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9224发布日期:2023-03-29 01:3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农业育秧工厂的水稻育种盘,在原有育秧盘的基础上增加隔离块,使育秧盘更加优良。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水稻育秧盘,育秧盘的规格和样式并不能提高育秧产量,虽然都是通过育秧工厂中的育秧流水线进行播种,但不能最大化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首先有氧气植物根部才会更加粗壮,根系才会更加发达。且育秧盘离地间隙太小,不利于沥水,种子的生长环境会受到影响。现有的育秧盘厚度和质量也是不达标,育秧盘容易变形,导致育秧盘叠加摆放不平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其目的在于使底部加强筋育秧盘能更好通过增加底部离地高度,使得育种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根系更加发达,方便育秧盘沥水,防止底部凹凸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3.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育秧工厂流水线上的育秧盘,通过以前的育秧盘我们发现根部氧气不充分,育秧盘沥水能力差,且育秧盘容易变形,在原有的育秧盘底部增加底部加强筋,该盘盘长在600mm左右,宽300mm左右,高35mm左右,我们发现在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增加6mm高度的加强筋,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增加5mm的加强筋,比外围加强筋低1mm,有利于育秧盘叠放起来时更加的稳固,且改进后的育秧盘比以往育种条件更加优越。
5.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部加强筋育秧盘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底部加强筋育秧盘适用于工厂化育秧和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在原有的育秧盘基础上设计了增加底部加强筋厚度,解决当前育秧盘沥水问题,防止育秧盘容易变形导致叠放不齐,解决育种根部生长所需要提供的氧气供应,使根系更加发达。
7.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实现底部加强筋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3高度增加6mm后可使秧盘更加稳固,叠加摆摞起来不易倒斜;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4高度5mm,增加离地间隙,方便沥水,增加根部氧气供应,根系更加发达;增加高度,防止底部凹凸变形。
附图说明
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0.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底部加强筋的底部视图;
11.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12.图中:1底部加强筋育秧盘;2土壤排水调节孔;3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4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 5育秧盘侧面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工厂化育秧和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育秧盘,是由pvc塑料片制作而成,在原有的育秧盘基础上设计了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3和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4,解决当前育秧盘容易变形问题,为了适应工厂化育秧机械精量播种生产线播种的要求,为了让秧苗根部有足够多的空气,在育秧盘的底部分别增加了6mm和5mm的加强筋。
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5.通过育秧工厂里的育秧机流水线,将育秧盘叠放摞在一起,一个一个育秧盘进入育秧流水线中,每个育秧盘通过育秧流水线机器铺上薄薄的一层土,育秧机器有序的将种子排列在育秧盘里,洒上足够的水分和肥料后将育秧盘叠放摞在一起。放置到空旷的场地上等待育秧盘中的种子发芽,通过我们在普通育秧盘的基础上增加了育秧盘底部外围加强筋3和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4增加了育秧盘的厚度和硬度,且提供更优越的育种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高度5mm,该底部加强筋和育秧盘的材质是一致且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底部加强筋育秧盘的底部面有5mm-6mm高度的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加强筋育秧盘,其特征在于底部纵横交错的隔条形成菱形,可使育秧盘摆放更加稳固,可有效防止底部凹凸变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部加强筋育秧盘,育秧盘底部横竖交叉加强筋高度5mm,该底部加强筋和育秧盘的材质是一致且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底部加强筋育秧盘的底部面有5mm-6mm高度的加强筋。筋。筋。


技术研发人员:王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尖兵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