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6972发布日期:2021-12-12 21:3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在的农业生产,越来越讲究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市场上那些打着“生态”旗号的产品往往也卖得更好,因此近年来农村里,兴起了很多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林下养殖被广泛推广,所谓林下养殖,就是把鸡鸭鹅等家禽,放养在果园里或是其他作物林地里,利用果园土地,给家禽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家禽以放养的状态成长,有利于提高家禽的品质,家禽在果园里活动,它们的粪便能够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避免环境污染同时,保证养殖家禽的品质,林下养殖的家禽可采食园内的昆虫或是植物,但是昆虫和植物不能满足家禽的食物需求,需要养殖人员喂食,养殖人员喂食一般是直接将食料直接洒在林地内供家禽采食,但是此种喂食方式食料不易回收,易造成食料浪费,长此以往,会对果园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所述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整体为推车结构,方便转移,装置本体内部通过竖隔板分隔成左仓体及右仓体,左仓体内部放置有料仓,料仓内放置需投喂的食料,右仓体通过横隔板风格成小的空间,空间内放置喂料槽,喂料时将喂料槽拿出,将料仓内的食料放置到喂料槽内,将喂料槽放置在林地内,横隔板设置有至少两块,将右仓体分隔成至少三个空间,可放置至少三个喂料槽,喂料槽间隔一段距离放置,供家禽采食,达到投喂目的,喂料槽可在白天放置,晚上回收,避免食料浪费,同时方便回收,方便喂料。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所述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支脚、万向轮、推手、竖隔板、左仓体、右仓体、料仓、横隔板、喂料槽,所述装置本体为正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支脚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万向轮与支脚连接,推手设置在装置本体侧面,竖隔板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左仓体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右仓体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料仓设置在左仓体内部,横隔板设置在右仓体内部,喂料槽设置在右仓体内部,所述料仓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料仓底部设置有底轮,料仓侧面设置有除湿仓,除湿仓侧面设置有侧网体,除湿仓内部设置有除湿盒,除湿盒顶部设置有顶盖,除湿盒侧面设置有通风网,所述喂料槽由上槽体及下槽体组成,上槽体底面设置有底网,下槽体内部设置接料槽。
6.所述横隔板设置有至少两块,将右仓体分隔成至少三个空间,喂料槽放置在空间内。
7.所述料仓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喂料槽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
8.所述除湿仓设置有两个,位于料仓左右两侧,侧网体位于除湿仓内侧,两个除湿仓
内部均设置有除湿盒,除湿盒的通风网与侧网体对应。
9.所述除湿盒内部放置有无纺布包裹的干燥剂。
10.所述下槽体正面敞口设置,接料槽可拉伸设置在下槽体内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整体为推车结构,方便转移,装置本体内部通过竖隔板分隔成左仓体及右仓体,左仓体内部放置有料仓,料仓内放置需投喂的食料,右仓体通过横隔板风格成小的空间,空间内放置喂料槽,喂料时将喂料槽拿出,将料仓内的食料放置到喂料槽内,将喂料槽放置在林地内,横隔板设置有至少两块,将右仓体分隔成至少三个空间,可放置至少三个喂料槽,喂料槽间隔一段距离放置,供家禽采食,达到投喂目的,喂料槽可在白天放置,晚上回收,避免食料浪费,同时方便回收,方便喂料。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除湿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喂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装置本体、2

支脚、3

万向轮、4

推手、5

竖隔板、6

左仓体、7

右仓体、8

料仓、9

横隔板、10

喂料槽、11

底轮、12

除湿仓、13

侧网体、14

除湿盒、15

顶盖、16

通风网、17

上槽体、18

下槽体、19

底网、20

接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18.如图1

4所示,所述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1、支脚2、万向轮3、推手4、竖隔板5、左仓体6、右仓体7、料仓8、横隔板9、喂料槽10,所述装置本体1为正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支脚2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万向轮3与支脚2连接,推手4设置在装置本体1侧面,竖隔板5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左仓体6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右仓体7设置在装置本体1内部,料仓8设置在左仓体6内部,横隔板9设置在右仓体7内部,喂料槽10设置在右仓体7内部,所述横隔板9设置有至少两块,将右仓体7分隔成至少三个空间,喂料槽10放置在空间内,所述料仓8为顶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料仓8底部设置有底轮11,料仓8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喂料槽10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11,料仓8侧面设置有除湿仓12,除湿仓12侧面设置有侧网体13,除湿仓12内部设置有除湿盒14,除湿盒14顶部设置有顶盖15,除湿盒14侧面设置有通风网16,除湿仓12设置有两个,位于料仓8左右两侧,侧网体13位于除湿仓12内侧,两个除湿仓12内部均设置有除湿盒14,除湿盒14的通风网16与侧网体13对应,除湿盒12内部放置有无纺布包裹的干燥剂,所述喂料槽10由上槽体17及下槽体18组成,上槽体17底面设置有底网19,下槽体18内部设置接料槽20,所述下槽体18正面敞口设置,接料槽20可拉伸设置在下槽体18内部。
19.所述林下养殖用喂食装置整体为推车结构,方便转移,装置本体1内部通过竖隔板5分隔成左仓体6及右仓体7,左仓体6内部放置有料仓8,料仓8内放置需投喂的食料,右仓体7通过横隔板9风格成小的空间,空间内放置喂料槽10,喂料时将喂料槽10拿出,将料仓8内
的食料放置到喂料槽10内,将喂料槽10放置在林地内,横隔板9设置有至少两块,将右仓体7分隔成至少三个空间,可放置至少三个喂料槽10,喂料槽10间隔一段距离放置,根据林地面积及养殖规模,可设置多个喂料槽10,供家禽采食,达到投喂目的,料仓8用于存储喂食需要的食料,料仓8内部设置有除湿仓12,除湿仓12设置有两个,位于料仓8左右两侧,侧网体13位于除湿仓12内侧,两个除湿仓12内部均设置有除湿盒14,除湿盒14的通风网16与侧网体13对应,除湿仓12的设置可保持食料干燥,避免变质,除湿盒14直接放置在除湿仓12内,除湿盒14顶部设置有顶盖15,方便替换已失效的除湿剂,料仓8顶面敞口,方便对料仓8内部进行清理,喂料槽10由上槽体17及下槽体18组成,上槽体17底面设置有底网19,下槽体18内部设置有接料槽20,接料槽20的设置可接住家禽啄食食料是下漏的食料,接料槽20可拉伸设置在下槽体18内部,方便对食料进行回收,养殖人员在喂料时,可在早上将喂料槽10装满食料后间隔放置在林地内,晚上再对喂料槽10进行回收,装置本体1整体为推车结构,方便移动,方便喂料,适用于林下养殖的喂料操作,喂料时将料仓及喂料槽10拿出,喂料完成后将料仓8及喂料槽10放回装置本体1内。
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