,所述撞击板上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卡接在所述撞击板上,用于固定住透明膜。
7.优选地,所述撞击板上还设置有引诱盒,所述引诱盒与所述撞击板可拆卸连接。
8.优选地,所述溜虫筒体呈漏斗形,所述溜虫筒体直径较大的一侧与所述撞击板连接,直径较小的一侧与所述集虫箱连接。
9.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件及电池组,所述发光件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发光件设置在所述溜虫筒体下端口处,所述电池组安装在所述撞击板下端。
10.优选地,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光控继电器及手动开关,所述电池、光控继电器及手动开关依次连接,所述光控继电器通过光照强度控制电路的连通与断开。
11.优选地,所述集虫箱内设置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筛分板用于筛分体积大小不同的昆虫。
12.优选地,所述集虫箱内还设置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呈伞状形,所述分布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分布板上还设置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集虫箱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布板连接,所述分布板用于将收集的昆虫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筛分板上。
13.优选地,所述集虫箱内还设置有熏蒸盒,所述熏蒸盒设置在所述集虫箱底部。
14.优选地,还包括挂钩或固定腿的任意一种,所述挂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撞击板顶部,所述固定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集虫箱底部。
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昆虫诱集灯,包括撞击板、溜虫筒体、集虫箱及光源组件,所述撞击板为透明板,所述溜虫筒体位于所述撞击板下方,且与所述撞击板连接,所述溜虫筒体内壁贴合有一层反光膜,所述集虫箱位于所述溜虫筒体下方,且与所述溜虫筒体连接,所述光源组件倾斜设置在溜虫筒体内壁上。使用过程中,开启光源组件,并发射光源,因所述光源组件倾斜设置在溜虫筒体内壁上,且所述溜虫筒体内壁贴合有一层反光膜,光源经过在反光膜上折射,光线能够从所述溜虫筒体的各个角度射向所述撞击板及空中,能够大幅度增大光源的光照范围,达到吸引昆虫的作用,因所述撞击板为透明板,昆虫在飞向光源的同时,撞击到所述撞击板上,从而掉落进所述集虫箱内,所述昆虫诱集灯提高了光照亮度,增大了光照范围,吸引了更多的昆虫,提高了昆虫的诱集效率,保证了能够收集足够多的昆虫标本,同时,也起到了诱捕害虫的作用,还有,白天时,光源组件不发射光源,但是所述撞击板为透明板,部分昆虫依然能够碰撞到撞击板,起到捕集昆虫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昆虫诱集灯剖视图。
17.图2为昆虫诱集灯轴测图。
18.图3为昆虫诱集灯正视图。
19.图4为昆虫诱集灯侧视图。
20.图5为昆虫诱集灯俯视图。
21.图中,撞击板100、透明膜110、卡条120、引诱盒130、溜虫筒体200、反光膜210、集虫箱300、筛分板310、分布板320、牵引线321、熏蒸盒330、卡块340、光源组件400、发光件410、电池组420、电池421、光控继电器422、手动开关423、挂钩500、固定腿600。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23.参见图1,一种昆虫诱集灯,包括撞击板100、溜虫筒体200、集虫箱300及光源组件400,所述撞击板100为透明板,所述溜虫筒体200位于所述撞击板100下方,且与所述撞击板100连接,所述溜虫筒体200内壁贴合有一层反光膜210,所述集虫箱300位于所述溜虫筒体200下方,且与所述溜虫筒体200连接,所述光源组件400倾斜设置在溜虫筒体200内壁上。使用过程中,开启光源组件400,并发射光源,因所述光源组件400倾斜设置在溜虫筒体200内壁上,且所述溜虫筒体200内壁贴合有一层反光膜210,光源经过在反光膜210上折射,光线能够从所述溜虫筒体200的各个角度射向所述撞击板100及空中,能够大幅度增大光源的光照范围,达到吸引昆虫的作用,因所述撞击板100为透明板,昆虫在飞向光源的同时,撞击到所述撞击板100上,从而掉落进所述集虫箱300内,所述昆虫诱集灯提高了光照亮度,增大了光照范围,吸引了更多的昆虫,提高了昆虫的诱集效率,保证了能够收集足够多的昆虫标
本,同时,也起到了诱捕害虫的作用,还有,白天时,光源组件400不发射光源,但是所述撞击板100为透明板,部分昆虫依然能够碰撞到撞击板100,起到捕集昆虫的作用。
24.具体的,所述撞击板100为透明玻璃板或透明塑料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撞击板100设置为正四边形。
25.作为优选,撞击板100外层贴合有一层透明膜110,所述撞击板100上设置有卡条120,所述卡条120卡接在所述撞击板100上,用于固定住透明膜1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有的昆虫体表存在绒毛,或有的昆虫为软体,当昆虫碰撞所述撞击板100后,会留下污渍在所述撞击板100上,若昆虫长时间碰撞所述碰撞板,所述撞击板100表面会留下很多污渍,而昆虫会看见污渍,刻意进行躲避、绕行所述撞击板100,导致昆虫诱集灯对昆虫的诱集效率下降,在所述撞击板100外层贴合一层透明膜110,所述透明膜110不会影响所述撞击板100的透明度,并用所述卡条120卡接住透明膜110,防止透明膜110从所述撞击板100上掉落,使用过程中,定期撕下所述撞击板100上的透明膜110,更换新的所述透明膜110,时常保持撞击板100的干净,透明度较高,能够显著提高所述昆虫诱集灯的诱集效率。
26.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膜110为保鲜膜或延展性较好的塑料膜。
27.作为优选,所述撞击板100上还设置有引诱盒130,所述引诱盒130与所述撞击板100可拆卸连接。所述撞击板100上可设置若干个引诱盒130,所述引诱盒130内放置有引诱剂,引诱剂散发的味道能够吸引部分害虫,引诱昆虫碰撞所述撞击板100,所述引诱盒130能够从所述撞击板100上取下,达到更换所述引诱剂的作用。
28.作为优选,所述溜虫筒体200呈漏斗形,所述溜虫筒体200直径较大的一侧与所述撞击板100连接,且所述溜虫筒体200直径与所述撞击板100的宽度相同,直径较小的一侧与所述集虫箱300连接,漏斗形的溜虫筒体200有利于昆虫溜进所述集虫箱300,且所述集虫箱300内的昆虫不易从所述集虫箱300飞出。
29.作为优选,所述光源组件400包括发光件410及电池组420,所述发光件410与所述电池组420连接,所述发光件410设置在所述溜虫筒体200下端口处,所述电池组420安装在所述撞击板100下端。具体的,所述发光件410包括蜡烛灯和灯罩,所述灯罩笼罩住所述蜡烛灯,其一是达到了聚集灯光的作用,其二是防止灯光照射进下方的所述集虫箱300,使所述集虫箱300内保持黑暗,防止昆虫飞出。
30.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组420包括电池421、光控继电器422及手动开关423,所述电池421、光控继电器422及手动开关423依次连接,所述光控继电器422通过光照强度控制电路的连通与断开。使用过程中,开启手动开关423,保持电路连通,白天时,所述光控继电器422感应的光照强度较强,所述光控继电器422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发光件410不亮,夜晚来临,所述光控继电器422感应的光照强度较弱,所述光控继电器422控制电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发光件410发射光源,吸引昆虫。
31.作为优选,所述集虫箱300内设置有筛分板310,所述筛分板31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筛分板310用于筛分体积大小不同的昆虫。所述每个通孔的之间相同,从所述溜虫筒体200掉落下来的,散落在筛分板310上,体积较小的、能够穿过通孔的昆虫,落到所述集虫箱300的下底端,体积较大、不能够穿过通孔的昆虫,留在所述筛分板310上,有利于后期对收集的昆虫样品的分拣及分类。
32.作为优选,所述集虫箱300内还设置有分布板320,所述分布板320呈伞状形,所述
分布板320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分布板320上还设置有牵引线321,所述牵引线321的一端与所述集虫箱300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布板320连接,所述分布板320用于将收集的昆虫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筛分板310上。
33.具体的,所述分布板320上的通孔可设置为直径相同的圆孔。
34.具体的,所述分布板320上的通孔可设置为直径从内圈到外圈依次增大的圆孔。
35.具体的,所述分布板320上的通孔可设置为直径从内圈到外圈依次呈周期变化的圆孔,如:1、2、1、2、1、2的孔径变化形式。
36.具体的,所述分布板320上的通孔可设置为直径从内圈到外圈依次呈不同变化趋势的圆孔,如:1、2、1、3、2、4的孔径变化形式。
37.作为优选,所述集虫箱300内还设置有熏蒸盒330,所述熏蒸盒330设置在所述集虫箱300底部,所述熏蒸盒330能够将所述集虫箱300内的昆虫熏晕致死,防止昆虫飞去。
38.具体的,所述集虫箱300上分为三层,每层之间设置有卡块340,对集虫箱300进行封闭,当需要取昆虫样品时,取下卡块340,将所述集虫箱300分为下底层、筛分层及上顶层。
39.作为优选,还包括挂钩500或固定腿600的任意一种,所述挂钩5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撞击板100顶部,所述固定腿6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集虫箱300底部。
40.具体的,所述挂钩5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撞击板100顶部,所述挂钩500能够与所述撞击板100固定连接,或所述挂钩500能够和所述撞击板100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挂钩500能够将所述昆虫诱集灯挂到树枝上,以达到诱集空中较高的昆虫,当所述撞击板100受到风吹后,所述撞击板100能够转动,夜晚时,所述光源散发范围能够变大,达到提高诱集昆虫效率的作用。
41.具体的,如若要诱集贴近地面飞行的昆虫,在所述集虫箱300底部安装固定腿600,所述箱体的四角都设置有固定腿600,能够增加所述集虫箱300的稳定性,所述固定腿600的端部为圆锥形,便于插进地面,对所述集虫箱300进行固定。
4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同等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