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

文档序号:30052768发布日期:2022-05-17 15:3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豌豆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


背景技术:

2.豌豆,豆科豌豆属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中亚细亚地区。其喜温和湿润的气候,不耐燥热,抗旱性差,对泥土的适应性较广,对土质要求不高,以保水力强、通气性好并富含腐植质的砂壤土和壤土最适宜。
3.豌豆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托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白色和紫色。
4.豌豆在种植过程中会用到除虫装置对豌豆田内的害虫进行处理。
5.如中国专利cn210143644u公开了一种梯田用除虫装置,包括一号罐的内侧密封安装有透光玻璃板,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紫光灯。该种梯田用除虫装置,通过紫光灯诱引害虫会通过喇叭形进口进入三号罐内,然后通过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的风及紫光灯光源的诱引会将害虫向下吹到蓄水室的表面,经蓄水室的水溺死,以此达到除虫的效果。
6.但该专利在将害虫溺死后,害虫还停留在蓄水室内与水接触,这样害虫在水里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其更快地发臭变质,继而造成水质变臭,一方面无法对水进行再次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对水进行更换清理时,水质变臭,气味难闻,让使用者感到恶心,从而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7.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该专利在将害虫溺死后,害虫还停留在蓄水室内与水接触,这样害虫在水里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其更快地发臭变质,继而造成水质变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包括底箱和安装在底箱顶部并与底箱连通的除虫箱,还包括收集斗、诱虫组件、除虫机构,所述收集斗安装在除虫箱内并将除虫箱分隔成除虫室和虫液分离室,除虫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虫口;诱虫组件安装在除虫室内。
10.所述除虫机构包括喷水组件和虫收集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抽水泵、多个喷头,抽水泵安装在底箱上,多个喷头安装在除虫箱的内壁顶部,抽水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喷头连接。
11.虫收集组件包括虫液分离件、以及安装在底箱内的收虫筒,虫液分离件的顶端与收集斗的出口连通、底端与收虫筒连通,收虫筒的底端延伸出底箱并安装有可拆卸的盖子,盖子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诱虫组件包括诱虫灯,诱虫灯安装在除虫箱的内壁顶部,诱虫灯的外侧套设有透光玻璃罩,透光玻璃罩安装在除虫箱的内壁顶
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箱上设置有注液管,注液管上设置有管盖,所述底箱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虫液分离件为曲折管,曲折管的顶端安装在收集斗的底部轴心处、底端与收虫筒的顶部相连通,曲折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漏液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箱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诱虫灯和抽水泵电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虫箱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底箱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板可以为倾斜设置的整块太阳能板,也可以由两块太阳能板对接呈v型设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曲折管并在曲折管的管壁上开设漏液孔,在液体和害虫通过曲折管下落时,液体可以通过漏液孔直接流入底箱内,害虫则顺着曲折管滑落入收虫筒内,并且盖子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一方面害虫身体上残留的液体可以通过通孔流出,另一方面通孔能够保证收虫筒内气体的流通,减缓害虫的发臭变质,以便于使用者根据当地气温定期对收虫筒内的害虫进行清理。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曲折管,一方面可以增加液体和害虫的流通时间,以便于将害虫溺死,另一方面增加漏液孔的数量,便于液体通过漏液孔流出,对液体进行回收利用。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箱,一方面可以对液体进行储存,另一方面曲折管内流出的液体可以流入底箱内,对液体进行再次收集,对液体进行循环利用,进而起到节约资源目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光玻璃罩能够对诱虫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液体与诱虫灯的接触造成诱虫灯的损坏,通过设置收集斗能够对液体和害虫进行收集,以便于害虫和液体都能够流入曲折管内。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虫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曲折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正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箱、2除虫箱、3进虫口、4进液管、5支脚、6注液管、7环形管、8诱虫灯、9透光玻璃罩、10收集斗、11曲折管、12漏液孔、13收虫筒、14通孔、15盖子、16喷头、17控制器、18蓄电池、19支撑杆、20太阳能板、21除虫室、22虫液分离室、23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的技术方案:
31.实施例一:
32.根据图1-4所示,包括底箱1和安装在底箱1顶部并与底箱1连通的除虫箱2,底箱1上设置有注液管6,注液管6上设置有管盖,底箱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脚5,还包括收集斗10、诱虫组件、除虫机构,收集斗10安装在除虫箱2内并将除虫箱2分隔成除虫室21和虫液分离室22,通过设置收集斗10能够对液体和害虫进行收集,以便于害虫和液体都能够流入曲折管11内,除虫室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虫口3,进虫口3为喇叭型,诱虫组件安装在除虫室21内,诱虫组件包括诱虫灯8,诱虫灯8安装在除虫箱2的内壁顶部,诱虫灯8的外侧套设有透光玻璃罩9,透光玻璃罩9安装在除虫箱2的内壁顶部,通过设置透光玻璃罩9能够对诱虫灯8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液体与诱虫灯8的接触造成诱虫灯8的损坏。
33.除虫机构包括喷水组件和虫收集组件,喷水组件包括抽水泵23、多个喷头16,抽水泵23安装在底箱1内壁底部,多个喷头16安装环形管7的底部,环形管7安装在除虫箱2的内壁顶部,抽水泵23通过进液管4与环形管7连接,通过抽水泵23将底箱1内的液体抽出,并通过进液管4流入环形管7内,而后通过多个喷头16喷出,继而喷头16喷出的液体将害虫冲落到收集斗10内,同时害虫与液体接触,能够将害虫溺死。
34.虫收集组件包括虫液分离件、以及安装在底箱1内的收虫筒13,虫液分离件为曲折管11,曲折管11的顶端安装在收集斗10的底部轴心处、底端与收虫筒13的顶部相连通,通过设置曲折管11,一方面可以增加液体和害虫的流通时间,以便于将害虫溺死,另一方面增加漏液孔12的数量,便于液体通过漏液孔12流出,对液体进行回收利用,曲折管11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漏液孔12,通过设置曲折管11并在曲折管11的管壁上开设漏液孔12,在液体和害虫通过曲折管11下落时,液体可以通过漏液孔12直接流入底箱1内,害虫则顺着曲折管11滑落入收虫筒13内,收虫筒13的底端延伸出底箱1并安装有可拆卸的盖子15,盖子15与收虫筒13的底端为螺纹连接,盖子1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其作用在于:盖子1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一方面害虫身体上残留的液体可以通过通孔14流出,另一方面通孔14能够保证收虫筒13内气体的流通,减缓害虫的发臭变质,以便于使用者根据当地气温定期对收虫筒13内的害虫进行清理。
35.底箱1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器17,控制器17分别与诱虫灯8和抽水泵23电连接。
36.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豌豆种植用除虫装置,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豌豆田内,接着将液体通过注液管6倒入底箱1内,并将电源线与控制器17连接,然后通过控制器17使诱虫灯8和抽水泵23通电工作,通过诱虫灯8吸引害虫,害虫通过进虫口3进入除虫室21内,抽水泵23将底箱1内的液体抽出,并通过进液管4流入环形管7内,而后通过多个喷头16喷出,继而喷头16喷出的液体将害虫冲落到收集斗10内,继而在收集斗10的作用下,害虫和液体流入曲折管11内,液体和害虫在曲折管11内流通过程中,液体通过漏液孔12流出并落入底箱1内,害虫则顺着曲折管11滑落入收虫筒13内,最后使用者根据当地气温定期对收虫筒13内的害虫进行清理,对液体进行更换添加。
37.实施例二:
38.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下:
如图5所示,除虫箱2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杆19,多个支撑杆19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20,底箱1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18,太阳能板20与蓄电池18电连接,蓄电池18与控制器17电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板20能够对太阳能进行利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蓄电池18对电能进行储存,以便于为诱虫灯8和抽水泵23提供所需要的电能,更加节能环保。
39.实施例三:
4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如下:太阳能板20可以为倾斜设置的整块太阳能板20,也可以由两块太阳能板20对接呈v型设置,其作用在于:能够对雨水进行引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