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4449发布日期:2022-06-02 00:2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2.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一般普通的喂食器不能分多次投喂,且不能同时投喂多种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达到定间歇式投喂多种食物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间歇旋转装置、平移装置,所述间歇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杆、半圆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旋转块、梯形连杆、外滚筒、第一出料口、进料口、搅拌叶,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贯穿半圆体,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半圆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杆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杆的背面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的正面,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梯形连杆的外壁通过第一轴承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梯形连杆的外壁贯穿旋转块的内壁与旋转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安装在外滚筒的外壁,所述梯形连杆的外壁依次贯穿外滚筒的左侧外壁与右侧内壁,所述梯形连杆通过第二轴承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滚筒活动套设在梯形连杆的表面,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搅拌叶均固定安装在梯形连杆的表面。
5.优选的,所述平移装置包括横板、第一固定柱、第一矩形块、圆柱、第二固定柱、竖杆、固定杆、第二电机、第二转杆、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圆柱的外壁,所述横板的底部活动连接在第一矩形块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柱的背面固定连接在横板的正面,所述圆柱的一端贯穿第一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的背面固定安装在圆柱的正面,所述竖杆的正面分别开设有上滑槽、下滑槽,且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表面分别位于上滑槽、下滑槽的内壁,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的表面分别与上滑槽、下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正面贯穿竖杆的背面与竖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在远离竖杆的一端与第一矩形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6.优选的,进料口设置在外滚筒的外壁。
7.优选的,第二矩形块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矩形块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底部,所
述矩形块的两侧分别与箱体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旋转块的外壁开设有四个滑槽,且四个滑槽分别与第二连杆的表面配合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料口开设在横板的外壁。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开设在外滚筒的顶部。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半圆体旋转,半圆体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旋转,第二连杆旋转带动旋转块旋转,旋转块带动连杆旋转,连杆带动四个搅拌叶旋转,每个搅拌叶之间都有空隙,每条空隙之间可放入不同食物,当四个搅拌叶旋转时,食物从第一出料口流出,到达了可同时喂不同食物的目的。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圆柱旋转,圆柱的外壁与第一矩形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横板的底部与第一矩形块的顶部活动连接,当圆柱旋转时通过第二固定柱带动竖杆旋转,竖杆通过第一固定柱带动横板左右移动,当横板左右移动时,横板外壁开设的第二出料口与外滚筒底部开设的第一出料口重合,滚筒内部的食物通过第二出料口与第一出料口流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背面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圆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梯形连杆的正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移装置的俯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间歇旋转装置的俯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平移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21.图中:1间歇旋转装置、101第一电机、102第一转杆、103半圆体、104 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旋转块、107梯形连杆、108外滚筒、109第一出料口,110进料口、111搅拌叶、2平移装置、201横板、202第一固定柱、 203第一矩形块、204圆柱、205第二固定柱、206竖杆、207固定杆、208第二电机、209第二转杆、210第二出料口、3第二矩形块、4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包括箱体4,第二矩形块3顶部开设有凹槽,矩形块3固定安装在箱体4的内壁底部,矩形块3的两侧分别与箱体4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箱体4的内壁设有间歇旋转装置1、平移装置2,间歇旋转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01、第一转杆102、半圆体103、第一连杆104、第二连杆105、旋转块106、梯形连杆 107、外滚筒108、第一出料口109、进料口110、搅拌叶111,第一电机101 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箱体4的内壁,第一转杆1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 101的输出端,第一转杆102的另一端贯穿半圆体103,第一转杆102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半圆体103的内壁,第一连杆1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杆 102的表面,第二连杆105的背面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104的正
面,第一轴承固定安装在箱体4的内壁,梯形连杆107的外壁通过第一轴承与箱体4的内壁转动连接,梯形连杆107的外壁贯穿旋转块106的内壁与旋转块106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块106的外壁开设有四个滑槽,且四个滑槽分别与第二连杆105的表面配合设置,第二轴承固定安装在外滚筒108的外壁,梯形连杆 107的外壁依次贯穿外滚筒108的左侧外壁与右侧内壁,梯形连杆107通过第二轴承与箱体4的内壁转动连接,外滚筒108活动套设在梯形连杆107的表面,进料口110设置在外滚筒108的外壁,第一出料口109开设在外滚筒108 的底部,搅拌叶1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搅拌叶111均固定安装在梯形连杆 107的表面,每个搅拌叶111之间都有空隙,每条空隙之间可放入不同食物,当四个搅拌叶111旋转时,食物从第一出料口109流出,到达了可同时喂不同食物的目的。
23.平移装置2包括横板201、第一固定柱202、第一矩形块203、圆柱204、第二固定柱205、竖杆206、固定杆207、第二电机208、第二转杆209、第二出料口210,第二电机208固定安装在箱体4的内壁,第二转杆20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208的输出端,第二转杆20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圆柱204 的外壁,横板201的底部活动连接在第一矩形块203的顶部,第二出料口210 开设在横板201的外壁,第一固定柱202的背面固定连接在横板201的正面,圆柱204的一端贯穿第一矩形块203与第一矩形块203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二固定柱205的背面固定安装在圆柱204的正面,竖杆206的正面分别开设有上滑槽、下滑槽,且第一固定柱202、第二固定柱205的表面分别位于上滑槽、下滑槽的内壁,第一固定柱202、第二固定柱205的表面分别与上滑槽、下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杆207的正面贯穿竖杆206的背面与竖杆206 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杆207在远离竖杆206的一端与第一矩形块203的正面固定连接,当圆柱204旋转时通过第二固定柱205带动竖杆206旋转,竖杆206通过第一固定柱202带动横板201左右移动,当横板201左右移动时,横板201外壁开设的第二出料口210与外滚筒108底部开设的第一出料口109 重合,滚筒108内部的食物通过第二出料口210与第一出料口109流出。
24.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101带动第一转杆102转动,第二转杆102带动半圆体103旋转,由于第一连杆1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杆102的表面,所以半圆体103带动第一连杆104旋转,由于第二连杆105的背面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104的正面,所以第一连杆104带动第二连杆105旋转,第二连杆105旋转时表面接触旋转块106内壁滑槽,由于半圆体103带动第二连杆105旋转至旋转块106滑槽内壁而旋转,由于旋转块106的内壁固定套设在梯形连杆107的表面,梯形连杆107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以当旋转块106转动时带动梯形连杆107转动,外滚筒108活动套设在梯形连杆107的表面,由于四个搅拌叶111均固定安装在外滚筒108内部梯形连杆107的表面,四个搅拌叶111通过梯形连杆107旋转均在外滚筒108内部旋转。
25.通过第二电机208带动第二转杆209旋转,第二转杆209带动圆柱204 旋转,圆柱204的外壁与第一矩形块203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二固定柱205 的背面固定安装在圆柱204的正面,横板201的底部与第一矩形块203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一固定柱202的背面固定安装在横版201的正面,竖杆206 的外壁开设有上滑槽与下滑槽,第一固定柱202活动设置在竖杆206开设的上滑槽的内壁,第二固定柱205活动设置在竖杆206开设的下滑槽的内壁,竖杆206通过固定杆207铰接在第一矩形块203的正面,当圆柱204通过第二固定柱205带动竖杆206转动时,竖杆206通过第一固定柱202带动横板 201左右移动,当横板201外壁开设的第
二出料口210与外滚筒底部开设的第一出料口109重合时,滚筒108内部通过第二出料口210、第一出料109口流出至第二矩形块3的顶部滑槽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