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2983发布日期:2022-06-18 05:4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孵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


背景技术:

2.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后引入经济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其职能是通过提供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与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但现有的全自动孵化器在使用时并不方便,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孵化器在使用时并不方便,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孵化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温箱,所述孵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液箱,所述底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孵化箱的内腔中,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控温箱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控温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制冷棒,所述控温箱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控温箱内腔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引流风机。
5.优选的,所述蓄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蓄液箱内壁的底部,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搅拌叶片,所述蓄液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贯穿至孵化箱内腔的左侧,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雾化喷头。
6.优选的,所述蓄液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蓄液箱的正表面设置有温度显示器,且蓄液箱内腔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导流板。
7.优选的,所述孵化箱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孵化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射灯,所述孵化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孵化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风管。
8.优选的,所述引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于输风管的右侧,且引流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密封阀,所述输风管的左侧连通于孵化箱内腔右侧的顶部,所述控温箱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镶嵌有防尘网。
9.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壁粘合有弹性防滑垫,所述孵化箱内壁的底部镶嵌有环形滑槽,所述放置箱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
块,所述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的内腔中。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动电机、搅拌杆、进液管、雾化喷头和水泵,通过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对孵化药剂进行充分搅拌后,水泵的输入端将药剂吸入,水泵的输出端将药剂经过雾化喷头喷入孵化箱的内腔中,对蛋类进行自动喷药,设置了放置箱、伺服电机、放置槽和弹性防滑垫,通过放置槽和弹性防滑垫方便对不同大小的蛋类进行放置,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放置箱进行转动,对蛋类的方位进行调节,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拿取,同时有效提高喷药均匀性,设置了引流风机、制冷棒、防尘网、输风管、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通过制冷棒或防尘网对控温箱内腔的顶部或底部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后,引流风机的输入端将热风或冷风吸入,引流风机的输出端将热风或冷风经过输风管送入孵化箱的内腔中,方便对孵化箱内腔中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方便对孵化箱内腔中的温度进行监测与显示,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孵化器在使用时并不方便,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尘网,避免粉尘进入孵化箱和控温箱的内腔中,通过设置环形滑槽和滑块,有效提高放置箱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底板;2、孵化箱;3、控温箱;4、输风管;5、伺服电机;6、箱门;7、水泵;8、蓄液箱;9、转动电机;10、进液管;11、搅拌叶片;12、搅拌杆;13、照射灯;14、隔板;15、雾化喷头;16、放置箱;17、温度传感器;18、引流风机;19、加热管;20、制冷棒;21、防尘网;22、弹性防滑垫;23、放置槽;24、环形滑槽;25、滑块;26、温度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本实用新型的底板1、孵化箱2、控温箱3、输风管4、伺服电机5、箱门6、水泵7、蓄液箱8、转动电机9、进液管10、搅拌叶片11、搅拌杆12、照射灯13、隔板14、雾化喷头15、放置箱16、温度传感器17、引流风机18、加热管19、制冷棒20、防尘网21、弹性防滑垫22、放置槽23、环形滑槽24、滑块25和温度显示器2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1.请参阅图1-3,一种禽类养殖用使用方便的全自动孵化器,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孵化箱2,孵化箱2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6,孵化箱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射灯13,孵化箱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7,孵化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风管4,引流风机18的输出端连通于输风管4的右侧,且引流风机18的输出端设置有密封阀,输风管4的左侧连通于孵化箱2内腔右侧的顶部,控温箱3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镶嵌有防尘网21,通过设置防尘网21,避免粉尘进入孵化箱2和控温箱3的内腔中,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温箱3,孵化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液箱8,蓄液箱8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10,蓄液箱8的正表面设置有温度显示器26,且蓄液箱8内腔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导流板,蓄液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9,转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蓄液箱8内壁的底部,搅拌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搅拌叶片11,蓄液箱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7,水泵7的输出端贯穿至孵化箱2内腔的左侧,水泵7的输出端连通有雾化喷头15,底板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至孵化箱2的内腔中,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6,放置箱16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放置槽23,且放置槽23的内壁粘合有弹性防滑垫22,孵化箱2内壁的底部镶嵌有环形滑槽24,放置箱16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5,滑块25的底部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24的内腔中,通过设置环形滑槽24和滑块25,有效提高放置箱16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控温箱3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4,控温箱3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制冷棒20,控温箱3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9,控温箱3内腔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引流风机18。
22.在使用时,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9、水泵7、伺服电机5、照射灯13、引流风机18、制冷棒20、温度传感器17、温度显示器26和防尘网21,通过转动电机9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杆12进行转动,搅拌杆12带动搅拌叶片11进行转动,对孵化药剂进行充分搅拌后,水泵7的输入端将药剂吸入,水泵7的输出端将药剂经过雾化喷头15喷入孵化箱2的内腔中,对蛋类进行自动喷药,通过放置槽23和弹性防滑垫22方便对不同大小的蛋类进行放置,通过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放置箱16进行转动,对蛋类的方位进行调节,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拿取,同时有效提高喷药均匀性,通过制冷棒20或防尘网21对控温箱3内腔的顶部或底部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后,引流风机18的输入端将热风或冷风吸入,引流风机18的输出端将热风或冷风经过输风管4送入孵化箱2的内腔中,方便对孵化箱2内腔中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17和温度显示器26,方便对孵化箱2内腔中的温度进行监测与显示,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孵化器在使用时并不方便,降低整体的实用性,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本技术中外置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同时,外置控制器的两个接线
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且本技术中采用市电进行供电)。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