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4489发布日期:2022-03-23 11:0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金银花的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银花的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2.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大形的叶状苞片。它在外貌上有些像华南忍冬,但那个种的苞片狭细而非叶状,萼筒密生短柔毛,小枝密生卷曲的短柔毛,与本种明显不同。这个种的形态变异非常大,无论在枝、叶的毛被、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花冠的长度、毛被和唇瓣与筒部的长度比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看来较多地同生态环境相联系,并未显示与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与其他植物一样,在种植时,需要对其进行育苗,而育苗期间灌溉是不可缺少的。
3.然而现有的金银花在育苗期间浇灌时,一般都是通过水管进行浇灌,容易造成浇灌过多的水源流失,造成水源的浪费,而且浇灌效率较低。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快速浇灌,避免水源的浪费,便于移动,育苗较为方便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包括:支撑架;框架,所述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的顶部;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安装销,两个所述安装销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的顶部;多个育苗盘,多个所述育苗盘均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上方;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螺纹杆、两个限位杆、两个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升降板、两个装配板、两个固定销和多个放置板,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两侧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动杆上,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杆上,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板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杆上,两个所述装配板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两个所述固定销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板和两个所述装配板上,多个所述放置板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装配板上,多个育苗盘分别位于多个所述放置板上。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呈矩形阵列
方式分布。
9.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握把,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水斗。
10.优选的,所述遮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诱虫灯。
11.优选的,所述框架的顶部内壁开设有两个方形槽,两个所述方形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销的上方。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银花的育苗装置,通过框架便于育苗的培育和浇水方便,遮挡板便于雨水的遮挡,安装板便于水箱的安装,两个连接块便于两个传动杆的支撑,多个育苗盘便于金银花种子的育苗,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对育苗的金银花种子进行快速浇灌,从而使土壤快速浸湿,减少了传统来回浇灌的不便,而且可以更好的对育苗盘上多余的水分通过育苗盘上的通孔滴在水箱内,得到水源的回收,避免了水分过多流失的现象,通过四个移动轮便于育苗装置的移动方便,通过加水斗便于水箱内水的添加方便,通过幼虫灯减少虫害侵蚀培育期间的金银花幼苗,通过两个方形槽便于两个固定销的拆卸。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1中所示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1中所示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图1中所示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支撑架;2、框架;3、遮挡板;4、安装板;5、安装销;6、水箱;7、连接块;8、育苗盘;9、双轴电机;10、传动杆;11、螺纹杆;12、限位杆;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升降板;16、装配板;17、固定销;18、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请结合参阅图1-图7,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所示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金银花的育苗装置包括:支撑架1;框架2,所述框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遮挡板3,所述遮挡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2的顶部;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两个安装销5,两个所述安装销5均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上;水箱6,所述水箱6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上;两个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2的顶部;多个育苗盘8,多个所述育苗盘8均设置在所述水箱6的上方;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2上,通过框架2便于育苗的培育和浇水方便,遮挡板3便于雨水的遮挡,安
装板4便于水箱6的安装,两个连接块7便于两个传动杆10的支撑,多个育苗盘8便于金银花种子的育苗。
24.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轴电机9、两个传动杆10、两个螺纹杆11、两个限位杆12、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3、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4、升降板15、两个装配板16、两个固定销17和多个放置板18,所述双轴电机9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2的顶部,两个所述传动杆10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9两侧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传动杆10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7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11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2上,两个所述限位杆12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2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动杆10上,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杆11上,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相啮合,所述升降板15螺纹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杆11上,两个所述装配板16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5上,两个所述固定销17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板15和两个所述装配板16上,多个所述放置板18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装配板16上,多个育苗盘8分别位于多个所述放置板18上,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对育苗的金银花种子进行快速浇灌,从而使土壤快速浸湿,减少了传统来回浇灌的不便,而且可以更好的对育苗盘8上多余的水分通过育苗盘8上的通孔滴在水箱6内,得到水源的回收,避免了水分过多流失的现象。
25.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通过四个移动轮便于育苗装置的移动方便。
26.所述水箱6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握把,所述水箱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水斗。
27.所述遮挡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诱虫灯,通过加水斗便于水箱6内水的添加方便。
28.所述框架2的顶部内壁开设有两个方形槽,两个所述方形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销17的上方,通过幼虫灯减少虫害侵蚀培育期间的金银花幼苗,通过两个方形槽便于两个固定销17的拆卸。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0.使用时,将水箱6内通过加水斗加满水,把育苗盘8依次铺在多个放置板18上,加入腐殖土,覆盖金银花种子,当需要对其进行浇灌时,打开水箱6的盖子,启动双轴电机9、双轴电机9带动两个传动杆10转动,两个传动杆10带动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3啮合两个第二锥形齿轮14,同时带动两个螺纹杆11转动,此时升降板15在两个螺纹杆11和两个限位杆12上移动并带动两个装配板16和、多个放置板18和多个育苗盘8下降至水箱6内,时所有的育苗盘8位于水中,然后在通过双轴电机9将其上升脱离出水面,从而使所有的育苗盘8内的土壤被水浸湿,而多余水在育苗盘8上通过底部的通孔滴落在下方的水箱6内,得到更好的收集,两个装配板16可通过理个发固定销17进行拆卸,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对育苗的金银花种子进行快速浇灌,从而使土壤快速浸湿,减少了传统来回浇灌的不便,而且可以更好的对育苗盘8上多余的水分通过育苗盘8上的通孔滴在水箱6内,得到水源的回收,避免了水分过多流失的现象。
3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银花的育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银花的育苗装置,通过框架2便于育苗的培育和浇水方便,遮挡板3便于雨水的遮挡,安装板4便于水箱6的安装,两个连接块7便于两个传动杆10的支
撑,多个育苗盘8便于金银花种子的育苗,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对育苗的金银花种子进行快速浇灌,从而使土壤快速浸湿,减少了传统来回浇灌的不便,而且可以更好的对育苗盘8上多余的水分通过育苗盘8上的通孔滴在水箱6内,得到水源的回收,避免了水分过多流失的现象,通过四个移动轮便于育苗装置的移动方便,通过加水斗便于水箱6内水的添加方便,通过幼虫灯减少虫害侵蚀培育期间的金银花幼苗,通过两个方形槽便于两个固定销17的拆卸。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