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用采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4517发布日期:2022-05-05 22:3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生产用采摘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采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采摘设备。


背景技术:

2.茶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作原料制造而成,这些被采下来的新芽或新叶被称为茶青,制造的过程包括萎凋、发酵、杀青、揉捻」与干燥,成茶以后尚可从事一些精制过程使其外形更加美观、品质更加稳定,也可以从事一些加工,使其更加多样化。最后是包装成商品,提供消费者饮用,茶水是我国最普遍的招待客人的东西,也是最普遍的食用物品。现在各地都有喜欢喝茶的人,茶水在消脂、清理肠胃、养生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
3.茶树一般生产在山坡上,在进行采茶的时候一般都是工人背着背篓将采摘下来的茶放在背篓中,但是遇到雨水天气进行采茶的时候,背篓中容易兜住较多雨水,使内部的茶叶含有较多的雨水,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使茶叶变质,影响后续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采摘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雨水天气进行采茶的时候,背篓中容易兜住较多雨水,使内部的茶叶含有较多的雨水,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使茶叶变质,影响后续食用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茶叶生产用采摘设备,包括背篓和背带,所述背带固定安装在背篓的侧壁,所述背篓的顶部设置有挡雨装置,所述挡雨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均和背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杆,两个所述加强杆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分别和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背篓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限位杆的一端和背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插杆,所述插杆的端口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加强杆表面的滑槽内部均匀开设有和插杆尺寸相适配的插孔。
7.优选的,所述背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两个卡槽内部,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连接杆借助转轴和卡槽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设置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限位杆的侧壁,所述限位杆的端口设置为光滑的曲面,曲面朝向远离卡槽的方向。
9.优选的,所述插杆的表面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拉环和连接杆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背篓的底部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和背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口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转动贯穿背篓,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杆,所述背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
接轴的顶端和连接架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电机借助固定架和背篓底部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背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高度和电机尺寸相适配。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茶叶采摘的时候首先将背篓利用背带背在背上,当下雨的时候,首先将挡雨板从背篓的侧壁利用连接杆和转轴向上旋转,连接杆旋转的时候会挤压限位杆端口的曲面,从而使限位杆端口曲面受力,进而使限位杆发生移动,直到连接杆经过限位杆后,限位杆在第一弹簧作用下重新将卡槽卡合,此时的连接杆在卡槽内部无法转动,挡雨板此时位于背篓的正上方,需要调整挡雨板位置的时候,首先利用拉环将插杆抽出插孔,然后将挡雨板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拉环,将插杆插入相对应的插孔中,从而将连接杆与挡雨板进行固定,第二弹簧使插杆不会轻易从插孔中脱离出来。
15.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茶叶在背篓中,当茶叶较多的时候,里面的茶叶会被捂住无法透气,此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连接轴带动橡胶杆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橡胶杆对茶叶进行搅拌,进而使内部茶叶可以较好地透气,连接架用来连接连接轴,使连接轴转动时候的稳定性更好,支撑腿用来支撑背篓,避免电机与地面接触,通过设置辅助装置,方便对背篓中的茶叶进行翻炒,避免新鲜茶叶被捂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背篓;2、背带;3、挡雨装置;31、加强杆;32、挡雨板;33、第一弹簧;34、拉环;35、第二弹簧;36、插杆;37、连接杆;38、转轴;39、限位杆;4、辅助装置;41、橡胶杆;42、连接轴;43、电机;44、固定架;45、连接架;46、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参照图1-5,一种茶叶生产用采摘设备,包括背篓1和背带2,背带2固定安装在背篓
1的侧壁,背篓1的顶部设置有挡雨装置3,挡雨装置3包括两个连接杆37,两个连接杆37的表面均和背篓1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37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32,挡雨板3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杆31,两个加强杆31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连接杆37的表面分别和两个滑槽滑动连接,背篓1的两侧均滑动贯穿有限位杆39,限位杆39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远离限位杆39的一端和背篓1固定连接,连接杆37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插杆36,插杆36的端口固定安装有拉环34,加强杆31表面的滑槽内部均匀开设有和插杆36尺寸相适配的插孔。
26.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7.茶叶采摘的时候首先将背篓1利用背带2背在背上,当下雨的时候,首先将挡雨板32从背篓1的侧壁利用连接杆37和转轴38向上旋转,连接杆37旋转的时候会挤压限位杆39端口的曲面,从而使限位杆39端口曲面受力,进而使限位杆39发生移动,直到连接杆37经过限位杆39后,限位杆39在第一弹簧33作用下重新将卡槽卡合,此时的连接杆37在卡槽内部无法转动,挡雨板32此时位于背篓1的正上方,需要调整挡雨板32位置的时候,首先利用拉环34将插杆36抽出插孔,然后将挡雨板32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拉环34,将插杆36插入相对应的插孔中,从而将连接杆37与挡雨板32进行固定,第二弹簧35使插杆36不会轻易从插孔中脱离出来。
28.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9.通过设置挡雨装置3,方便利用挡雨板32对背篓1和工人的顶部进行遮挡,进而减少雨水直接漏在背篓1中的情况,对采摘下来的茶叶进行保护。
30.进一步的,背篓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连接杆37分别位于两个卡槽内部,连接杆3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38,连接杆37借助转轴38和卡槽转动连接。
31.进一步的,限位杆39设置为“l”形结构,第一弹簧33位于限位杆39的侧壁,限位杆39的端口设置为光滑的曲面,曲面朝向远离卡槽的方向。
32.进一步的,插杆36的表面套有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拉环34和连接杆37固定连接。
33.进一步的,背篓1的底部设置有辅助装置4,辅助装置4包括电机43,电机43的表面和背篓1固定连接,电机43的输出轴端口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2,连接轴42的表面转动贯穿背篓1,连接轴4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杆41,背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45,连接轴42的顶端和连接架45转动连接。
34.进一步的,电机4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44,电机43借助固定架44和背篓1底部固定连接。
35.进一步的,背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46,支撑腿46的高度和电机43尺寸相适配。
36.综上,茶叶采摘的时候首先将背篓1利用背带2背在背上,当下雨的时候,首先将挡雨板32从背篓1的侧壁利用连接杆37和转轴38向上旋转,连接杆37旋转的时候会挤压限位杆39端口的曲面,从而使限位杆39端口曲面受力,进而使限位杆39发生移动,直到连接杆37经过限位杆39后,限位杆39在第一弹簧33作用下重新将卡槽卡合,此时的连接杆37在卡槽内部无法转动,挡雨板32此时位于背篓1的正上方,需要调整挡雨板32位置的时候,首先利用拉环34将插杆36抽出插孔,然后将挡雨板32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松
开拉环34,将插杆36插入相对应的插孔中,从而将连接杆37与挡雨板32进行固定,第二弹簧35使插杆36不会轻易从插孔中脱离出来,通过设置挡雨装置3,方便利用挡雨板32对背篓1和工人的顶部进行遮挡,进而减少雨水直接漏在背篓1中的情况,对采摘下来的茶叶进行保护,茶叶在背篓1中,当茶叶较多的时候,里面的茶叶会被捂住无法透气,此时启动电机43,电机43带动连接轴42进行转动,连接轴42带动橡胶杆41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橡胶杆41对茶叶进行搅拌,进而使内部茶叶可以较好地透气,连接架45用来连接连接轴42,使连接轴42转动时候的稳定性更好,支撑腿46用来支撑背篓1,避免电机43与地面接触,通过设置辅助装置4,方便对背篓1中的茶叶进行翻炒,避免新鲜茶叶被捂坏。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