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9950发布日期:2022-04-27 13:0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菌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2.食用菌在种植前,需在菌袋上加装培养基料,菌袋为圆柱形塑料袋,装好培养料后,需将菌袋封口,灭菌,得到菌棒,再通过在菌棒上打孔接种食用菌。
3.现有技术中,已研发出了菌棒全自动打包的装置,能够实现菌袋填装培养基料,封口的全自动作业,其中,在菌袋填装培养基料的工序中,需要将培养基料投入进料箱内,培养基料在进料箱内通过螺旋挤出至出料筒,同时通过机械夹爪将圆柱形塑料袋套至出料筒,从而使培养基料填装袋,装袋完成后,自动进行扎口。
4.上述结构中,由于培养基料中含较多水分,在填装过程中容易粘附在进料箱侧壁而下料不充分,导致培养基料填装不均匀,部分菌棒存在培养基料较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的改进,解决菌袋填装培养基料过程中,存在下料不充分,导致培养基料填装不均匀,部分菌棒存在培养基料较少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包括:
8.机架
9.进料箱本体,所述进料箱本体连接于机架;
10.出料筒,所述出料筒连接于进料箱本体一侧;
11.出料螺旋,所述出料螺旋设置在进料箱本体内,所述出料螺旋同轴穿过出料筒;
12.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设置在进料箱本体内,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出料螺旋的正上方;
13.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连接于第一搅拌轴侧部;
14.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设置在进料箱本体内,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第一搅拌轴的斜上方;
15.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连接于第二搅拌轴侧部,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宽度为第一搅拌叶片宽度的3-5倍;
16.所述第一搅拌轴与出料螺旋传动连接;
17.所述第二搅拌轴与出料螺旋传动连接。
18.进一步的,上述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中,所述第二搅拌轴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搅拌轴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搅拌轴两侧的上方。
19.进一步的,上述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中,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转速与第二搅拌轴的转速比为5∶1。
20.进一步的,上述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中,所述第一搅拌轴与出料螺旋的轴间距为20-30cm。
21.进一步的,上述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中,所述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的轴间距为15-25cm。
22.进一步的,上述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中,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的垂直连接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60度。
23.进一步的,上述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中,还包括:
24.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机架,所述电机与出料螺旋传动连接。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的进料箱本体内的特定位置设置特定结构的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使培养基料从进料斗进入进料箱本体内时,先经过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的搅拌,使靠近进料箱本体内壁的培养基料能及时打散,向下移动,避免黏附在进料箱本体内壁;再经过第一搅拌轴和第一搅拌叶片的搅拌,使培养基料均匀地落向正下方的出料螺旋,通过出料螺旋将培养基料均匀地从出料筒送出,通过上述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各菌袋中培养基料填装均匀,使每个菌棒中的培养基料填装量具备均一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的主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的局部结构左视图;
28.标号说明:
29.1、机架;2、进料箱本体;3、出料筒;4、出料螺旋;5、第一搅拌轴;6、第一搅拌叶片;7、第二搅拌轴;8、第二搅拌叶片;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31.实施例1
32.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包括:
33.机架1;
34.进料箱本体2,所述进料箱本体2连接于机架1;
35.出料筒3,所述出料筒3连接于进料箱本体2一侧;
36.出料螺旋4,所述出料螺旋4设置在进料箱本体2内,所述出料螺旋4同轴穿过出料筒3;
37.第一搅拌轴5,所述第一搅拌轴5设置在进料箱本体2内,所述第一搅拌轴5位于出料螺旋4的正上方;
38.第一搅拌叶片6,所述第一搅拌叶片6连接于第一搅拌轴5侧部;
39.第二搅拌轴7,所述第二搅拌轴7设置在进料箱本体2内,所述第二搅拌轴7位于第一搅拌轴5的斜上方;
40.第二搅拌叶片8,所述第二搅拌叶片8连接于第二搅拌轴7侧部,所述第二搅拌叶片8的宽度为第一搅拌叶片6宽度的3-5倍;
41.所述第一搅拌轴5与出料螺旋4传动连接;
42.所述第二搅拌轴7与出料螺旋4传动连接。
43.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培养基料从进料斗进入进料箱本体2内时,先经过第二搅拌轴7和第二搅拌叶片8的搅拌,使靠近进料箱本体2内壁的培养基料能及时打散,向下移动,避免黏附在进料箱本体2内壁;再经过第一搅拌轴5和第一搅拌叶片6的搅拌,使培养基料均匀地落向正下方的出料螺旋4,通过出料螺旋4将培养基料均匀地从出料筒3送出。
44.实施例2
45.实施例1所述的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搅拌轴7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搅拌轴7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搅拌轴5两侧的上方。
46.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避免培养基料粘附在进料箱本体2内壁,保证下料的均匀性。
47.实施例3
48.实施例1所述的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轴5的转速与第二搅拌轴7的转速比为5∶1。
49.上述转速比能够进一步避免培养基料粘附在进料箱本体2内壁,保证下料的均匀性。
50.实施例4
51.实施例1所述的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轴5与出料螺旋4的轴间距为20-30cm。
52.上述转速比能够进一步避免培养基料粘附在进料箱本体2内壁,保证下料的均匀性。
53.实施例5
54.实施例1所述的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搅拌轴7与第一搅拌轴5的轴间距为15-25cm。
55.上述转速比能够进一步避免培养基料粘附在进料箱本体2内壁,保证下料的均匀性。
56.实施例6
57.实施例1所述的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轴5与第二搅拌轴7的垂直连接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60度。
58.上述转速比能够进一步避免培养基料粘附在进料箱本体2内壁,保证下料的均匀性。
59.实施例7
60.实施例1所述的菌棒打包机的进料机构,其中,还包括:
61.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于机架1,所述电机9与出料螺旋4传动连接。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