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3250发布日期:2022-03-20 02:2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目前鱼塘养鱼行业,大多仅是一年换一两次水和做一次污泥清理,甚至不做处理,这样鱼的排泄物和食物的残渣长期堆积在鱼塘中,容易造成水质恶化,不利于鱼的健康生长,另外,由于鱼塘中的水没有流动,不能模拟鱼在流水中的自然生存环境,鱼的游动减少,造成肉质的鲜美程度下降,在销售中没有优势,存在较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其结构新颖,可方便调整抽吸部位的深度,即可单一抽水,也可伸入至底部进行淤泥的抽吸,可进行全面的抽取,使用操作方便。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包括安装在鱼塘一端的过滤结构,过滤结构沿竖向延伸,过滤结构将鱼塘分为抽吸区及养殖区,抽吸区的内壁安装有丝杠,丝杠的顶端与变向器的输出端连接,变向器的输入端安装有手柄;丝杠的滑块上固定设有架板,架板上安装有第一抽吸管,换向器的侧壁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二抽吸管,第一抽吸管与第二抽吸管之间通过波纹管连通;第二抽吸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连通,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口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养殖区远离过滤结构的端壁、及养殖区的两侧壁中部安装有喷出管,喷出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多条喷出管均与汇流管连通,汇流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抽吸管上设有第一三通管,第一三通管的余下接口处连通设有第三抽吸管,第三抽吸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三抽吸管的另一端经第三三通管与输水管连通,输水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位于第三三通管靠近过滤器的一侧;第二抽吸管上设有第五电磁阀,第五电磁阀位于第一三通管靠近过滤器的一侧。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汇流管于靠近水泵的一端设有第二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的余下接口处连通设有排出管,排出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汇流管于临近第二三通管处设有第三电磁阀。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出水孔绕喷出管的轴线呈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各组出水孔沿喷出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
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过滤结构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内部的滤网,框架的两侧固定在鱼塘的两侧壁。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养殖区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倾斜设置、且朝过滤结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其结构新颖,过滤结构可将鱼塘分为抽吸区及养殖区,抽吸动作均在抽吸区完成,可减少对鱼的影响或伤害;丝杠、变向器、第一抽吸管、波纹管的设计及配合,可通过手动调节第一抽吸管的深度,从而适配调整抽吸部位所处高度,即可单一抽水,配以水泵、喷出管的设计,可进行整体的水循环,加强鱼塘内部水体的流动,模拟自然的生存环境,以便鱼的成长;第一抽吸管也可伸入至底部对淤泥进行抽吸、并排出,及时的清理鱼的排泄物和食物的残渣,防止水质污染,提供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
15.100、过滤结构;110、框架;120、滤网;210、抽吸区;220、养殖区;300、丝杠;310、架板;400、变向器;410、手柄;510、第一抽吸管;520、第二抽吸管;521、第五电磁阀;530、波纹管;540、输水管;541、第四电磁阀;550、喷出管;551、出水孔;560、汇流管;561、第三电磁阀;570、第三抽吸管;571、第一电磁阀;580、排出管;581、第二电磁阀;600、过滤器;700、水泵;810、第一三通管;820、第二三通管;830、第三三通管;900、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包括安装在鱼塘一端的过滤结构100,过滤结构100沿竖向延伸,过滤结构100将鱼塘分为抽吸区210及养殖区220,抽吸区210的内壁安装有丝杠300,丝杠300的顶端与变向器400的输出端连接,变向器400的输入端安装有手柄410,可方便转动手柄,以便进行调整;
18.丝杠300的滑块上固定设有架板310,架板310上安装有第一抽吸管510,换向器400的侧壁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二抽吸管520,第一抽吸管510与第二抽吸管520之间通过波纹管530连通;第二抽吸管520的另一端与过滤器600连通,过滤器600的出水口与水泵700的进水口之间通过输水管540连通;养殖区220远离过滤结构100的端壁、及养殖区220的两侧壁中部安装有喷出管550,喷出管550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551,多条喷出管550均与汇流管560连通,汇流管560与水泵700的出水口连通。
19.上述的一种鱼塘循环给水装置,其结构新颖,过滤结构可将鱼塘分为抽吸区及养殖区,抽吸动作均在抽吸区完成,可减少对鱼的影响或伤害;丝杠、变向器、第一抽吸管、波纹管的设计及配合,可通过手动调节第一抽吸管的深度,从而适配调整抽吸部位所处高度,即可单一抽水,配以水泵、喷出管的设计,可进行整体的水循环,加强鱼塘内部水体的流动,模拟自然的生存环境,以便鱼的成长;第一抽吸管也可伸入至底部对淤泥进行抽吸、并排出,及时的清理鱼的排泄物和食物的残渣,防止水质污染,提供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器为鱼池水过滤器,可在市面上采购使用。
20.进一步地,第二抽吸管520上设有第一三通管810,第一三通管810的余下接口处连通设有第三抽吸管570,第三抽吸管57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571,第三抽吸管830的另一端经
第三三通管830与输水管540连通,输水管540上设有第四电磁阀541,第四电磁阀541位于第三三通管830靠近过滤器600的一侧;第二抽吸管520上设有第五电磁阀521,第五电磁阀521位于第一三通管810靠近过滤器600的一侧;汇流管560于靠近水泵700的一端设有第二三通管820,第二三通管820的余下接口处连通设有排出管580,排出管580上设有第二电磁阀581,汇流管560于临近第二三通管820处设有第三电磁阀561;该结构设计,进行单独区分抽吸水体及淤泥,在进行抽水时,需要经过过滤器,则需要关闭第一电磁阀,使得水体经过过滤处理,而后再排回至鱼塘内,形成水体循环;而进行淤泥抽吸时,关闭第五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将抽吸的淤泥直接排至外部。
21.进一步地,出水孔551绕喷出管550的轴线呈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各组出水孔551沿喷出管550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分布;可增大喷出范围,以便加速水体的排出,促进循环。
22.进一步地,过滤结构100包括框架110,安装在框架110内部的滤网120,框架110的两侧固定在鱼塘的两侧壁,可提供有效的过滤,防止鱼进入抽吸区域,避免对鱼造成伤害。
23.进一步地,养殖区220的底部安装有导流板900,导流板900倾斜设置、且朝过滤结构100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方便淤泥往倾斜较低处流动,方便收集在抽吸区的底部,以便后续进行抽吸。
2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