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6064发布日期:2022-03-05 10:0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虫害防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已经诱杀田间地头的害虫为主,过程中常使用到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现场上病虫害防治诱杀装置多以诱杀灯为主
3.但,现有市场上的病虫害防治诱杀灯结构较为简单,没有设置插杆埋地组件,在埋地架设过程中需要借助工具,较为费力不便;且传统诱杀灯固定在支撑杆的高度,不能进行高度调节,不利于后期对诱杀飞虫的清理及设备维护;传统的诱杀灯结构,诱杀的飞虫不利于收集,容易粘在电网上,影响后期的诱杀;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诱杀灯结构较为简单,在埋地架设过程中需要借助工具,较为费力不便;且传统诱杀灯固定在支撑杆的高度,不能进行高度调节,不利于后期对诱杀飞虫的清理及设备维护;传统的诱杀灯结构,诱杀的飞虫不利于收集,容易粘在电网上,影响后期的诱杀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插杆埋地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顶端外壁上通过升降调节组件固定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病害虫诱杀组件。
6.优选地,所述插杆埋地组件包括套装孔,所述套装孔开设在支撑杆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套装孔的内部插装有埋地锥杆,所述支撑杆位于套装孔一侧的外壁上贯通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底端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埋地锥杆的顶端外壁上套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踏杆,所述踏杆的一端贯穿于导槽的外部,所述导槽的底部内壁上贯通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内部插装有插销。
7.优选地,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长条块,所述长条块焊接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一侧外壁上,所述长条块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插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两端与滑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转动部贯穿于长条块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手轮,所述电池箱固定在滑块的一侧外壁上。
8.优选地,所述病害虫诱杀组件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固定在电池箱的一侧顶部
外壁上,所述挡雨盖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安装罐,所述安装罐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固定有紫外线灯,所述安装罐的外壁上贯通铺设有电网,所述安装罐的中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位于安装罐内部的底端外壁上套装有第一桨叶,所述安装罐的顶部外壁上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一端与安装轴的顶端连接,所述安装罐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集虫斗,且集虫斗固定在电池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安装轴贯穿于集虫斗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桨叶,所述集虫斗的底部外壁上贯通连接有集虫盒,所述集虫盒的内部设置有抽屉。
9.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和电池箱内部电池之间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为一种伸缩电线。
10.优选地,所述电池箱内部电池的电性输出端与紫外线灯、电网和马达的电性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滑槽和滑块为滑动配合构件,且滑槽的内壁涂有润滑油。
12.优选地,所述螺杆和长条块与安装轴和安装罐的转动连接处镶嵌安装有轴承。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14.1.通过设置的插杆埋地组件,使诱杀装置支撑杆的埋地固定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工具,通过脚踏的方式将埋地锥杆插装到地面上,实现支撑杆的架设,方便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的架设安装;
15.2.通过设置的通过升降调节组件,使安装在电池箱一侧的病害虫诱杀结构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利于诱杀装置的使用,后期清洁维护过程中能下降诱杀装置,能方便的进行诱杀飞虫的清理;
16.3.通过设置的病害虫诱杀组件,该诱杀灯结构,诱杀的飞虫过程中会驱动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进行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能对诱杀的飞虫进行抽吸,使飞虫收集到集虫盒内部,解决了传统诱杀灯不利于收集,容易粘在电网上,影响后期的诱杀的问题。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中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中插杆埋地组件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中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中图1中c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2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中图1中d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支撑杆;2、插杆埋地组件;201、套装孔;202、埋地锥杆;203、导槽;204、卡槽;205、连接环;206、踏杆;207、插孔;208、插销;3、升降调节组件;301、长条块;302、滑槽;303、
滑块;304、螺孔;305、螺杆;306、手轮;4、电池箱;5、病害虫诱杀组件;501、挡雨盖;502、连接柱;503、安装罐;504、紫外线灯;505、电网;506、安装轴;507、第一桨叶;508、马达;509、集虫斗;510、第二桨叶;511、集虫盒;512、抽屉;6、光伏板;7、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29.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底端内壁上设置有插杆埋地组件2,使诱杀装置支撑杆1的埋地固定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工具,通过脚踏的方式将埋地锥杆202插装到地面上,实现支撑杆1的架设,方便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的架设安装,支撑杆1的一侧顶端外壁上通过升降调节组件3固定有电池箱4,通过升降调节组件3的设置,使安装在电池箱4一侧的病害虫诱杀结构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利于诱杀装置的使用,后期清洁维护过程中能下降诱杀装置,能方便的进行诱杀飞虫的清理;电池箱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病害虫诱杀组件5,该诱杀灯结构,诱杀的飞虫过程中会驱动第一桨叶507和第二桨叶510进行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能对诱杀的飞虫进行抽吸,使飞虫收集到集虫盒511内部,解决了传统诱杀灯不利于收集,容易粘在电网505上,影响后期的诱杀的问题。
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插杆埋地组件2包括套装孔201,套装孔201开设在支撑杆1的底部内壁上,套装孔201的内部插装有埋地锥杆202,支撑杆1位于套装孔201一侧的外壁上贯通开设有导槽203,导槽203的底端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卡槽204,埋地锥杆202的顶端外壁上套装有连接环205,连接环205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踏杆206,踏杆206的一端贯穿于导槽203的外部,导槽203的底部内壁上贯通开设有插孔207,且插孔207的内部插装有插销208;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埋地架设过程中,埋地锥杆202收缩在套装孔201内部,将支撑杆1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用脚下踏踏杆206,踏杆206沿导槽203下移,从而带动埋地锥杆202在套装孔201内进行下移,使埋地锥杆202插入到土地内,实现支撑杆1的埋地架设,架设后在连接环205作用下转动踏杆206,使踏杆206卡装到卡槽204内,再在插孔207内插入插销208,进行踏杆206的限位,实现埋地锥杆202埋地后的固定。
3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降调节组件3包括长条块301,长条块301焊接固定在支撑杆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长条块301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302,滑槽302的内部插装有滑块303,滑块303的顶部外壁上贯通开设有螺孔304,螺孔304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杆305,且螺杆305的两端与滑槽302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螺杆305转动部贯穿于长条块30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手轮306,电池箱4固定在滑块303的一侧外壁上;在电池箱4一侧病害虫诱杀结构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手轮306带动螺杆305进行转动,在螺杆305和螺孔304的配合作用下滑块303沿滑槽302进行移动,从而能控制电池箱4和病害虫诱杀结构进行升降调节,使病害虫诱杀结构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利于
诱杀装置的使用,后期能下降诱杀装置进行清洁维护。
32.如图1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病害虫诱杀组件5包括挡雨盖501,挡雨盖501固定在电池箱4的一侧顶部外壁上,挡雨盖501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连接柱502,连接柱502的底部外壁上固定有安装罐503,安装罐503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固定有紫外线灯504,安装罐503的外壁上贯通铺设有电网505,安装罐503的中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安装轴506,安装轴506位于安装罐503内部的底端外壁上套装有第一桨叶507,安装罐503的顶部外壁上固定有马达508,马达508的输出轴一端与安装轴506的顶端连接,安装罐503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集虫斗509,且集虫斗509固定在电池箱4的一侧外壁上,安装轴506贯穿于集虫斗509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桨叶510,集虫斗509的底部外壁上贯通连接有集虫盒511,集虫盒511的内部设置有抽屉512;该病害虫诱杀结构工作中,通过安装罐503内的紫外线灯504工作发出紫光,紫光对飞虫进行吸引,使飞虫靠近安装罐503上的电网505,过程中马达508工作带动安装轴50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桨叶507和第二桨叶510进行转动,第一桨叶507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靠近安装罐503的飞虫吸附到电网505上,电网505通电工作进行电击灭虫,第二桨叶510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飞虫的尸体吸入到集虫斗509内,飞虫的尸体下落收集到集虫盒511内的抽屉512内,后期通过抽出抽屉512进行清理。
33.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杆1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光伏板6,光伏板6和电池箱4内部电池之间连接有电源线7,电源线7为一种伸缩电线,通过光伏板6进太阳能发电,利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持续的工作。
34.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电池箱4内部电池的电性输出端与紫外线灯504、电网505和马达508的电性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通过电池箱4内部电池进行紫外线灯504、电网505和马达508工作的供电。
35.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滑槽302和滑块303为滑动配合构件,且滑槽302的内壁涂有润滑油,使滑块303在滑槽302内滑动更平稳。
36.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螺杆305和长条块301与安装轴506和安装罐503的转动连接处镶嵌安装有轴承,轴承的设置使螺杆305和安装轴506转动更平稳。
37.具体的,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在工作时/使用时: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诱杀装置埋地架设过程中,埋地锥杆202收缩在套装孔201内部,将支撑杆1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用脚下踏踏杆206,踏杆206沿导槽203下移,从而带动埋地锥杆202在套装孔201内进行下移,使埋地锥杆202插入到土地内,实现支撑杆1的埋地架设,架设后在连接环205作用下转动踏杆206,使踏杆206卡装到卡槽204内,再在插孔207内插入插销208,进行踏杆206的限位,实现埋地锥杆202埋地后的固定;该病害虫诱杀结构工作中,通过安装罐503内的紫外线灯504工作发出紫光,紫光对飞虫进行吸引,使飞虫靠近安装罐503上的电网505,过程中马达508工作带动安装轴50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桨叶507和第二桨叶510进行转动,第一桨叶507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靠近安装罐503的飞虫吸附到电网505上,电网505通电工作进行电击灭虫,第二桨叶510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飞虫的尸体吸入到集虫斗509内,飞虫的尸体下落收集到集虫盒511内的抽屉512内;后期进行飞虫尸体清理过程中,通过手轮306
带动螺杆305进行转动,在螺杆305和螺孔304的配合作用下滑块303沿滑槽302进行移动,从而能控制电池箱4和病害虫诱杀结构进行升降调节,使病害虫诱杀结构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利于诱杀装置的使用,后期能下降集虫盒511结构,通过抽出抽屉512进行飞虫尸体的清理,较为方便。
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