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3649发布日期:2022-02-09 14:3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猕猴桃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


背景技术:

2.猕猴桃对水分的需求量比其他果树要多得多,其耐旱性很差,猕猴桃的根为肉质根,自身的穿透性弱,根系分布很浅,而且骨干根少,侧根也不发达,这样根系的吸水能力非常小,而且猕猴桃枝叶生长旺盛,叶片薄而大,角质层较薄,叶片气孔经常开放,根、茎木质部的导管都较粗大,这样叶片的水分蒸腾量非常大。
3.原有的猕猴桃种植时,采用的是传统灌溉方式,在植株旁布置水管,在水管上安装喷头,利用喷头向植株进行灌溉,容易导致水分蒸发,水分不能到达根部,灌溉效率较低,且浪费水资源,且无法对猕猴桃的叶片进行喷洒。
4.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3486193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06月2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猕猴桃种植灌溉装置,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立柱,所述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立柱的上表面中部均开设有凹槽,多个所述立柱正面和背面的上端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下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连接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夜灯。
5.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水分容易蒸发、灌溉效率较低、无法对猕猴桃的叶片进行喷洒以及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能有效解决无法对猕猴桃的叶片进行喷洒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立柱、横梁和若干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灌溉设备;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沟、第一过滤层和集水箱;所述立柱呈顶部无盖的中空状;所述集水沟位于大棚本体四周,集水沟与立柱相连,集水沟上设有与立柱顶部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立柱下部通过连通管与集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层位于立柱内,且位于立柱顶部;每组牵引架包括竖杆、两根牵引横杆、若干牵引绳和四根牵引柱;所述竖杆的长度大于牵引柱的长度,且竖杆位于四根牵引柱的中心;所述牵引绳一端与牵引横杆相连,另一端与竖杆相连;所述灌溉设备包括喷淋管和设置在喷淋管上的若干喷头,所述喷淋管一端位于集水箱内,通过第一水泵与集水箱相连通;所述喷头分别位于竖杆正上方。
9.所述立柱的内表面包覆有塑料薄膜。
10.还设有呈倾斜状设置的中空溢流管,所述立柱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管上端通
过溢流口与立柱相连,溢流管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溢流管上还设有出液口。
11.还包括灌溉管,所述灌溉管上设有若干分支管,所述分支管分别与牵引柱的下部相连,所述分支管上还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的方向朝向猕猴桃植株的底部。
12.所述分支管与喷嘴之间还设有连接段。
13.所述集水箱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为喷淋管和灌溉管供水,所述灌溉管通过第二水泵与集水箱相连。
14.所述集水箱上还设有自来水接口。
15.所述集水沟顶部还设有第二过滤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若干牵引架,能将猕猴桃的枝条向上牵引,使得猕猴桃的叶片布置更加均匀,灌溉设备的喷头分别位于竖杆正上方,猕猴桃的叶片位于喷射范围内,且喷洒均匀,喷洒效果好,便于控制叶片和果实附近的湿度。
18.本实用新型设有雨水收集装置,能实现雨水的收集,避免雨季降水过多,不利于猕猴桃的生长。猕猴桃的生长旺盛期需要经常灌水,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能实现雨水的充分利用,节约水资源。在雨水的收集过程中,雨水能顺着集水沟和立柱,最后进入集水箱,中空的立柱在起大棚支撑的作用下,也能充当连接管,节约材料,并且结构更加简单。当集水箱中装满雨水后,雨水能暂时存储在中空的立柱中,增大雨水储存容量,并且能增加立柱的重量,使得立柱的支撑效果更加稳定。
19.2、 所述立柱的内表面包覆有塑料薄膜,便于隔绝雨水和立柱,避免两者直接接触,延长立柱的使用寿命。
20.3、所述溢流管上端通过溢流口与立柱相连,溢流管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溢流管上还设有出液口,便于及时将多余的雨水排走,且由于溢流管呈倾斜状,使得溢流管上的出液口能远离大棚,排水效果更好。并且溢流管、立柱和地面呈三角布置,溢流管充当加强筋,能提高立柱的稳定性。
21.4、还包括灌溉管,所述灌溉管上设有若干分支管,所述分支管分别与牵引柱的下部相连,所述分支管上还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的方向朝向猕猴桃植株的底部,可以直接为树根供水,避免水分过多的蒸发,不能到达根部,使得灌溉的效果更好。
22.5、分支管与喷嘴之间还设有连接段,通过连接段的设置,便于灵活调整分支管和喷嘴的位置,使得猕猴桃根部的灌溉效果好。
23.6、所述集水箱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为喷淋管和灌溉管供水,所述灌溉管通过第二水泵与集水箱相连,使得雨水收集的容量更大。
24.7、所述集水箱上还设有自来水接口,避免雨水储存量不够,灵活使用自来水或雨水作为猕猴桃的供水源。
25.8、所述集水沟顶部还设有第二过滤层,能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杂质,避免堵塞喷嘴或者喷头。
附图说明
26.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记:
30.1、立柱,2、横梁,3、集水沟,4、第一过滤层,5、集水箱,6、排水口,7、连通管,8、竖杆,9、牵引横杆,10、牵引绳,11、牵引柱,12、喷淋管,13、喷头,14、第一水泵,15、塑料薄膜,16、溢流管,17、溢流口,18、出液口,19、灌溉管,20、喷嘴,21、分支管,22、连接段,23、第二水泵,24、自来水接口,25、第二过滤层,26、猕猴桃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
32.作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雨水收集装置和灌溉设备,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立柱1、横梁2和若干组牵引架。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沟3、第一过滤层4和集水箱5。所述集水箱5可以设有一个,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立柱1呈顶部无盖的中空状。所述集水沟3位于大棚本体四周,与立柱1相连,集水沟3上设有与立柱1顶部相连通的排水口6。所述立柱1下部通过连通管7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层4位于立柱1内,且位于立柱1顶部。每组牵引架包括竖杆8、两根牵引横杆9、若干牵引绳10和四根牵引柱11。所述竖杆8的长度大于牵引柱11的长度,且竖杆8位于四根牵引柱11的中心。所述牵引绳10一端与牵引横杆9相连,另一端与竖杆8相连。所述猕猴桃植株26种植在相邻两组牵引架之间,猕猴桃植株26的枝叶分别沿牵引绳10攀爬。
33.所述灌溉设备包括喷淋管12和设置在喷淋管12底部的若干喷头13,所述喷淋管12一端位于集水箱5内,通过第一水泵14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喷头13分别位于竖杆8正上方。
34.实施例2
3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雨水收集装置和灌溉设备。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立柱1、横梁2和若干组牵引架。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沟3、第一过滤层4、集水箱5和溢流管16。集水箱5的数量可以与立柱1的数量一一对应,且呈半掩埋式,集水箱5的2/3的区域都位于地下。所述立柱1呈顶部无盖的中空状,内表面上包覆有塑料薄膜15。所述集水沟3位于大棚本体四周,集水沟3与立柱1相连,集水沟3上设有与立柱1顶部相连通的排水口6。所述立柱1下部通过连通管7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层4位于立柱1内,且位于立柱1顶部。所述溢流管16的数量与立柱1的数量一一对应,且所述溢流管16呈倾斜式设置。所述立柱1上设有溢流口17,所述溢流管16呈中空管,上端通过溢流口17与立柱1相连,溢流管16下端与地面固定,且所述溢流管16上还设有出液口18,用于及时排走从立柱1内溢出的雨水。
36.每组牵引架包括竖杆8、两根牵引横杆9、若干牵引绳10和四根牵引柱11。所述竖杆8的长度大于牵引柱11的长度,且竖杆8位于四根牵引柱11的中心。所述猕猴桃植株26位于相邻两组牵引架之间,且所述牵引绳10一端与靠近猕猴桃植株26的牵引横杆9相连,另一端与竖杆8相连。所述灌溉设备包括喷淋管12和设置在喷淋管12上的若干喷头13,所述喷淋管12一端位于集水箱5内,通过第一水泵14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喷头13分别位于竖杆8正上方。
37.实施例3
38.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雨水收集装置和灌溉设备。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立柱1、横梁2和若干组牵引架。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沟3、第一过滤层4和集水箱5。所述集水箱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所述立柱1呈顶部无盖的中空状。所述集水沟3位于大棚本体四周,与立柱1相连,集水沟3上设有与立柱1顶部一一对应的排水口6,通过排水口6实现集水沟3和立柱1的连通。所述立柱1下部通过连通管7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层4位于立柱1内,且位于立柱1顶部。
39.每组牵引架包括竖杆8、两根牵引横杆9、若干牵引绳10和四根牵引柱11。所述竖杆8的长度大于牵引柱11的长度,且竖杆8位于四根牵引柱11的中心。所述猕猴桃植株26位于相邻两组牵引架之间,且所述牵引绳10一端与靠近猕猴桃植株26的牵引横杆9相连,另一端与竖杆8相连。
40.所述灌溉设备包括灌溉管19、喷淋管12和设置在喷淋管12底部的若干喷头13。所述喷淋管12一端位于集水箱5内,通过第一水泵14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灌溉管19通过第二水泵23与另一个集水箱5相连。所述喷头13分别位于竖杆8正上方。所述灌溉管19上设有若干分支管21,所述分支管21分别与牵引柱11的下部相连,所述分支管21上还通过连接段22连接有喷嘴20,所述喷嘴20的方向朝向猕猴桃植株26的底部。
41.实施例4
42.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猕猴桃种植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雨水收集装置和灌溉设备。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立柱1、横梁2和若干组牵引架。每组牵引架包括竖杆8、两根牵引横杆9、若干牵引绳10和四根牵引柱11。所述竖杆8的长度大于牵引柱11的长度,且竖杆8位于四根牵引柱11的中心。所述猕猴桃植株26种植在相邻两组牵引架之间,所述牵引绳10一端与靠近猕猴桃植株26的牵引横杆9相连,另一端与竖杆8相连。
43.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沟3、第一过滤层4、集水箱5和溢流管16。所述立柱1呈顶部无盖的中空状,内表面包覆有塑料薄膜15。所述集水沟3位于大棚本体四周,集水沟3与立柱1相连,集水沟3上设有与立柱1顶部一一对应的排水口6,通过排水口6实现集水沟3和立柱1的连通,所述集水沟3顶部还设有第二过滤层25,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所述立柱1下部通过连通管7与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层4位于立柱1内,且位于立柱1顶部。所述立柱1上还设有溢流口17,所述溢流管16呈中空状,整体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溢流管16上端通过溢流口17与立柱1相连通,下端与地面固定,具体可以为插入地下,所述溢流管16上还设有出液口18,用于排走从立柱1内溢出的雨水。
44.所述灌溉设备包括灌溉管19、喷淋管12和设置在喷淋管12底部的若干喷头13,所述喷头13分别位于竖杆8正上方。所述集水箱5设有两个,所述集水箱5上还设有自来水接口24,用于与自来水相连。所述集水箱5可以有一大半的体积都掩埋在地下,避免占用地上过多的面积。所述喷淋管12一端位于其中一个集水箱5内,通过第一水泵14与该集水箱5相连通。所述灌溉管19通过第二水泵23与另一个集水箱5相连。所述灌溉管19上设有若干分支管21,所述分支管21与猕猴桃植株26的种植方向相匹配,呈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且为了便于固定,分支管21分别与牵引柱11的下部相连。所述分支管21上通过连接段22还连接有喷嘴20,所述喷嘴20的方向朝向猕猴桃植株26的底部。
45.在下雨时,雨水经过第二过滤层25的过滤后,进入集水沟3,顺着排水口6进入立柱1,经过第一过滤层4的过滤后,最后进入集水箱5中完成雨水的收集。当雨水过多,两个集水箱5都装满雨水后,雨水继续存储在立柱1中,直至从立柱1上的溢流口17处流出,顺着溢流管16排出。当需要进行灌溉时,第一水泵14和第二水泵23工作,喷头13朝向猕猴桃植株26的枝叶进行喷洒雨水,喷嘴20为猕猴桃植株26的根部供水。当两个集水箱5内的雨水都用完后,可以通过自来水接口24为集水箱5供水,实现猕猴桃的继续灌溉。
46.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